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2012-01-06董世忠
董世忠
摘要:许多百年照片已成为历史变迁的见证,它们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守护者和传播者,超越了影像本身,具备了深刻的社会文化意义,是一种最直观的记史方式。从三寸金莲到长辫马褂,从老房老街到各种交通工具,从小摊小贩到老字号招牌,涵盖了摄影所要表现的内容。可见,这些具有文化学、社会学内涵的影像,既是珍贵的历史史料,又有独特的中西文化传播艺术的价值。
关键词:汤姆逊影像传播
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是段屈辱的历史,主权丧失,处处挨打,经济、政治、文化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冲击。当资本主义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并大量掠夺原材料的时侯,西方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也随之传入中国,西方摄影师就是在这一时期同鸦片和枪炮传入中国的。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摄影师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媒介出现在清政府的外交活动中,而作为中国时代特征的国内摄影师们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并没能完成其历史使命,在那段激荡的岁月他们并没有为后世留下让人印象深刻的摄影作品,他们也没有广泛深入到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去拍摄。但这又是必然的,因为中国摄影是在滞后的政治经济条件与新旧文化冲突的夹缝中生存发展的。清末真正广泛深入的涉及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摄影师要数约翰•汤姆逊。约翰•汤姆逊1837年生于英国爱丁堡,1862年,汤姆逊首次游历亚洲,并开办了一家专业照相馆。汤姆逊深深地被当地文化所感染,于1868年再次返回,后迁居香港,并在1868年至1872年间游历了广东、福建、北京以及华东和华北地区,然后南下长江下游,行程近8000公里,用镜头拍摄了晚清中国的大量图像。1872年,汤姆逊回到英国后,开始积极地向公众宣传中国。他的摄影作品使得19世纪欧洲对亚洲的认识大为改观,填补了东西方之间的视觉空白,他也获得了“中国通”的美誉。虽然他不是最早到中国摄影的西方人,但确实是第一个最广泛拍摄和传播中国的西方摄影家”。
现在能看到的中国清末人像摄影原作,能留存于世的已不多见,特别是中国早期一些反映平民百姓生活内容的照片,多为当时外国游客或传教士所摄,大部分已留传于国外,其中约翰•汤姆逊的关于香港和北京两地摄影实践的记录为我们研究中国早期摄影史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早期在中国拍摄西方摄影师大多都抱有一种猎奇的心态,对中国人充满了敌意和曲解。因此,小脚女人、乞丐等社会的阴暗面成为摄影师拍摄的主题,拍摄的人物大都神情木讷、呆板。但当我审视汤姆逊拍摄的中国照片时,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的中国人轻松、自然的笑脸。汤姆逊来到中国时,虽然他也深感清政府的腐败,觉得“改革应当是政府本身的改革”而对中国人民,汤姆逊用切身体会说道:“我在中国的感受是:中国人相当诚恳、好客。我相信任何一个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及能使对方理解的外国人,在中国的大部分旅途中不会遇到什么敌意的对待”。可以看出,汤姆森对中国人民的态度是友善的,对中国人民是有同情心的,这种思想感情也表现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在这些照片中,我们看到了小姐的自然、丫环的敦厚,孩童的天真无邪,新娘的忧郁、无奈……在今天看来,依然有着强烈艺术的感染力。
汤姆逊摄影作品有意识地脱离了早期传统的拍摄静态人物的方式,拍摄了大量动态的肖像和群体照片。如,喊号的更夫,给小姐梳头的丫鬟,磨刀的匠人等,这些照片,不像我们今天抓拍那么简单,一个简单的动态往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完成。摄影师为了让被拍摄者保持某个姿态而需要耐心地和他们沟通。虽然汤姆逊有中国的助手和翻译,但在当时封建的中国,尤其是在内陆地区,需要摄影师在一个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说服被拍摄者配合,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真诚的沟通。中国人喜欢全身照,喜欢左右对称,不喜欢脸上有阴影。受到西方正统教育的汤姆逊,对中国人的摄影审美虽然能够理解,但他在摄影创作中,并没有象很多当地的外国摄影师那样单纯地迎合本地市场需求,仍然坚持以自己的艺术理念拍摄了大量中国人的肖像,为我们从另外的一个视角保存了一份早期的历史遗存。他在新加坡和香港拍摄了大量中国人的侧面肖像,半身照片或头部特写,作为一个商业摄影师,这是要冒风险的,因为很多中国客户并不喜欢这样的作品。当然在旅行拍摄中,汤姆逊也保持了他的一贯艺术创作风格,有意识地摄制了大量的特写肖像。从照片人物的服饰、化妆及所配道具上,我们仍可以看出当时市民所追求的生活方式与时尚。从沿海的香港、厦门、福州到内地北京,从客家农妇到满清格格,这些珍贵的照片对我们研究清末女子头饰和服饰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参考。
汤姆逊的摄影,是早期西方摄影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他的肖像摄影风格一直在影响着现代港台婚纱摄影的化妆风格。
参考文献:
1.广东侨网http://www.gdoverseaschn.com.cn
2.约翰•汤姆逊. 镜头前的旧中国[M]. 中国摄影出版社,2001年7月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刘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