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武器综合使用新方式研究*
2012-01-14王海声
王海声
(海军驻四三一厂军代表室 葫芦岛 125004)
1 引言
目前潜艇武器系统在进行武器使用的战术研究和效能评估时,大都考虑单艇作战条件下的单一种类武器使用的情况,这样受到武器本身性能、传感器等因素的制约,很难使作战效能达到一个较理想的水平。
在单独使用线导鱼雷时,由于鱼雷噪声较高,故发射之后引起声纳目标丢失,武器系统需对鱼雷弹道进行一定的处理,来使得鱼雷偏离目标方位,以便利用声纳对鱼雷实施导引,这样的结果是浪费了鱼雷航程。且由于声纳目标信息的丢失使得本艇推算的目标位置与实际有差异,影响导引效果。同时由于发射噪声和鱼雷航行噪声较大,在发射和使用鱼雷时很容易引起本艇的暴露,威胁本艇安全。
单独使用声抗器材,对本艇声纳的报警距离等性能有较高的要求,而且是纯被动防御的作战概念,由于声抗器材距离本艇位置较近,故在声抗器材诱骗失败后,对本艇威胁较大。
单独布雷需发射艇到布雷海域,对于关键海域是敌我布放的重点,故本艇进入布雷海域存在一定的危险。
基于以上单武器使用的缺点,本文提出武器综合使用、协同攻击的概念。通过对武器综合使用技术的研究,在开发新的作战模式和作战理念的基础上,突破关键技术,为将来新型武器系统和新武器装备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
2 必要性和可行性
随着武器技术和潜艇技术的发展,武器的种类、型号、潜艇的作战模式等有了较大的突破。目前的武器种类有鱼雷、水雷,声抗器材、UUV和反鱼雷鱼雷,其中既有攻击型武器又有防御型武器,既有战术型武器又有战略型武器,而且性能有较大差异,这就为不同作战环境下武器的组合使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同时,随着潜艇技术的发展,网络中心战下的艇群协同作战是将来的发展趋势,武器协同是艇群协同的一个重要内容[1~3]。单艇发射的1~2条鱼雷往往不能完全对航母造成重大伤害,且单艇作战由于受传感器等因素的限制,武器使用有较多的限制条件,影响了武器使用效果。
鱼雷的发展趋势是走技术概念和内涵延伸的技术路线,即高速型(超空泡鱼雷)、低速型(潜伏攻击、侦查攻击、巡航攻击、侦查定位等的UUV)和反鱼雷鱼雷(基本保持现有的鱼雷速度)[4~5],因此武器的种类也会越来越多。这使得研究多种武器综合使用问题既非常必要,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3 武器综合使用方式探究
3.1 基于艇群协同的武器综合使用
3.1.1 不同潜艇发射鱼雷之间的协同使用
将不同传感器平台获得的信息进行融合,由多艇发射多枚鱼雷协同攻击。由于不同艇的位置差异,使得对目标的攻击阵位不同,故多艇之间鱼雷发射时刻、鱼雷使用方式、鱼雷弹道之间需要协同来达到最佳的攻击效果,同时还必须考虑鱼雷互导和防止鱼雷误伤的情况。
优点:多艇发射鱼雷间的协同攻击,由于克服了单艇最大探测、发控能力以及由于发射多条鱼雷而引起的声纳目标信息的多次丢失、目标和鱼雷的分辨困难、影响导引弹道等因素,故可以预期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3.1.2 不同潜艇发射的声抗器材与攻击型武器之间的协同使用
负责诱骗的潜艇大量发射潜艇模拟器,发射后迅速下潜,将敌兵力引向我潜艇的打击范围内,我艇适时发射攻击型武器攻击目标。需对包括攻击武器类型、攻击方式、攻击位置、攻击时刻和攻击目标选择等内容进行研究。
优点:摆脱了声抗器材纯被动防御的作战理念,与攻击型武器综合使用,可以做到充分准备、精确打击,提高了打击效果。
3.1.3 不同潜艇发射的UUV与武器之间的协同使用
首先UUV可以作为己方潜艇的外部水声传感器平台,进行区域性搜索和侦查,或部署在敌方潜艇水域进行水下监视和跟踪,收集情报,并提供给其他平台。平台需对不同传感器获得的信息进行融合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可以适时发射鱼雷、水雷、导弹和声抗器材等武器攻击目标。
优点:增加了获取信息的渠道,提高了信息精度,且多种武器综合使用,提高了攻击范围和武器的打击效果。
3.2 单艇作战基于UUV的武器综合使用
3.2.1 UUV与水雷综合使用技术
模式1:由水面舰或者潜艇适时发射UUV,遥控或者其自动驶向预定发射点,UUV自动将携带的水雷按照预设定的阵位进行布放。
模式2:由水面舰或者潜艇适时发射UUV,遥控或者其自动驶向预定发射海域,UUV通过自身的声纳对周围环境进行探测,并将信息回传给发射艇,本艇将其同声纳信息(如果本艇声纳可以探测到目标信息)进行融合,并通过综合判断遥控UUV将携带的水雷按照一定的阵位进行布放。
优点:可以使本艇远离布雷海域(如敌军港、码头等),大大降低本艇被敌方发现的危险。
3.2.2 UUV与自导鱼雷综合使用
模式1:由水面舰或者潜艇适时发射UUV,遥控或者其自动驶向预定发射点,UUV自动将携带的鱼雷按照预先预设定的参数进行发射。
模式2:由水面舰或者潜艇适时发射UUV,驶向预定发海域,UUV通过自身的声纳对周围环境进行探测,并将信息回传给发射艇,本艇将其同声纳信息(如果本艇声纳可以探测到目标信息)进行融合,并通过综合判断遥控UUV发射鱼雷。
优点:
1)从UUV上发射鱼雷可以使发射点靠近目标,大大提高了有效射距。
2)将UUV获取的数据和本艇声纳的数据进行融合,可大大提高发射前的目标数据精度,为精确打击目标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
