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劳务工成长开通绿色通道
2012-01-13□
□
江苏油田想方设法搭建通道、提供载体,为劳务工设计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才培养推荐模式,让劳务工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随着油田的发展,劳务用工需求日益增加,截至2011年底,江苏油田已使用各类劳务工近5000人。劳务工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富有朝气,不甘平庸,在各用工单位尤其是生产一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江苏油田按照思想观念上教育引导、岗位技能上拓展提高、组织发展上着力培养的思路,组织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劳务工成长的措施,有效稳定了劳务工队伍。
发挥思想教育工作的沟通、融合功能
加强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宣传。抓好劳务工入厂教育,上好岗前第一课。向劳务工宣传石油工业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介绍油田创立发展的历史、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作用,传递“团结、图强、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增强劳务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教育功能。宣传大庆铁人精神和“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石油传统,号召学习新时期铁人王启民等老一辈石油人艰苦奋斗、不懈追求、献身石油的先进事迹,并通过组织先进劳务工事迹报告会,以身边的人和事,来增强劳务工“个个都是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意识,激发、强化广大劳务工的工作热情和主人翁意识。
在管理使用上,要求基层单位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劳务工是油田大家庭一员的观念,在政策机制允许的范围内,做到一视同仁。公司引导劳务工认真分析企业改革、社会发展以及当前的就业形势,谈立足本职做好工作、学好本领的重要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 江苏油田为劳务工设计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才培养推荐模式,让劳务工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孙志 摄
强化岗位技能培训。从2004年起,该油田通过轮休培训、现场办班、自学与面授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办各类培训20多班次,组织全体劳务工安全取证培训及钻井、采油、井下作业等一线主要工种初级工取证培训,使劳务工持证上岗率达100%。公司还开通了技能等级鉴定的绿色通道,对连续两年获得优秀劳务工称号的人员准予提前一年参加高一等级的技能鉴定。目前,已有200多名劳务工取得了中高级技能等级证书。
开展学历提升培训。该公司选送部分劳务工到石油院校进行石油专业知识培训,取得相关证书后,充实到相应的一线技术或管理岗位及高技能操作岗位工作,提升了一线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实现了技能操作人员向技术、管理、高技能人才的转变。
组织开展师带徒。为加速培养高技能操作人才,公司在已取得中级工技能等级证书、具有发展潜质的劳务工中开展师带徒活动,优选一批具有专业技能和技术诀窍的老师傅与劳务工结对,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技能。这样,既使部分劳务工感受到组织的重视,提高了他们的技术水平,也使一些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技术资源得以传承。
完善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完善约束机制。鉴于油田劳务工岗位人员分布比较散,管理战线长,直接管理难度大的现状,公司建立完善了一整套规章制度,使劳务工管理规范化。
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为激励劳务工成长成才,油田从2004年起组织开展劳务工年度考核工作,通过考核、评比,对优秀劳务工予以表彰,授予“优秀劳务工”荣誉称号,并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劳务工中形成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对考核不合格的劳务工则及时解除劳动合同。
建立薪酬增长机制。油田出台薪酬激励政策,对连续两年考核合格的员工实行薪酬自动晋升;对获得年度和连续两年获得优秀劳务工荣誉称号的,担任基层队班组长、司钻、副司钻、大班的劳务工,其岗位工资分别予以不同比例的上浮;对获得高一级技能等级证书或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劳务工,其绩效工资上调一档标准。另外,对参加厂处、局级技术大赛取得前三名的劳务工实行重奖政策。这些政策,缩小了劳务工与正式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极大地调动了劳务工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