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收入住区老龄人的环境需求
2012-01-06李文娟
李文娟
摘要:本文通过对城市中低收入住区老龄人的社会层次、收入水平以及居住环境现状的分析,阐述了低收入住区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需求。
关键词:低收入住区老年人居住环境需求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与老龄化双重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的富裕阶层的形成,新的城市低收入阶层也在形成。他们是城市里最一般的小职员、工人、服务业员工、小商贩、打工者;受教育水平低,专业技能差,处于收入底层,虽然是一个庞大的人群,生活的境况却往往被忽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城市低收入人群众中老年低收入人口也在急剧增长,与高收入退休老人不同的是,他们处于社会的底层,经济收入有限,无条件享有专门的舒适的养老场所,因而对原有的居住环境有强烈的依赖性。在各种老龄问题中,低收入居住区老年人居住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我国低收入人群居住问题以及老龄问题的重要一环,老龄人无论在衣、食、住、行,还是医疗卫生、康复保健、文化娱乐、社交活动等方面,都有其特殊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特殊的需求。尤其在居住环境方面,对低收入老龄人而言,其住所环境实际上就是他们所有的活动的中心。因此研究分析低收入住区老年人的居住环境现状以及他们对与居住环境的基本需求,是为他们设计规划或改善一个安全、安静、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的重要依据。
一、 低收入住区老龄人社会类型
1. 按社会层次分
(1)劳动型
这类老人在退休前主要从事体力劳动或个体户。他们的文化程度一般较低,退休后,活动范围相对较窄,但他们中有很多人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社会参与意识强。
(2)闲居型
这类老人的日常活动主要以家庭为中心,文化程度多为文盲、半文盲。他们的生活圈子很小,主要靠子女供养。闲居型老人的生活往往有较强的孤独感。
2. 按生活方式和生活能力分
(1)适应型
适应型老人可以较好地适应退休后的角色转变,妥善地处理退休后各种人际关系,从而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2)颓废型
此类老人为数不多。他们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老化以及疾病、挫折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精神上迅速颓废乃至瓦解,心中充满孤独、无助、自卑,甚至绝望,很容易导致不幸的发生,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家庭的帮助。
二、 低收入住区老年居住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低收入住区老龄人的居住模式可归为以下几种:合居模式,即传统的家庭养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几代合居的养老模式已经逐渐在减少;独居模式,健康状况良好的老人由于种种原因常独自居住,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成长,老人独居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毗邻模式,即老人和子女毗邻而居,既保持了各自的独立生活,又能方便照顾老人。在这几种养老的居住模式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以下问题: 家庭住房面积不足,低收入住区老龄人收入水平较低,甚至无稳定的经济收入,导致老龄人居住条件无法改善,不利于老有所养;缺乏有组织的精神慰藉活动和提供这些活动的室内外公共活动空间和场所; 环境设计和建筑的细部节点中缺乏对老龄人非凡的生理、心理的考虑等。有资料表明有54%的老年人对小区没有专门的老年人活动区表示了不满;有45%的老龄人对小区或街道上没有设立医疗机构表示不满。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日益严重,现有的社区居住环境已越来越不能满足老龄人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a.布局不尽合理。目前低收入住区的建设虽然已列入城市的总体规划。但目前存在着如住区远离社会、交通不便;活动场地有限,环境较差。不能满足老龄人的基本需求。
b. 空间单调、缺乏人性化设计。如同筒子楼的设计,缺乏交往空间,老人的生活空间很小,生活面也很窄,给人以与世隔离的孤僻感,整体气氛压抑。
因此我们面临的现实是:低收入老龄人闲居在家后,没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失去了以往的生活节奏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加之又没有合适的活动场所、设施,因此,他们的闲暇时间无法自主安排,造成很少外出,整日无所事事,精神抑郁,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严重影响了老龄人的正常晚年生活。
三、低收入住区老龄人对居住环境的需求
促进低收入住区老龄人居住环境的发展应立足以上所提到的低收入住区老龄人的社会层次、收入情况、生活能力,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基本居住环境需求,体现养老社会化、居住亲情化,真正使老龄人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创造优良的综合居住养老环境。
1.心理需求
