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新世纪音乐的源起及发展现状探析

2012-01-06李湘

艺海 2011年11期
关键词:刘星新世纪专辑

李湘

新世纪音乐(New Age Music)又译作新纪元音乐,也有人把它称为冥想音乐、太空音乐或环保音乐等。它于上世纪70年代在德国开始萌芽,八十年代在乐坛逐渐崛起,九十年代以其独立特行的音乐手段和与众不同的音乐风格而风靡全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新世纪音乐并不单单是某种乐派或曲风的代名词,而是时代演进中锐意改革的精神风貌在音乐界的体现。新世纪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包括爱尔兰著名的女歌手恩雅、日本的喜多郎、“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雅尼、班得瑞等等。俗话说音乐无国界,随着新世纪音乐在世界乐坛,特别是欧美、日本等地的兴起和发展,中国新世纪音乐也开始萌芽与发展。

一、中国新世纪音乐产生的原因分析

新世纪音乐作为一种新兴的音乐形式,能够在中国这个有着悠久音乐历史的国度生根发芽,原因是多方面的。

1.新世纪音乐的包容性使其在各个种族间通行无阻

新世纪音乐把世界音乐的共性——悦耳动听奉为要旨,囊括各种音乐元素进行音乐加工与创作,从一开始就超越国度、民族的限制,消除了不同地域间文化的隔膜,可以说新世纪音乐是目前唯一能够产生全球统一效果的音乐门类。新世纪音乐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后,以其强大的包容性迅速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产生新世纪音乐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2.新世纪音乐独特的心理疗养功能成为中国现代都市人新的音乐崇尚

中国工业的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物质的享受,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人的精神需求,造成了人类内心的荒凉与空虚。在激烈的社会斗争与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以追求内心自由与个性发展的新世纪音乐把印度的玄学、日本的禅学、以及中国道家的无为思想灌注到音乐创造中,产生了净化心灵、回归本真的独特心理疗养功能,成为中国现代都市人新的音乐崇尚(谭玉玲《New Age与后现代主义音乐美学》,《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3.中国对民间音乐的发掘和研究为新世界音乐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文化大门敞开,也开阔了音乐界人士的创造视野。中国音乐人包括何训田、刘索拉等开始关注中国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并尝试从不同角度对民族风格创作的作曲技术、演奏方法、表现风格、创作观念等作一些新的探索,力图使古朴、神秘的民族音乐散发出现代气息的活力,同时,大学中也相继出现研究民俗、民间音乐的相关课程。这些都为中国新世纪音乐的产生和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电子技术的发展为新世纪音乐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新世纪音乐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运用多元化的电子技术,比如电子合成器、混音技术等,与传统音乐、民族音乐等素材融合,从而营造出一种别样的音乐风貌。近年来,中国电子技术迅猛发展带来了音乐创作上的革新,也为展现多样化的音乐风格提供了可能。

二、中国新世纪音乐的发展现状探析

很多人认为中国不存在新世纪音乐,其实不然,相比新世纪音乐发展较早的欧美、日本等地,新世纪音乐在中国起步较晚,但不可否认,它确实是中国音乐大家庭中的一员。2003年底到2004年初,新世纪音乐开始从国外传入中国,随后我国才有所谓“New Age”的叫法,之后国内陆续出现了一些新世纪音乐家和音乐作品。

虽然从整体来看,中国的新世纪音乐起步很晚,发展不足,已有的国内新世纪音乐无论是从作品质量还是艺术境界上,都无法与世界乐坛上那些瞩目的新世纪音乐作品相提并论。但是细细发掘,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新世纪音乐在一群音乐人的不懈努力下,近年来无论在音乐制作技术上,还是在音乐风格、音乐包装以及音乐人素质上,都有了可喜的发展。下面笔者将以中国新世纪音乐重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为例,窥探中国新世纪音乐的发展现状。

1.中国新世纪音乐的拓荒者——刘星

说起中国的新世纪音乐,我们必须提一个人,有人称他为“中国新世纪音乐的拓荒者”,不仅如此,他还被海内外乐评家称为“水准已可与喜多郎相提并论”,他就是刘星。不过因为刘星如一个隐士般低调,所以国内熟知他的人比较少,但是提起他的作品,大家都会非常熟悉。

刘星目前是香港雨果唱片公司的一名艺人,他不仅精通中阮、月琴,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创作家,他的作品主要以民乐、New Age音乐为主。他的音乐专辑主要包括:《一意孤行》、《无字天碟》、《无所事事》、《远去的村庄》、《荷塘月色》、《湖》、《树》、《凤凰于飞》、《大洋洲》等。在这些专辑中,刘星将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与西方的乐器,如小提琴、黑管、电子合成器等相结合,共同演奏出独特而美妙的旋律。同时,刘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善于汲取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髓,在中西方乐器的合奏下,刘星的音乐可谓是中西的完美合璧,听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刘星带给我们的经典,让他成为中国新世纪音乐中当之无愧的“璀璨之星”(佐耳《听刘星的管弦乐作品辑——〈闲云孤鹤〉》,《视听技术》2001年第1期)。

