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合肥的城垣建设
2012-01-12唐乐
唐 乐
(安徽大学 历史系,安徽 合肥 230039)
清代合肥的城垣建设
唐 乐
(安徽大学 历史系,安徽 合肥 230039)
清代的合肥是庐州府治所所在,清代的合肥城垣包含了诸多的历史信息,研究清代的城垣修建,对我们了解清代合肥的经济、政治、军事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
城垣;合肥;清代
历经明末清初的战乱,合肥城几经易手,合肥城府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到清王朝建立,百废待兴,在清朝二百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数次修复,让这座历尽战火的军事重地焕发了新的活力。
一、雍正元年的修复
合肥位置十分重要“庐郡为大都会,东连吴、越,西控汝、光,南通楚、豫,北接开、归,实当周道子午冲,撤其藩篱,则将四面受敌”[1](P614),合肥城垣的修复就是当务之急,可是首先府库空虚,实在无力维修,其次合肥的历任官员“一官如寄,视如传舍,苟喜戚未加与心”[1](P614)直到雍正元年(1723年),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庐城烟井万家,而缭垣弗饬,若处漏舟”[1](P614),可是当时“岁方凶祲,邑之人贸迁不暇”[1](P614),知县李月槎不愿增加百姓的负担,自己“捐薄俸以图竣事”[1](P614),于是在农闲之时 “构木石,命工师,准水槷,相其倾圮者更新之,罅漏者补缮之”[1](P614),并加强了防御力量,“南薰、拱辰诸门戍楼①久废,概命增修,”[1](P614),工期进展顺利,不到三个月就全部完成了。重修后的合肥城垣焕然一新,整个合肥“雉堞②峥嵘,商贾辐辏,炊烟四起,厖吠无惊”[1](P614),可见城垣的修复,对合肥繁荣和稳定起来巨大的保护作用。
二、乾隆二十八年的修复
清朝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大中丞托公抚皖及期,所辖各邑,城垣岁久倾圮,日与制军尹工图修复之,天子允行。于是皖属三十四州先后鸠工,合肥与焉。”[1](P584-585)合肥城修建之时,困难重重,首先城市受损严重,“断甓无存,基址半废”[1](P585),再次缺乏修建的材料,合肥“四野平阳,林麓绝少,皆沙土,不宜陶甓”[1](P585),可是合肥人民克服种种困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糜白金十一万四千三十余两,多出于本邑例纳及好义乐输者”[1](P585),经过数年的修建, 修复完成,据载修复过的城垣“其长悉遵旧制,城周遭凡四千七百丈有奇,高则两丈,”[1](P585)可见城池建筑之宏大雄伟。并且照旧修筑了防御设施,“外加以雉堞至五六丈许,水关涵洞,城楼马道,罔不焕然。”[1](P585)使得合肥城的防御能力大大加强,经过清初的修建,这座饱经战火的古城,又以新的面貌屹立在肥水之滨。
三、嘉庆五年的修复
城垣出现损伤和破坏有二种因素。
人为因素。在“康乾盛世”下,人口激增,据载“顺治十四年至康熙十五年,五次审增人丁二万三千九百八十,康熙二十一年至五十年,七次审增人丁万三千二十九”[2]带来一系列问题,对城垣也是如此,“田畴日辟,生齿日繁,室庐日广,而城之日就颓坏者”[1]P585.
