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好游艇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游艇产业发展战略

2012-01-13

船海工程 2012年6期
关键词:游艇专业人才人才

(山东交通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3)

1 游艇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游艇正在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新消费品,特别是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沿海地区,对各种各样的游艇需求越来越大。我国湖泊遍布,岛屿众多,江河纵横,拥有1.8万km的海岸线和38万km2的领海,为我国发展游艇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游艇产业是我国的新兴市场,游艇业的壮大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拉动内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游艇业配套产业的建设和完善,我国游艇业的发展生机勃勃、前景远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17个省市的80多个中心城市进行了景观水系资源开发规划和项目建设,有多个城市表示要大力支持游艇产业的发展[1]。

游艇产业作为一个综合效益极佳的产业,具有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和文化密集等特点,因其具有较长的产业链而被誉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巨大商机”[2]。我国游艇产业链的发展也日趋完善,游艇的配套设施和服务缺失等问题逐渐得到解决,游艇正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熟悉。游艇集航海运动、休闲娱乐、聚会交际、游览观光、探险竞赛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游艇产业链包括游艇的创意设计、研究开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贸易、操驾培训、安全管理、技术保障、航海活动、检验注册、驻泊服务、竞赛组织、国际联络、生态环保等领域与行业。乐观估计,中国游艇产业产值有望在未来几年达到2 000亿元,能提供150万个就业岗位,将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中国游艇产业正面临着最好的发展机遇。

2 制约中国游艇产业发展的人才因素

近年来,我国建造的游艇越来越大,档次越来越高,游艇制造企业队伍也日益壮大,目前,已有400余家企业建造玻璃钢船艇。其中有能力建造中高档游艇的已有近百家,而且行业内外还有不少企业有意涉足游艇制造领域,他们普遍对游艇专业人才有着强烈的需求。随着我国游艇产业从初级起步阶段走向快速发展阶段,游艇企业数量不断增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规格不断提高,企业对游艇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对专业人才的层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粗略估计,目前我国游艇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缺口至少有5万人。如果扩大至游艇营销、售后服务、码头俱乐部管理、培训教育、维修保养等相关领域,那么专业人才缺口更是超过20万人。其中最紧缺三类人才,首先是技术类人才,我国游艇制造刚起步,在游艇设计方面,目前国内游艇90%以上是聘请国外设计师进行设计,帆船更是100%国外设计;其次是技工、服务、后勤保障类人才,如游艇驾驶员、维修员等;最后是销售类人才,随着近几年各地制造商陆续介入,市场与销售方面人才紧缺的矛盾日益凸现[4]。

由于游艇行业在国内刚刚兴起,人才培养的滞后性使游艇设计、制造方面的高端人才极其匮乏。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所高校开设游艇设计与制造本科专业。因此,国内游艇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一般是由其它专业转行而来,成才过程比较缓慢且游艇专业知识不系统,很难跟上游艇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游艇设计制造区别于船舶设计制造,游艇设计人员不仅要掌握船舶设计制造的理论知识,还要懂得工业设计、工艺美学、复合材料等更广阔领域的知识,是技术、工艺与艺术的统一。所以,拥有单一船舶专业或艺术设计专业背景并不适合做游艇设计制造,培养适应游艇行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迫在眉睫。

3 游艇专业人才的培养

我国的游艇产业要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完善游艇业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

3.1 明确游艇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经过对多家游艇业主、游艇设计单位、游艇制造企业、游艇俱乐部等进行调研,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结合本校相关专业的实际情况,确定游艇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现代游艇设计、研究、建造、维护、检验的基本技能和管理基础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2 游艇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高校若要设置培养游艇设计与制造本科专业,须经一定程序,获国家教育部批准。据悉,有几家高校申报过该专业,但一直未获得教育部的批准。笔者认为未获通过原因是:该专业为目录外专业,与教育部“大专业”理念相违背。

游艇设计与制造在不能获得教育部批准的背景下,高校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在相关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专业方向,如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开设游艇设计与制造方向;工业设计专业开设游艇设计与制造方向。为了更好地培养游艇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应将船舶与海洋工程、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进行整合,构建游艇设计与制造专业教研室。

