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NSP时代水泥企业的战略转型

2012-01-05徐永模

水泥技术 2012年1期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材料

徐永模

后NSP时代水泥企业的战略转型

Cement Corporation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during Post NSP Period

徐永模

201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走向明确,基调已定,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体经济被确认为发展的基础,扩大内需成为发展战略的基点。在政策方面,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从经济发展速度来看,一般认为2012年GDP增速会降低到8%左右。本文是在这些相关政策环境下探讨中国水泥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水泥产业的发展,如果以生产技术特征来划分的话,可以说是已进入了新型干法水泥(NSP)发展的后期。实际上,笔者在2007年就提出了所谓的“后NSP时代”的发展问题。由于水泥是区域市场,而中国地域广大,东中部地区之间发展存在阶段性的显著差异,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多种转型发展的模式,供读者思考。

1 超常规发展,必然的同质化与产能过剩

2008年后,中国水泥又经历了一轮高速扩张,2010年新型干法生产线已达1273条,熟料设计产能规模已达12.56亿吨,实际水泥产能可能已高达28亿吨之多,产能过剩又一次成为水泥行业的中心议题。2011年12月在武汉举行的中国水泥协会会长扩大会议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产能过剩已是全面的、严重的、绝对的,而且将是永久性的,强烈要求严格落实2009年9月国务院38号文,严格限制投资新增产能。由于水道运输物流成本低,产能严重过剩特别对长江流域各省区的水泥产业和市场的健康发展形成了严峻挑战。这次会议对避免企业之间、地区之间低价倾销、恶性竞争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但由于会议时间短,各地情况差异很大,留给大家的与其说是结论,不如说是沉重的思考。

进入21世纪后,由于“低成本、国产化”战略的成功,中国新型干法水泥技术与装备取得重大突破和长足发展,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呈爆发式增长,2008年即已呈明显过剩之态,但在应对2008年9月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4万亿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建设进程,形成了新的超常规的巨大市场需求,极大地拉动了水泥产能的扩张。笔者在当时就多次指出,这种由国家政策创造的、应急性的市场需求相当于寅吃卯粮,透支未来市场,行业为这种超常规需求而配置的水泥产能大大超出正常的需求水平,必将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

2009年国务院发布38号文,从省市收回了包括水泥在内的产能过剩产业的投资审批权,严格控制新上项目。一时间“洛阳纸贵”,已获批的项目成了“稀缺资源”。在南方水泥联合重组模式的影响下,有一些企业仍想方设法获批新上项目,并待价而沽,等着大企业来溢价收购。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代价。

这种短时期内爆发式的增长,不仅造成了产能过剩,而且使得企业之间技术、规模同质化现象严重,这也加剧了通过淘汰落后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企业同质化是中国水泥产业的特点,因为除华新、海螺、冀东水泥等少数大型企业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外,绝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和装备来自国内外非生产型的社会化、国际化服务的研发机构,例如国内天津院、南京院、合肥院、成都院等四大水泥设计院,国外德国洪堡、丹麦史密斯公司等。这些特点也决定了中国水泥产业结构和市场竞争态势的特点。

2 产能过剩,权宜之计的市场协同

一些企业家错误地认为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现在的情景是市场的增速赶不上产能的增速,或者说,产能过剩并不那么严重,通过市场协同就能解决恶性竞争和维护行业合理利益的问题。例如,今年华东地区虽然产能严重过剩,窑运转率不足70%,但产量下降的同时,市场销售量减价升,利润上升。这似乎为市场协同提供了很好的注脚。但是,这种情景将一些问题掩盖了。首先,市场协同,例如区域市场上通过行业主动停产限产,抑或是政府拉闸限电,调控市场供求关系,保持水泥的合理价格,实现合理盈利。但是这只有在大企业愿意牺牲产销量、容忍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在“大树底下乘凉”的前提下才能实施。第二,如果没有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机制,协同一致减产的结果实际上保护了落后。有人尖锐地指出,如果市场需求持续下降,窑运转率大幅降低到譬如30%时,大小企业之间还能协同?这是可能发生的另外一种情景,即市场需求持续下降。实际上这引出了第三个问题:即市场协同是有前提的,有限度的。水泥生产只能被动地适应市场,不可能像美国苹果公司那样去创造市场。近悉,由于日本水泥市场从高峰期的9000多万吨持续下降到3000多万吨,日本太平洋水泥最近又拆了多余的两条窑。因此,回答以市场协同应对产能过剩是否长期可行,必须回归到对于市场变化的研究。原因很简单,如果说是否新增水泥产能取决于企业,那么水泥市场需求则取决于社会投资的拉动,不以水泥企业的意志为转移。