低收入住区老龄人的心理需求表现出与其他收入层与年龄层次居民不尽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出对安全感、归属感、邻里感、私密感、舒适感有较强烈的需求。
安全感,低收入住区的老龄人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加上经济收入较低,对自身安全的维护能力也相应降低,所以他们需要较大程度的安全感。因此针对他们年老体弱经济能力有限的特征而进行的安全方面的考虑是非常必要的,如老龄人的无障碍设计等。
归属感,主要指老龄人对自我融合与群体和社会,并作为其中的一员在群体和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这种情境的心理感受。老龄人的这种归属感需求主要表现为希望他人接纳自己,同时也希望自己属于社会某个群体和组织,参与其间活动,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同。低收入住区老龄人退休、失业、丧失自理能力都会使归属感降低。为其提供社会保障,创造能满足基本需求的居住环境,不仅在于向他们提供具体的物质帮助,而更深层的功能应是使其增强或重新获得归属感。
邻里感目前,低收入住区中,室外环境和公共活动场所尚未得到重视与考虑,对老年人服务的公共设施明显不够完善,空间的障碍极大的限制了老龄人的社会参与,影响了生活质量。这对于主要依赖居住环境开展全部生活的城市低收入老人而言是非常不利的。亲密的邻里关系和互助活动对低收入家庭养老环境有着积极的补充作用。北京菊儿胡同改建的经验给了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它保存了我国传统居住环境中的居住文明。它规模适宜的居住群落,尺度宜人、形象亲切的院落空间,有利于创造亲密的邻里关系,促进邻里互助环境的形成,有益于老人互相照应,也有益于充实精神生活和增进环境的安全感。
2.游憩行为需求
调查表明,为丰富精神生活,低收入住区许多老龄人进行的各种活动有如下:一是社会交往、邻里互相访问聊天;二是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如照管孙儿;三是养花、鸟、鱼等;四是娱乐活动,如打牌、下棋等;五是锻炼身体等健身活动。这些活动大都是社会活动。老龄人的闲居时间很多,平均每天有5小时。因此,老人们渴望相互交流,他们需要生活在社会中。通常,老年人对居住区、住宅的交往空间的布置要求很高。茶馆、老龄人活动中心,庭院是老龄人常去的地方;然而低收入住区中收经济条件和场地的限制,老龄人甚至自己搭建类似于公共活动空间的简易设施,他们喜欢在热闹、安全、宽敞的空间内进行各种活动,有时还要显露一番,他们也喜欢带小孩一起散步、游戏。
城市低收入老龄人对于住区环境的需求与中高收入老龄人相比因受社会层次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有一定差异,较一般年轻人也有较大差异,他们要求物质生活上有照应,在精神生活上有寄托,他们有时还有一颗“童心”,喜欢热闹。受这些方面的支配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与规律:
(1)互感——积聚性
老龄人在相互交往和参与公共活动时,在其社会背景、文化层次、兴趣爱好、年龄层次及健康状况等因素的激发下,在交往中产生互为吸引和共鸣的内在感应。高龄体弱者、老龄棋友、牌友、遛鸟伙伴、老龄戏曲爱好者大多是集中式的围聚且常常部分老人微观。这种主动与胁从式的活动,有助于活跃气氛和提高愉悦之情,同时也能增进老龄公共活动的氛围,在低收入住区,可以以绿化环保的浓荫替代老龄室内活动中心,这样既环保,又实用,在有的地区,还可以在烈日炎炎的夏日,于浓荫之下享受真正凉风。
(2)时域性
指在不同地理气候、气候条件及季节时辰等条件下,老龄人的活动意愿和行为特征。它显示出老龄人活动与时间矢量之间的交织和互动的融洽关系。且不论不同季节,不同区域与天气条件,即使在同一季节的不同日子,如平时与节假日、上午与下午,老龄人的出行方式与活动特征也不尽相同。南方城市中的老年人时域性选择多于北方,他们多有早晨晨练,上午到特定的公共空间喝茶、听戏友闲聊,晚间到传统浴室中泡大池的闲暇活动方式。而在北方,天气温差较大,干燥少雨,对老龄人出行影响较大。
一般老龄人出行时间多半在清晨6-7时,上午9-10时和下午2-5时半,其中以下午出行最多。
(3)地域性
老龄人通常具有在特定的地区和专门空间中进行习惯性活动的行为特征。他们一般不会轻易改变在熟悉的环境空间中活动的行为习惯。当然,老人活动的地域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会随着季节、时辰及活动内容的变化而改变。对于低收入住区的老人来说,只是受条件的限制,很少改变。老人对自己常去的、熟悉的、有志趣相投的朋友的地方有着特殊的偏好,即使搬家后他们也会经常前往昔日的活动场所,以补偿内心已形成的活动意识。
结论
低收入住区的环境问题涉及社会、经济、政策、设计、心理学等许多方面,是个长期的、艰苦的、需要很多方面和很多人关注及投入的一件事。老龄人是低收入住区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快,是我国即将面临的严重问题,因此解决低收入老龄人居住问题迫在眉睫,深入研究该群体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是为其设计提供在高密度住宅区内有品质的室外景观空间的重要依据。也只有清楚该群体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我们才能“以人为本”,创造出真正的满足老龄人需求的居住环境,为他们提供有益身心健康而充满人性关怀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姚时章,王江萍. 城市居住外环境设计.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2.郑煜. 城市低收入者社区的话题[J].建筑技术及设计.2003
3.马以兵,刘志杰.我国老年居住环境的现状与发展. 中外建筑 2008年第10期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
责任编辑:李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