2.胡淼峪与《智慧到彼岸》

对中国新世纪音乐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音乐家还有胡淼峪,他也是中国New Age音乐的先行者。胡淼峪和刘星一样,也是从学习民乐开始接触音乐。据说这位传奇的音乐家通晓十一种乐器,他对民乐、电子音乐以及New Age音乐都有所研究,是一位音乐的集大成者。胡淼峪的代表专辑是《智慧到彼岸》,在这张专辑中,胡淼峪将民族、宗教、现代音乐以及东方与西方的各种元素交融在一起,创作出独具特色的音乐旋律和音乐意境,传递着中国特有的人文精神,能够给听者以深刻的反思。专辑的开篇之曲《3月9日》,运用中国的民族管乐与和声,同时加入现代乐器,伴随着清澈而神圣的经文颂唱,音乐从听者心底缓缓升起,让人只能洗耳静听而不忍亵渎,思绪也随之飘向在蓝天白云和神福庇下的人间圣地——西藏。听着这样的音乐,让人发现文字是这样的苍白,怎么也表达不出心底的那份触动、心中的那份神往,我们惟有静静地听,静静地享受胡淼峪带给我们的震撼!

3.中国的恩雅——朱哲琴

中国新世纪音乐的另一个重要代表人物是朱哲琴。大家最早认识朱哲琴应该是源于她演唱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她也因此获得“中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亚军,但是后来因厌倦了靠唱流行 歌曲赚钱的生活,继而转入了一条全新的音乐之路。特别是和同为新世纪音乐家的何训田合作以后,这对黄金组合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新世纪音乐作品。朱哲琴目前已发表《黄孩子》、《阿姐鼓》、《央金玛》、《七日谈》等音乐专辑,《阿姐鼓》曾在56个国家发行,是面向全球发行的第一张中文专辑;“《央金玛》中的歌曲《拉萨谣》在美国MTV电视网向全球81个国家和地区同时首播”(武凯《朱理哲访谈录》,《音乐天地》1998年第1期),朱哲琴的音乐作品得到了世界新世纪音乐家的认可和赞誉,在国际乐坛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的恩雅”。

《阿姐鼓》、《央金玛》都是以西藏文化为题材,极具民族特色和神秘色彩。《阿姐鼓》虽以西藏为题材,却没有去刻意地描述西藏的民俗民情,也不是以改编西藏的民谣为手段,但是在朱哲琴非常特别的嗓音与乐器伴音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那种广袤深远、神圣虔诚并带着神秘的音乐意境,这会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位于青藏高原之上的那片净土和那里善良、淳朴的人们。专辑的同名曲《阿姐鼓》,歌者似乎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悲伤的故事,歌声如泣如诉,容易引发听者的共鸣。在这张专辑中,很多歌曲的语言都是用藏语演唱,原汁原味,把西藏的民族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听者能更接近西藏:酥油茶、阿姐鼓、转经人、布达拉宫……(肖鹰《〈阿姐鼓〉与90年代文化》,《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相比《阿姐鼓》,《央金玛》则显得更加飘渺、轻盈与灵动。以西藏这片神秘土地为素材,朱哲琴用她独特的嗓音为我们演绎了单纯、不浮躁又超越现实的空灵感,这也让她的音乐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4.哈雅乐团与《狼图腾》

哈雅乐团是中国新世纪音乐的新生力量,这个乐团由5个蒙古大汉组成。他们使用蒙古古老的传统乐器马头琴、呼麦,并融合吉他、键盘、打击乐进行演绎与创作,他们以蒙古古老文化和蒙古音乐为基础,同时又加入现代时尚的音乐元素,用现代电子乐来讲述蒙古族古老的传说,演奏出一首首幽婉而细腻的歌曲。《狼图腾》是非常具有蒙古族特色的一张专辑,在蒙古语的演唱中,独特的呼麦声和古老的马头琴与之相和,再加上多元化的音乐手段,让人似乎走近了广袤无边的蒙古草原,在歌声中人与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

除了上文提到的四位音乐家,中国新世纪音乐的代表人物还有我们熟悉的萨顶顶,她的专辑《万物生》以佛教文化为基础,在电子元素的烘托下,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是值得去品味的新世纪音乐作品。此外,还有鲍比达、邓伟标、郑玮莹、林海、女子十二坊等等。正是在这些音乐人的努力下,中国的新世纪音乐才有了今天的发展。

三、小结

新世纪音乐在中国产生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这个过程虽然很艰辛,但是却从未停止向前。从目前国内新世纪音乐家以及他们的作品来看,中国的新世纪音乐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们也希望更多的音乐人能够加入到新世纪音乐的行列,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新世纪音乐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编号:09C412)

责任编辑:杨建

猜你喜欢

刘星新世纪专辑
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专辑
两张专辑,你更喜欢哪张? 区瑞强《致敬 Beyond》/张玮伽《你最珍贵》
Super-strong interactions between multivalent anions and graphene∗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新高考》更名为《新世纪智能》
SNH48组合7SENSES推出第三张迷你专辑《天鹅(SWAN)》
The analyze the diverse themes in plots from the lottery
渐行渐远的超级电容器
《新世纪对联大典》(2010年卷)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