3.3 设定游艇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

3.3.1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开设游艇设计与制造方向

根据设定的游艇设计与制造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在学习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人机工程学》、《基础素描》、《设计速写》、《色彩构成》、《游艇设计》、《游艇造型与舱室设计》、《游艇复合材料》、《游艇建造技术》、《电脑辅助设计(Photoshop)》、《三维软件应用(3D Studio Max)》等专业课程。增设游艇造型与舱室课程设计;增设游艇生产企业参观及参加游艇展览、游艇驾驶培训等实践教学环节。

3.3.2 工业设计专业开设游艇设计与制造方向

根据设定的游艇设计与制造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在学习工业设计的专业课程基础上,增设了《游艇邮轮概论》、《船体结构与制图》、《游艇设计》、《游艇造型与舱室设计》、《游艇材料与工艺》、《游艇建造技术》、《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模具制造工艺学》、《材料成型设备》等专业课程。在工业设计专业工程训练的基础上,增设游艇工艺设计、游艇造型与舱室等课程设计;增设游艇生产企业参观及参加游艇展览、游艇驾驶培训等实践教学环节。

3.4 加强游艇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的师资力量

由于我国游艇产业刚刚起步,专业的师资几乎没有。多数教师由船舶工程、工业设计、艺术设计、装潢设计等专业“转行”。建议采取“送出去、请进来、项目合作”等措施,培养游艇设计与制造专业师资。“送出去”即把教师委派到游艇设计公司、游艇俱乐部、游艇生产企业等进行半年或一年的实践培训,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定期参观游艇生产企业及各地举办的游艇展览,参加各类游艇研讨会。“请进来”即聘请高层次的游艇设计师,游艇生产企业的生产技术人员,游艇俱乐部管理人员等来校进行指导讲座,增加专业知识面,了解游艇设计与制造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拓展知识面。“项目合作”即与游艇设计公司、生产企业进行科研项目合作,参与游艇设计研发、工艺创新,更好地服务教学。

3.5 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

在人才培养的环节上,专业实验必不可少,要多方面筹集资金不断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如建设游艇展示馆、游艇及模具制作实验室、游艇材料检测实验室、游艇CAD/CAM室、游艇驾驶实训等。

3.6 专业教材编写

培养游艇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刚刚起步,教材的匮乏也是人才培养的一个瓶颈,加速编写游艇专业教材是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目前教材编写主要有以下方式:一是翻译国外成熟的游艇专业教材;二是联合游艇设计公司、游艇生产企业,根据实际设计生产编写专业教材;三是以相关专业的教材为基础,根据游艇特点,创新性地引用到游艇专业,如把房屋装潢设计引用到游艇内装设计。各相关高校应联合起来,分工协作,分头编写,共同使用,尽快出版一套游艇专业教材,满足人才培养。

3.7 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促进人才培养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我国当前紧缺的技术人才的有效方法。

实践证明,高校教育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可以打破以理论教学为主导、实践教学为辅助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创造出更多、更广泛的实践条件和教学实践手段,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实践能力;同时为培养“双师素质”师资队伍提供保障,提高合作企业职工队伍素质和经济效益。

3.8 举办各类游艇设计与制造大赛,促进学生成长

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举办各类游艇设计与制造大赛,如游艇造型设计大赛、自制遥控电动游艇大赛、游艇内装设计大赛、游艇节能环保大赛、游艇动漫设计大赛、游艇模型制作大赛等,通过大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快速成长。

3.9 开展各类短期专项培训

结合职业培训资格证书的颁发,利用高校师资、实验室、教室、图书资料等有利教学资源,开展各类游艇专业的短期培训。制定各专项培训计划、专项培训体系,并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该项培训模式能快速缓解人才紧缺状况。在寒冷的冬季,北方的游艇生产企业因气候原因不能进行复合材料制作,利用企业的休整时期,高校可采取“上门”培训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等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总之,高校做好游艇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为我国实施游艇产业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培养支撑和智力保障。

[1] 夏志刚.论中国游艇产业的发展及专业人才的培养[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5-17.

[2] 杨新发.世界游艇产业发展综述报告[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3] 杨新发.中国游艇产业发展综述报告[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4] 王栋梁,王绪明.中小型船舶制造企业人才战略分析[J].船海工程,2011(4):15-19.

猜你喜欢

游艇专业人才人才
人才云
海岛游艇
海岛游艇
中国视光学相关专业人才互通职业评价体系建立构想与实施方案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2017上海国际游艇展
基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高职机械行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