APP下载

美国用制裁试探中国

2012-01-14

环球时报 2012-01-14
关键词:制裁石油伊朗

本报驻埃及、美国、法国、日本记者 黄培昭 肖磊 杨明 李珍 ●张倍鑫 郝洲 柳直

“美国对伊朗祭出制裁大棒。”12日,这根大棒最先打在了中国身上。美国国务院当天宣布制裁中国一家大型企业,因为它是“伊朗最大的炼油供应者”。这种说法被该公司发言人坚决否认,但这显然不是美国在意的事情。英国路透社称,“就像两船交会时放出空炮”,这实际上是对中国石油巨头的警告。在发出该警告一天前,试图说服中国制裁伊朗的美国财长刚刚败兴而归。不过13日,他在日本得到令他满意的承诺。在同样倾向做出此种选择的韩国,一名官员道出其中的无奈:国际社会都在配合美国,所以韩国也只能配合。“制裁伊朗原油是一场豪赌”,美国似乎要把整个世界都拉进来。“中东在线”评论说,在美国和伊朗之间做选择,这对中国外交是个大考验。现在对于其他国家,也是一样。

美国向中国放出“空炮”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美国国务院已对3家能源贸易公司施加制裁,原因是它们向伊朗出售经提炼的石油和汽油。这3家公司分别是:中国国有企业珠海振戎公司、新加坡郭氏石油公司和阿联酋法尔石油公司。根据制裁方案,这些公司不能取得美国出口牌照、进出口财务安排以及美国国内任何一家金融机构1000万以上的贷款。

美国国务院称,这家中国公司是伊朗最大的炼油供应者。但“美国之音”中文网对该公司的介绍充满政治色彩。报道说,成立于1994年的珠海振戎公司,获中国国务院及中央军委授权,是中国一家专门从事军品易油的贸易公司,与伊朗政府关系深厚。

美国向世界发出强烈信号,这是舆论对这一举措的共同看法。美国保卫民主基金会执行主任马克·杜博维茨对路透社说,“这就像两船交会时放出的空炮,是一次示警”,说明美国对落实制裁措施是认真的。如果中国不停止同伊朗的成品油贸易,此事可能成为一系列针对中国公司制裁的起点。

美国传统基金会的中国经济专家德勒克·西瑟尔认为,这个信号是向中国国有能源巨头发出的。他说,美国不希望对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采取行动。这些企业规模庞大,拥有强大政治实力。振戎跟这些公司关系密切,且制裁振戎不会引发严重政治后果。

《环球时报》记者13日拨打珠海振戎公司发言人的手机,一直没人接听。稍早,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报道中,该公司发言人郑梅(音)回应说,“我们一桶成品油、一滴成品油都没出口过伊朗”。她说,该公司每年从伊朗进口约1200万吨原油,但从未向伊朗出口成品油。珠海振戎将继续购买伊朗原油。伊朗驻华使馆新闻发言人兹阿伊1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美国单方面制裁“是极不负责任的直接干涉其他两个主权国家合法贸易权利的行为”,是“以非法手段迫使其他国家接受其非法政治目的的侵略行为”。

法新社等很多国际媒体都注意到,美国的制裁决定是在财长盖特纳访华仅一天后作出的。法新社称,美国试图说服中国参与对伊石油禁运,但遭到拒绝。法国欧洲新闻电视台13日援引欧盟外贸顾问艾马迪的话称,中国的进口量几乎占伊朗石油出口总量的1/3,如果中国同意加入禁运,伊朗石油出口将立即陷入瘫痪,反之禁运几乎达不到效果,这就是美国急于向中国施压的奥妙所在。俄政治技术中心专家米纳耶夫对俄罗斯《观点报》说,这表明美国为制裁伊朗,已开始有点不择手段了。

在美国不断加力制裁伊朗的背景下,中国总理温家宝14日开始的中东之行备受媒体关注。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说,这是中国领导人今年的首次出访,也是时隔多年来首次到访这3个海湾国家——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卡塔尔。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布鲁金斯学会专家唐斯说,中东产油国可能会向北京保证,它们会向中国或石油市场提供更多石油。因为是否愿意配合美国实施制裁,可能部分取决于中国对于中东国家增加石油输出量的意愿抱有多大信心。该报道说,有美国官员一直提醒,“对中国观其行比听其言更重要”。

对此,兹阿伊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伊朗不担心中国寻求其他石油进口替代国,因为伊朗“对中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原则和立场有信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袁鹏说,盖特纳访华的失败,以及中国领导人出访中东,令美方很可能夸大中国在伊问题上的所谓消极合作甚至不合作态度。现在对中国公司的制裁还只是第一步,是试探。

