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遭遇密集军事传闻

2012-01-12

环球时报 2012-01-12
关键词:洲际导弹巨浪解放军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谢 昭 本报特约记者 魏云峰

1月11日在部分关注中国军事动态的西方观察家眼中具备特殊意义。2011年1月11日中国隐形战机歼-20首飞;2007年和2010年的1月11日,中国先后进行反卫星试验和中段反导试验。美国智库“2049研究所”研究员克里夫据此猜测,今年1月11日解放军也会测试新武器。有类似猜测的并非克里夫一人,最近境外媒体关于解放军新武器测试的传闻集中爆发,它们列出的名单中囊括解放军各种新装备。但直到《环球时报》11日晚截稿时为止,这样的“爆炸性新闻”仍未出现。

美国《防务新闻》称,按照克里夫的观点,中国人把“3” 的倍数视为吉祥数字,3个1更有加乘效果,“对于特别需要吉祥的军方而言,喜欢选在这天采取军事行动”。在各种猜测中,最热门的传闻是解放军于2012年新年前连射6枚“巨浪-2”潜射洲际导弹,外界猜测中国可能会在1月11日公布这一消息。韩国《朝鲜日报》11日称,中国渔民1月初在山东半岛北部渤海湾海域捞出一个圆柱状物体,“经确认该物体是导弹助推器”。报道猜测,这可能是“新年前后在大连附近试射的‘巨浪-2部分残骸”,该导弹“从中国近海可打到美国本土大部分地区”。俄新网11日信誓旦旦地说“该圆柱体就是‘巨浪-2的碎片”。

台湾《台北时报》10日则宣称,台湾“国防部”确认大陆新年前在大连海域试射至少6枚“巨浪-2”。报道说,“巨浪-2”是解放军射程最远的三种洲际导弹之一。它是“东风-31”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改良版,射程达8000公里,可携带2.5万吨到10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报道还说,“巨浪-2”主要装备解放军094型“晋”级战略核潜艇,每艘核潜艇可携带12枚该型导弹,而大连附近的海军基地正好部署有“晋”级战略核潜艇。台湾“国防部”发言人罗绍和10日表示,已得知解放军试射“巨浪-2”的消息,但解放军与大陆官方媒体至今尚未证实相关讯息,“国防部”将对此持续关注。

美国《华盛顿时报》称,国际评估和战略中心的高级研究员费舍尔猜测,解放军连续多次发射潜射导弹的目的“显然想要证明,经过多年发展,他们能够以接近作战时的频率发射潜射弹道导弹”。他表示:“如果这些传闻属实,那么094型核潜艇已经做好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所设想的威慑巡逻任务的准备。威慑巡逻可能会在今年开始。”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柯比则表示:“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在监视‘巨浪-2的进展。”他同时称,五角大楼在年度报告中曾指出,中国需要对新型“巨浪-2”进行试射,但“一旦完成试射和部署,‘巨浪-2和‘晋级核潜艇组合就将组成中国真正的海基威慑力”。

除了“巨浪-2”之外,另一个传闻中可能在1月11日试射的是“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克里夫认为,由于台湾将在1月14日进行“总统大选”,大陆选择在11日试射“东风-21D”会告诉台湾人民,美国捍卫台湾有很大风险,也许台湾的选民因此会放弃支持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

尽管就连台湾媒体都承认,这种联想让人“啼笑皆非”,但随着奥巴马宣布要推行新军事战略“对抗中国的反介入战略”之后,“东风-21D”作为解放军最受关注的“反介入”武器,最近被反复热炒。美国《华尔街日报》称,被认为能帮助美国继续主导大洋半个世纪的“福特”号核航母下水时,将面临中国“东风-21D”的强势挑战。报道说,该导弹飞行非常难以拦截,对美国旨在拦截掠海飞行巡航导弹的舰载防御系统来说,飞行高度过高;对于旨在应对其他弹道导弹的反导系统来说又太低。而且即使能够拦截其中一两枚,中国能够通过同时发射多枚该型导弹实现作战目标。

美国《防务新闻》9日认为,由于“东风-21D”属于美俄根据《中导条约》已放弃的中程导弹,按照冲突中的“对等原则”,一旦中国对美国航母发射“东风-21D”,美国如何回应将面临艰难选择。报道分析称,美军要么大规模出动战术作战飞机攻击中国导弹发射平台,但这需要深入中国内陆,导致普通的报复行动演变成与中国的全面军事冲突,而且中国导弹的攻击很可能导致美国航母和空军基地瘫痪,这些飞机根本就不能起飞;要么美国动用远在中国攻击范围之外的战略轰炸机或携带常规弹头的洲际导弹进行报复,但结果可能更糟——战略轰炸机和洲际导弹都可携带核武器,中国很难及时识别来袭目标的任务,一旦中国做出错误的回应,世界将面临核战争。报道建议美俄共同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加入《中导条约》或美俄废弃该条约。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军事专家11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解放军并没有所谓选择“吉祥日期”试验新武器的习惯,之前几次1月11日的武器试验不过是巧合而已。他还表示,解放军新武器的试验都是按照研制进度实行的正常测试,外界不需要对其做出过度解读。▲

猜你喜欢

洲际导弹巨浪解放军
夜听
洲际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难在何处
空前齐射
朝鲜提出洲际导弹标准:射程6400公里
冲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