自然因素。合肥位于江淮丘陵地区,地势比较平坦。在气候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而且集中,一旦护堤不利,很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历史上合肥多次发生洪灾。(见表1)同时,合肥位于郯庐地震带的西侧,地质构造不稳定,历史上多次发生地震,清康熙七年(1668年)七月二十五日发生地震,合肥“垣颓屋倒,处处有之”,“城倾共计百余丈”,清康熙十二年(1673)三月二十九日发生地震,“庐州地震,声如雷,屋舍倾倒”[3]再加上合肥地区同时具有软地基和膨胀土问题,“在南淝河两岸的局部地区、金斗河故道及其掩埋沟塘的地下存在淤泥层,只适合建筑轻型建筑物,同时合肥广泛分布亚粘土,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常导致建筑物开裂、变形”[3]。合肥地区具有地质构造不稳定、地层承力不足、地下还有淤泥层,当沉重的城墙建起来时,其实就开始地基重心不稳,再加上洪水冲击,合肥城垣的损坏速度和强度是非常大的。
早在嘉庆四年,距上次大规模修复城垣也不过几十年时间,当时的合肥令李尧文在离任之时,“以城坏报上官”[1]p592,第二年,左辅为合肥令,城垣已经损坏相当严重了,“城陷裂圮夷”[1]P593,嘉庆六年,又发生了洪灾,“崩阤益甚”[1]p593”,不治益费”[1]p593,再加上合肥县的仕绅保证“愿乐输私钱举工”[1]p593,于是合肥城垣修复工作就紧锣密鼓的开始了。首先完成前期的工程预算,“计工丈料夫役,算木石陶甓,乃权输役法”[1]p593,嘉庆六年八月正式开工,“具版筑焉”,在修复城垣期间,同时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其有外完中败暨附于城内外之衢梁铺舍亦并修建之”[1]p593,在修建期间,合肥人民体现无私的奉献精神,仕绅“不糜丝粟帑藏,相与力成”[1]p593,普通百姓“欢欣鼓舞以给于役,冒寒暑以从事”[1]p593嘉庆七年十一月,修建工作全部完工。修复过的城垣“飞楼骞腾,崇墉嵽嵲。丹轮霄,碧甃鳞巀。”[1] p593。
四、道光二十四年的修复
随着岁月风雨的侵蚀,同时国内矛盾开始尖锐,农民起义不断,为了加强防御力量,合肥城垣也要进行整修,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知县沈祥煦复修德胜门、大东门、北门、西门”[3]P132,从整体上加强了合肥的城防能力。
五、光绪二年和光绪九年的的修复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太平军一路北上,攻入安徽境内,合肥因为其战略位置及其重要,成为双方对抗的焦点。从咸丰三年(1853年)-同治元年(1862年),双方在合肥形成近十年的拉锯战,反复争夺。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围困合肥,守军焚毁沿城外房屋,包公祠也毁于兵火,咸丰四年(1854年),太平军用坑道和炸药炸开水西门,攻占合肥。清军立马调动各路军队,围攻合肥,咸丰五年(1855年)清军再次攻下合肥。咸丰八年(1858年)八月,太平军再次攻下合肥。同治元年(1862年),清军再次攻下合肥,此时太平天国运动已到了后期,无力再战,只能固守已控制地区,清军这才牢牢的控制住合肥城。这时的合肥城在数度易手后,已是断垣残壁,满目疮痍。可是当时清廷要支付巨额的军费和赔款,安徽省也是财政紧张,无力修复合肥城垣,直到光绪二年(1876年),“知府李炳涛请帑重修水西门”[3]P132,才开始了战后城垣恢复工作,到光绪九年(1883年),“知府黄云署、知县李应泰商于大学士李鸿章”[3]P132,李鸿章立刻“捐款银两千两,委总兵孙善成督工”[3]P132,整个修缮工程 历时三个月。
表1 合肥在清代前期发生的水灾
六、结语
合肥城垣历经战火,几次毁坏,又几次修建,可见,战争和特殊的地理因素是造成城垣损坏的主要因素,而战后的经济恢复,需要稳定的环境是重修城垣的主要动力。
注释:
① 古代又称之为画楼,供城防将领嘹望之用。
② 雉堞,即城垛,每隔50丈(约l 600米),建铺一座,供守城军士休息。
[1] (清)左辅.(嘉庆)合肥县志(嘉庆八年1803年刻本)[M]. 合肥:黄山书社,2006. 584-585.
[2] (清)赵良墅.(雍正)合肥县志(雍正八年1730刻本)[M]. 合肥:黄山书社,2006.
[3] (清)黄云,林之望.(续修光绪)庐州府志(光绪十一年刻本) [M].台湾:成文出版社, 1971.
The Building of the City Wall of Hefei in Qing Dynasty
TANG Le
(History Department, An Hui University, AnHui Hefei 230039, China)
Hefei, in the Qing dynasty, was the capital of Luzhou. The city walls of Hefei at that period of time contained a lot of historical information which wa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understand its economical, political and military influence of Hefei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City Wall; Hefei; Qing Dynasty
K928.6
A
1009-5160(2012)-0090-02
唐乐(1987-),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历史地理、军事历史地理、城市历史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