3)响应迅速,远离本艇,使本艇不容易被发现,大大降低了敌方通过本艇发射噪声和鱼雷航行噪声捕获本艇的可能性。
3.2.3 UUV与线导鱼雷综合使用
由水面舰或者潜艇适时发射UUV,驶向预定发射点,UUV通过自身的声纳对周围环境进行探测,并将信息回传给发射艇,本艇将其同本声纳信息(如果本艇声纳可以探测到目标信息)进行融合,通过综合判断遥控UUV发射线导鱼雷,并通过UUV作为中转平台继续对鱼雷实施遥控导引。
优点:
1)从UUV上发射线导鱼雷可以使发射点靠近目标,大大提高了有效射距。
2)将UUV获取的数据和本艇声纳的数据进行融合,可大大提高发射前的目标数据精度,为精确打击目标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
3)可以很好地解决发射鱼雷后鱼雷噪声遮盖目标的情况。
4)响应迅速,远离本艇,大大降低了敌方通过本艇发射噪声和鱼雷航行噪声捕获本艇的可能性。
3.2.4 UUV与反鱼雷鱼雷综合使用
由水面舰或者潜艇适时发射UUV,驶向预定发射点,UUV通过自身的声纳对周围环境进行探测,探测有无来袭鱼雷,并将信息回传给发射艇,本艇将其同声纳信息(如果本艇声纳可以探测到鱼雷)进行融合,并通过综合判断遥控UUV发射反鱼雷鱼雷。
优点:反鱼雷鱼雷是反击来袭鱼雷的一型重要武器,这对反鱼雷鱼雷的打击精度和本艇的反应时间有非常高的要求[6~8]。如果通过发射到艇外的UUV来发射反鱼雷鱼雷,在大大提高反应时间的基础上,可以在距离本艇较远的位置将鱼雷拦截;而且在反鱼雷鱼雷拦截失败后,武器系统有相对充足的反应时间,实施进一步的应对措施。
3.2.5 UUV与声抗器材综合使用
由水面舰或者潜艇适时发射UUV,驶向预定发射点,UUV通过自身的声纳对周围环境进行探测,探测有无来袭鱼雷,将信息回传给本艇,本艇将其同声纳信息(如果本艇声纳可以探测到鱼雷)进行融合,并通过综合判断遥控UUV发射声抗器材。
优点:声抗器材的特点就是诱骗来袭鱼雷,如果通过发射到艇外的UUV来发射声抗器材,可以将来袭鱼雷诱骗至距离本艇较远的距离,极大降低对本艇的威胁,而且在声抗器材对抗失败后,武器系统有相对充足的反应时间,实施进一步的应对措施。
4 需进一步解决的关键技术
1)不同传感器的信息融合技术。
2)不同发射平台发射鱼雷的射击方法、导引方法研究。
3)不同作战模式下攻击效果评估技术。
4)适用于无人潜器的雷弹武器以及相应的武器发控技术。
5)自主自适应武器控制与决策技术[9]。载有作战鱼雷(水雷)的巡航水下航行体在发现目标后需要自主决策跟踪和攻击策略,同时具有自动分类和识别目标的能力,因而需要开展这种信息处理与决策系统的决策算法和方法的研究。
5 结语
根据鱼雷、水雷、声抗器材和UUV的性能特性,本文提出了多武器协同使用的八种不同模式,并对其优越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提出了与之相关的需进一步解决的关键技术。随着有关技术的发展,网络中心战下的艇群协同作战模式将进一步得到实现和应用,艇群协同作战模式下的多种武器综合使用将极大的显示其优越性,也必将有一个广泛的应用前景。
[1]钱东,孟庆国,薛蒙,等.美海军UUV的任务与能力需求[J].鱼雷技术,2005(4):7-12.
[2]海天.未来海战的杀手锏——新概念武器之无人潜航器[J].舰载武器,2006(2):70-71.
[3]Naval Undersea Warfare Center Division Newport,Space and Naval Warfare Systems Center San Diego,Naval Oceanographic Office,Naval Surface Warfare Center Dahlgren Division,Coastal Systems Station,and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 UUV Master Plan(2004update)[R/OL],2004.
[4]葛晖,徐德民,项庆睿.自主式水下航行器控制技术新发展[J].鱼雷技术,2007(3):1-7.
[5]徐玉如,庞永杰.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展望[J].智能系统学报,2006(1):9-16.
[6]钱东,张少悟.鱼雷防御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鱼雷技术,2005(2):1-6.
[7]Committee for Undersea Weap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val Studies Board and Commission on Physical Sciences,Mathematics,and Application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An Assessment of Undersea Weap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R/OL].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D.D,2000.
[8]钱东,张起.欧洲反鱼雷鱼雷研发展望[J].鱼雷技术,2006(5):1-6.
[9]孙碧娇.美海军无人潜航器关键技术综述[J].鱼雷技术,2006(4):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