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戏曲盔头的程式

2012-01-06罗骥

艺海 2011年11期
关键词:程式美化戏曲

罗骥

戏曲表演有严格的程式性,这是戏曲艺术的一个基本特征。运用程式进行表演是戏曲艺术的基本方法,也是其表演形式最突出的特点。什么是程式?程式是指戏曲艺术的某些技术形式,是根据戏曲舞台艺术的特点和规律,抓住生活自然形态的特点,加以艺术加工和提炼,使之以一种规范化的表现形式出现在舞台上。戏曲的表演有程式,那么作为从属和服务于戏曲表演的戏曲头盔也同样有程式。戏曲盔头是经过美化、夸张,与生活有一定距离的“定人定装”的程式化了的表演帽饰。

戏曲盔头,是一种独具特色、绚丽多彩的戏曲造型艺术体系。它是古代生活帽饰的美化,在实践中一步步走过了自己复杂而漫长的发展道路。戏曲盔头注重装饰,主要装饰纹样有龙、凤、云、火等吉祥图案,常缀有珠花、绒球、丝绦、帽翅、雉尾等,同穿着的戏服互为协调又互相衬托,色彩鲜明,绚丽夺目。从汉魏六朝、隋代的百戏盔帽,随着歌舞、百戏本身以及吸收西域杂技歌舞帽饰因素的融汇丰富,随着唐代民间散乐特别是宫廷歌舞帽饰的进一步提高美化,经过宋元杂剧开始的角色分行,直到明清时期特别是昆腔的规范化,终于形成了它以明朝帽饰为基础,在组织上和帽制上“定人定装”的、又较重于装饰性的完整艺术程式。

所谓“定人定装”就是按人物的官、民身份、性格、处境等诸多因素对其进行严格的规范,有“宁戴破,不戴错”的说法。在戏曲舞台上,各行角色头上所戴盔头共分为冠、盔、帽、巾四大类。冠为帝王、贵族的冠戴,豪华而富丽;盔为武职人员的冠戴,英武而气派;帽的成分最杂,上至皇帝百官,下至兵丁百姓,形形色色都有。而巾则多为软帽,属于便服的行列。一般地说,贵族妇女戴凤冠,武将戴帅盔、倒缨盔,皇帝戴皇帽,丞相戴相貂,一般官员戴纱帽,渔夫、樵夫戴草帽圈等等。特定的人物都有特定的帽饰,例如《黄鹤楼》里的周瑜戴紫金冠插雉尾,刘备戴皇帽,诸葛亮戴八卦巾,鲁肃戴纱帽。再如《狸猫换太子》中的刘妃戴凤冠,《大破天门阵》中的穆桂英戴七星额子插雉尾挂狐狸尾等等这些,都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程式。

戏曲盔头运用最广泛的当数帽。纱帽:为戏中文职官员所戴,其式样借鉴了明朝官员常服中的“乌纱帽”,帽呈圆形,分上下两层,前低后高,用黑绒或黑纱蒙制。帽的后面插横向帽翅,帽翅的形式有方翅(呈长方形)、尖翅(呈菱形),圆翅(呈圆形)和桃翅(呈桃形)等几种。它不仅装饰了纱帽,而且还有种种规定和功能。

从帽翅的形式能分辨官员的忠、奸、清、贫。为官清廉的忠臣插方翅,翅上有太阳海浪图案,象征光明正大,忠正爱民。如:《生死牌》里的黄伯贤。为官贪赃枉法的奸臣插尖翅,以“尖”示“奸”,翅上有金钱图案,象征奸诈狡猾。如:《盘夫索夫》里的严世藩。其中也有例外的,如《古城会》里的张飞也戴尖翅纱帽。草菅人命的低档官员戴圆翅,在戏曲中也属奸臣一类,圆翅上的纹样多用团寿、铜钱图案。如:《胭脂》中的张宏等。

帽翅在行类上也有一套程式,一般生行类(生角)插方翅,净行类(大花脸)插尖翅,丑行类(小花脸)插圆翅或桃翅。帽翅在技艺高超的演员身上还能体现出一种特殊功能。如帽翅的上下、前后转动,以及停左翅动右翅或者是停右翅动左翅,配合人物的舞蹈动作和面部表情,可以分别表示出人物喜悦兴奋或是紊乱不安的心理活动,加强表演的气氛,戏曲艺术称其为“翅子功”。

我对程式的理解就是,程式要与生活有一段距离,程式化就是在演出和欣赏双方都能接受的基础上所约定俗成的演出方式。由此可见,程式化了的戏曲盔头,是来自生活的提炼与美化,它从材料、色彩选配到艺术造型,都要使之成为来自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具有工艺美的精致艺术作品。积极投入个性化的造型,成为戏曲表演的有机部分。

程式要为大家所接受,也并非一成不变,必须要有发展,旧的不适用了,被遗忘和淘汰,新的创造出来,获得承认和推广。在当今的戏曲舞台上作为戏曲舞台艺术这个闪耀着高度整体美的严整体系中的一份子——戏曲盔头,它的作用不能淡化,它既要继承和发展传统的戏曲盔头的程式,去其糟粕,吸其精华,又要参考和借鉴诸多文化样式和制作技术,增添戏曲盔头独创的造型美,创作出能被观众接受认可的新的戏曲盔头程式。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剧院)

责任编辑:李薇薇

猜你喜欢

程式美化戏曲
增程式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延长优化
SLOW MANIFOLD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FOR A NONLOCAL FAST-SLOW DYNAMICAL SYSTEM WITH BROWNIAN MOTION∗
英语程式语可学性的语言模因论解读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基于Motor-CAD的增程式电动车发电机设计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美化生活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增程式电动环卫车APU启停控制策略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