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知识积累
2012-01-13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1年51期
一、古今异义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
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由上文所说引出下文结果;今义:连词)。
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6.刺客不行(古义:不去行刺;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
7.当不复记忆(古义:再,又;今义:重复,往复)。
8.明年,丞相薨(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9.而齿牙动摇(古义:松动;今义:不稳固,不坚定)。
10.又可冀其成立邪(古义:成长立业;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二、词类活用
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形容词作状语,在远方)。
2.莫如西归(名词作状语,向西)。
3.而视茫茫(动词活用为名词,视力)。
4.将成家而致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
5.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词活用为动词,继承……的事业)。
6.长吾女与汝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长,养育)。
三、文言句式
1.惟兄嫂是依(宾语前置,“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惟依兄嫂”)。
2.吾佐董丞相于汴州(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于汴州佐董丞相”)。
3.从嫂归葬河阳(省略句,应为“从嫂归葬于河阳”)。
4.其然乎?其不然乎(“其……其……”,是表示选择关系的复句的常用格式,译为“是……还是……”)。
5.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用“……也”表判断)。
6.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省略句,省定语“秦”,应为“邯郸为秦郡”)。
7.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