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发展对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2-01-07田庆华李廷瑞

统计与决策 2012年13期
关键词:数据模型面板检验

田庆华,李廷瑞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10083)

1 文献回顾

如何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家们研究的重点。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资本和劳动力这两种生产要素能解释经济增长的全部,因此经济增长取决于这两种要素的增加。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经济学家们发现,劳动和资本只解释了经济增长中的部分,仍有相当一部分的经济增长原因难以确定,即所谓的“剩余之谜”。Schultz(1961)对此进行了研究,并用人力资本来解释剩余部分,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在人力资本的理论的研究基础上,Romer(1986)和Lucas(1988)提出了经济内生增长理论,阐述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而教育是人力资本的形成的主要方式,于是针对教育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并逐步兴起,其中以Haveman和Wolfe(1984)的研究最具代表性。

在国内,有关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联系的研究开始的较晚。蔡增正(1999)将教育的全部作用与外溢作用模型化,分别估计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到的主要结论是: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并具有实质性,其中外溢效应最为显著;教育部门与经济中其他部门相比较其生产力较低;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的各阶段表现为先弱、后强、最后稍有降低的趋势。王家赠(2002)提出了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平等度两个指标,衡量了我国各省居民中的受教育情况,实证研究了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陆根尧、朱省娥(2004)运用教育与非教育的两部门模型,研究了我国教育部门对经济增长的全部作用以及教育部门对经济中其他部门的外溢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国际相比是较低的,教育对非教育部门的外溢作用与国际相比则是较高的。教育部门的生产力低于非教育部门,但教育部门显著的外溢作用不仅抵消了其自身生产力低的状况,而且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以上研究探讨了的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问题,然而这些研究只是从教育对促进经济增长间接作用的单方向研究,忽视了教育已成为一个产业,教育投入或支出对经济增长直接贡献的研究。同时现有的文献已经指出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效用存在显著的差异,如冉光和等(2011)的研究认为,交易效率较低的我国西部地区限制了教育作用的发挥,西部地区教育对经济的作用要小于东部地区;因此针对特定区域的研究将更有实际意义。但是现有的文献对此研究存在明显的不足。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教育在东部地区已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竞争优势的获得是东部地区能否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也是各省市急需面对的严峻课题。而要获得人力资本优势必须加快发展教育业,其首先必须认清教育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到底如何。基于这一认识,本文选择了东部1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教育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2 研究方法与指标数据说明

2.1 研究方法

本文的计量方法选用的是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方法解决了遗漏变量和个体异质性问题,是单纯的时间序列或截面数据所无法比拟的。它更好的识别和度量单纯的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所无法涉及的影响因素,显示出变量在截面或者时间上所具有的特点。面板数据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式(1)中yit为被解释变量,χit为解释变量,εit是方程检验的误差项,假设它服从独立同分布。

关于物质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是研究经济增长问题使用较多的经济理论模型。在“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的假设前提下,考虑Cobb-Douglas型生产函数:

在(2)式中Y表示产出,K表示物质资本投入,L表示劳动力投入;α和β分别为产出对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弹性,且服从α+β=1的条件,A为其它不可控因素。

本文所要研究的是教育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而将教育业的发展状况—用符号EDU表示,作为影响变量加入到C-D生产函数中。对(2)式取对数后,得到一下方程式:

其中α+β+γ=1。

2.2 指标的选择和数据说明

2.2.1 指标的选择

(1)经济发展变量(Pgdp)。在经济发展指标的选择上,主要有GDP或人均GDP这2个指标,本文认为人均GDP更能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因而选择它作为本文的参考指标。(2)教育产业发展(Edu)。参照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文献,本文以教育费用支出作为衡量教育产业发展的指标。(3)劳动力投入(Lab)。为反映一个地区的劳动力投入状况,本文使用各省、市地区的各年的城镇劳动力就业人数作为衡量指标。(4)物质资本投入(Cap)。参考现有文献的研究,本文使用当年资本形成额作为衡量物质资本投入指标。

因而本文的研究基本模型最终设定为:

2.2.2 数据说明

本文的样本时间区间为1996~2009年,所使用的数据均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汇编》和《中国统计年鉴1997-2010》中相关内容。主要指标值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

表1 主要指标值的描述性统计

3 计量检验及结果分析

3.1 平稳性检验

本文平稳性检验所使用的是LLC检验和IPS检验两种方法,并假设各地区具有不同的单位根过程。从检验结果来看,人均GDP、教育产业发展、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的对数序列都为平稳数列,这样本文可进行下一步的模型估计。检验结果见表2。