从2011年12月14日发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来看,政策基调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2012年水泥市场需求总体上仍会有所增长,但需求增速将显著下降,而且这种趋势有可能在“十二五”期间持续下去。对仍将有新增产能投放市场的地区来说,产能过剩的压力将不断增大。如果再前瞻一些,可以看到,国家大力推进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导致社会投资结构的变化。研究表明[1],随着经济结构和投资结构的调整,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对水泥的消费持续下降。从图1可见,2000年为1.83t,2010年进一步下降到0.7t,尽管下降速度在减缓,但下降趋势将延续到2015年。值得指出的是,这是全国平均值的概念,对于不同地区,可能会大不一样。

2011年国务院发布国发[2011]41号文《“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对CO2高排放产业将实施更严格的限制,一系列政策措施也将接踵而至,对水泥产业的发展将产生深刻长远的影响。笔者认为,尽管当前不得不求助于市场协同(市场协同行为不违规的话),也只能是权宜之计,绝不是水泥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那么,到底什么是水泥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应该采取怎样的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笔者愿与读者共同思考。

3 竞争性的共性基础材料,无近忧但有远虑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要认识水泥的市场特点和变化规律外,还必须充分认识水泥材料的特点。在2011年发布的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第一次提出了共性基础材料的概念,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定义或举例,笔者认为水泥是当之无愧的共性基础材料。水泥作为一种无机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石油、煤炭、海洋工程、水利、铁路、公路、桥梁、机场、建筑等许多产业,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来说,水泥的发展虽无近忧,但有远虑。

实际上,在很多方面,水泥混凝土只是建筑师可选用的材料之一。在许多发达国家,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所占市场份额,不过20%左右(图2)。尽管水泥混凝土是我国最大宗使用的建筑工程材料,但建设管理部门的许多专家认为水泥混凝土是不可循环的材料,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被排斥在绿色建材之外。

不仅如此,水泥混凝土作为传统材料甚至低技术材料的社会印象根深蒂固,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不高、寿命不长等问题被认为是混凝土材料性能低下。其实,从技术角度来说,更多的是施工质量问题,或混凝土材料性能在工程设计中被低要求所致;更为不利的是,不像对待钢结构那样,混凝土结构的维护保养被完全忽视。

作为一种工程结构材料,水泥面临许多材料的竞争,钢铁材料、复合材料、木材等结构材料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必然在一些方面替代钢筋混凝土。但从目前竞争态势来看,水泥混凝土材料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仍然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工程建设用结构和功能材料。

4 结构调整,演变的企业生存条件

中国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可以从图3中看出。按设计熟料产能500万吨以上达到27家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51.75%。众所周知,水泥市场是典型的区域市场,应该仔细研究各省市区域的市场结构和交通物流条件。从目前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现状来看,各省市区逐渐形成了以3~5家大型企业为主导的市场格局。只有很少省市(例如广东省),在淘汰落后、提高产业集中度方面还有差距。中国水泥产业结构调整有待回答的问题是区域市场产业结构调整的“度”在哪里,区域市场竞争中企业可持续生存的最小规模为多大。曾经有人说过,将来产能低于500万吨的企业难以生存。现实中,由于产能过剩,竞争激烈,比500万吨更大规模的企业也不得不与更有优势的企业进行兼并重组。

笔者曾经对国外的水泥产业进行过调查,结论是水泥企业的生存条件和发展能力主要取决于在技术水平、资源条件、产业功能、市场份额等方面是否有优势。如果同样是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拥有各种原燃材料的资源优势,例如拥有尾矿、粉煤灰、电石渣、矿渣、钢渣、工业副产石膏、冶金渣等工业废弃物资源,或拥有煤炭,或者受政府委托处理工业危废物、生活垃圾和城市污泥等,其竞争能力就不是企业规模大小所能比拟的,而且常常能“以小搏大”。日本太平洋水泥的木村社长曾给笔者举过生动的一例。国内也有案例,例如新疆天业集团发展煤化工,利用产生的电石渣生产水泥,其成本竞争力让市场望而生畏。除了煤化工企业,国内的钢铁企业、煤炭企业甚至电力企业均挟资源优势进入水泥制造行业,其成本竞争力也不是一般水泥企业能抗衡的。中小企业可以据此自我评价生存和发展能力。在产能长期严重过剩的竞争条件下,如果没有这些优势,加上技术同质化程度高,规模较小的水泥企业最好与大型优势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实现共同发展,否则前景堪忧。