俄高等经济大学专家阿列克谢·马斯罗夫说,中国不喜欢别人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它。美国对伊朗施加的任何压力都将被中国视为损害中国利益的企图。“中东在线”评论称,中国现在处于两难之间,需要在美国和伊朗之间做出选择,这对中国的外交是个很大的考验。

世界被拉入“制裁伊朗的豪赌”

“制裁伊朗原油是一场豪赌。”路透社12日称,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策以其他方式的延续,为的是让敌人屈从于我们的意志。如此说来,制裁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制裁往往被视为战争之外的一种外交手段,但更现实的评价是,制裁是强化政治、军事和经济对抗的工具。

在美国的压力下,似乎整个世界都不得不在美伊之间做出选择。据日本《产经新闻》13日报道,在与到访的美国财长盖特纳的会谈中,日本表示,将阶段性削减从伊朗进口原油。但日本认为,“必须考虑自己的利益,不能完全按照美国的时间表去做”,希望能推迟发动对伊金融制裁的时间。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说,盖特纳对日本的请求表示不耐烦,说将派遣各方负责人来日交涉,“希望日本有紧迫感”。

据韩国《东亚日报》报道,16日,美国的伊朗和朝鲜制裁协调官罗伯特·埃因霍恩将访韩。这是他一个月内再次造访韩国,目的包括要求韩国减少进口伊朗原油。韩国《朝鲜日报》称,韩国拟加入美国制裁伊朗的行列,但经济部门认为进口量减半对韩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太大,主张只减少10%至20%。韩国一名匿名官员的话道出其中的无奈:“国际社会都在配合美国制裁伊朗,所以韩国也只能配合。”

对此,伊朗驻华使馆新闻发言人兹阿伊称,他不认为美国及其盟友能够长期采取对伊朗的敌对行动。他说:“像日本、韩国这样的美国盟友有可能短时间内屈从于美国的压力,但我严重怀疑这些国家能够长期摆脱对伊朗石油的依赖。”但是面对现实,兹阿伊也表示,伊朗正密切关注各国在进口伊朗石油问题上的声明,到目前为止,伊朗石油出口还没受到任何实质影响。

印度石油部官员巴加瓦12日对美国道琼斯新闻社证实,印度并未要求本国炼油企业减少从伊朗进口石油。13日,俄副外长加季洛夫表示,对伊朗实施制裁与可能对伊发动的军事打击一样,目的是为了推翻伊朗现政权。俄罗斯《观点报》说,目前俄罗斯和中国立场一致,坚决反对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

如果美欧执意进行制裁,谁来填补禁运带来的缺口,不少国家都在焦急等待这个问题的答案。中东“媒体在线”报道说,分析人士认为,这个缺口可以通过沙特增产补上,而沙特同伊朗关系紧张,也愿意这么做。除了以色列之外,就数沙特跟伊朗之间的新仇旧恨最多。但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保罗·史蒂文斯表示,沙特可能会让人失望。他说:“沙特确实有能力增产填补伊朗出口的空缺,但他们到底愿不愿这么做存在问题。沙特会担心这样一来令伊朗不安,而且看到美国政府抛弃穆巴拉克,他们对美国人也深感疑虑。”

俄新社13日援引英国“终止战争”同盟召集人林赛的话说,制裁和军事压力肯定会引发灾难性后果,“大家都说没人会疯狂到发动这场战争,可以前大家也这么说,结果还是打起来了。军队调动和海湾中的舰艇给伊朗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战争有时就是在这种高压下由意外事件引发的”。

“中国要做好最坏准备”

据“阿拉伯新闻网”13日报道,伊朗一位高官再次强调,在与美国的斗争中,伊朗将“笑到最后”。但同一天,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透露,伊朗已初步同意该机构派遣观察团赴伊核查,时间暂定为本月28日。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殷罡说,伊朗最近一系列的动作是在亮剑。他们真正的意图就是回到谈判桌,前面的铺垫不过是为了增加谈判时的底气。

袁鹏说,经济制裁、金融制裁是个节点,如果相关国家跟着美国走,将伊朗逼到墙角,不排除后果会很严重。对此中国要做好最坏准备,包括撤侨以及国内经济可能遇到冲击。他说,从长远看,中国应考虑能源多元化,政治上,则应该想想这些问题:在中东的战略利益究竟在哪儿?哪些是我们必须深化的,哪些是我们必须斡旋的,哪些又是没必要涉入太深的?▲

猜你喜欢

制裁石油伊朗
制裁之痛
中国宣布制裁三家美企
石油PK太阳能
过于逼真
欧盟对白俄罗斯制裁延长一年
投 缘
自产自销——原载“伊朗漫画网” ▲
制裁等于束手无策
掉了一个
假如地狱里发现了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