3.2 面板数据模型的形式选取

表2 单位根检验

面板数据模型形式有三种,分别为混合估计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因而本文的计量分析应首先确定面板数据符合那种模型形式。确定的计量方法是进行F检验(固定效应检验)和Hausman检验(随机效应检验)。检验的结果如下表3和表4:

表3 样本数据的F检验

F检验的结果显示,固定效应模型比混合数据模型更为适合本文研究。

表4 样本数据的Hausman检验

Hausman检验的结果显示,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之间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因此,由F检验和Hausman检验的结果,本文得出综合结论:固定效应模型更为适合本文。

3.3 面板数据的结果分析

实证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结果

(1)从模型1的结果可以看到,在直接分析教育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模型中,教育业发展系数估计值为正的0.263203,即教育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会促进东部地区近0.27个百分点的增长,且这一结果通过了1%置信水平的检验。在模型2中本文加入了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这2个解释变量,以增强模型的解释力度。从模型2的检验结果我们同样看到:教育业发展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正的,且结果也通过了1%置信水平的检验。模型1和模型2结果的一致性,以及由调整的R所体现的模型的较好模拟效果,说明了教育业发展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育业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加速发展,然而教育业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教育业发展推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解释,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东部地区教育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地区人力资本的形成。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已经对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较为充分的阐述,而教育是人力资本的最重要的形成方式。随着教育产业的发展,社会人力资本水平将得到较大的提升,这不仅提高了劳动力的生产力水平,同时增加了劳动力所在企业的竞争力水平,对一个地区而言同样如此。东部地区是我国教育水平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经济最具竞争力的地区,这与其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有着紧密联系的。

其次,教育业作为一个产业,其自身已构成了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一个产品,而教育机构也就是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随着教育的发展,盈利性教育机构逐渐兴起,它们连同公益性教育机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这在西方发达国家表现的最为明显,而作为我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东部地区,大量的盈利性教育机构发展也较为迅速,教育支出或投入直接拉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最后,教育业的发展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新制度经济学指出:教育水平的上升会提供大众的素质,使社会变得更加开放和民主,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我国东部地区的市场经济最为发达,这与民众所接受的教育是具有显著关联的。

(2)本文所建立的面板数据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了推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从检验结果来看,自从1996年以来,物质资本投入相对于劳动力投入,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做出更为重要的贡献,这与东部地区的重工业化过程是相符合的。在重工业化阶段,资本投入的需求比劳动的投入更为迫切。

4 结论与展望

在现有文献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我国东部地区教育业对经济增长影响。计量分析的结果显示,东部10省市的教育业发展通过提高各地的人力资本水平、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并透过自身的产业化,有力的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

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未来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能力上,而科技创新必然是由雄厚的人力资本作为基础,因此归根结底就是人力资本水平的竞争。我国能否顺利攀升“微笑曲线”的两端,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占据有利竞争位置,这都必然由人力资本的积累所决定,这一切最终都将来源于教育的发展。本文的研究结果在证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的同时,也指出了东部地区教育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所表现出的效率低下,教育产业每增长1%而经济发展只提高0.16%。所以为了更好的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使东部地区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的创新工厂,本文在此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1)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育的产出具有滞后性,在财政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在短期内取得政绩,不断消减教育投入,转而投入到具有“短平快”经济效应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建设,这些行为极其短视,已严重影响到教育的稳定发展。所以建议通过法律的形式约束政府对教育业的投入,从制度上确保教育的稳定投入。(2)加强教育内容与现实需求的结合。教育转化为生产力的低下,这与教育脱离现实具有重要的联系,尤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高等教育大肆扩张,教育质量下滑严重。因此下一步我国的教育应更多的考虑教育内容的改革,加强教育内容和现实需求的结合。

[1]Schultz,T.W.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

[2]Romer P 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94).

[3]Lucas R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

[4]Haveman,Robert H.,Barbara L.Wolf E.Schooling and Economic Wellbeing:The Role of Non-market Effects[J].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984,19(3).

[5]蔡增正.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证依据[J].经济研究,1999,(2).

[6]王家赠.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2,(3).

[7]陆根尧,朱省娥.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经济,2004,(1).

[8]冉光和,徐鲲,李敬.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劳动分工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2011,(8).

猜你喜欢

数据模型面板检验
石材家具台面板划分方法
MasterCAM在面板类零件造型及加工中的应用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面板数据模型截面相关检验方法综述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Photoshop CC图库面板的正确打开方法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机制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
高世代TFT-LCD面板生产线的产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