应该指出,目前大多数企业家们所期待的产业结构调整,即提高产业集中度,扩大市场份额,实际上是在产能严重过剩、技术同质化程度较高的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对于产能长期过剩、市场逐渐萎缩的前景下水泥企业怎样发展,在能源、资源、环境等要素约束不断强化的条件下水泥企业怎样发展,在建设管理部门大力促进钢结构、木结构、甚至砌筑结构建筑发展的形势下水泥企业怎样发展的问题,需要企业家未雨绸缪,有更宽阔的视野和更长远的眼光。如上所述,水泥混凝土结构物在美国、欧洲和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没有像在中国这样主导建筑市场,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结构物比率远远低于中国(图2,2006年美国ACI代表团访华时提供的资料)。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大型企业集团都不是目的,中国水泥产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论规模大小,都必须走绿色转型发展道路。

5 转变观念,向环保型企业转型

5.1 国家政策导向

当前有关产业政策主要提的是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即所谓“两型”)企业发展。许多企业认为,实施清洁生产、节能减排达标就行了。实际上,实现“两型”也只是实现了“洁身自好”,并不能改变水泥产业“两高一资”的性质。从国际上看,美国、欧洲、澳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水泥产业的排放提出了更苛刻的限制条件,“碳税”渐行渐近。在国内,由于处在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更由于近几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水泥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宽松环境,许多水泥企业抓住了这个战略机遇期,但这个机遇期也不会太长,因为中国不能置身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之外。可以说,对于业务单一的水泥企业,面临的政策约束环境将越来越不利。

从不久前结束的南非德班会议可见,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将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要求,履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国务院2011年12月1日发布41号文《“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对控制包括水泥在内的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提出了具体要求。相关内容摘录如下:

“完善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制度,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

“在火电、煤化工、水泥和钢铁行业中开展碳捕集试验项目,建设二氧化碳捕集、驱油、封存一体化示范项目。”

“继续推广利用电石渣、造纸污泥、脱硫石膏、粉煤灰、矿渣等固体工业废渣和火山灰等非碳酸盐原料生产水泥,加快发展新型低碳水泥,鼓励使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加强需求引导,强化工程技术标准,通过广泛应用高强度、高韧性建筑钢材和高性能混凝土,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实施水泥、钢铁、石灰、电石等高耗能、高排放产品替代工程。鼓励开发和使用高性能低成本、低消耗的新型材料替代传统钢材。”

“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材,推广绿色低碳建筑,加快建筑节能低碳整装配套技术、低碳建造和施工关键技术及节能低碳建材成套应用技术研发和应用。”

“研究制定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

“……建材……等行业要制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方案,按照先进企业的排放标准对重点企业要提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要求,研究确定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服务量)温室气体排放标准。”

“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实施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重点发展经济适用的低碳建材、……等低碳技术;……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新技术。”

“要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区(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从这些具体工作要求来看,水泥产业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行业,在“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内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尽管新型干法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不断取得进步,清洁生产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不能根本改变水泥产业作为“两高一资”原材料产业的社会定位。据悉,环保部即将对水泥产业氮氧化物排放实施新的更严格的标准。随着节能、环保、排放相关标准法规的日益严格,近几年来,在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包括水泥在内的一些“两高一资”企业被迫从所在地区外迁,成了不受欢迎的产业,这给一些水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

水泥产业是否应向环保型产业转型,笔者也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2000年陪同时任国家建材局副局长蒋明麟先生访问欧洲,开始思考水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2003年代表行业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制造业专题的研究中,明确了节能环保、绿色制造的概念。2004年笔者在上海的一次会议上提出,水泥产业应向资源节约型、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实现清洁生产,绿色制造,并向高性能材料发展。2007年,笔者在北京金隅集团的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结合北京水泥厂发展的实际,进一步提出城市周边的水泥企业应向都市环保产业转型。北京水泥厂成功实现环保产业转型,在实践绿色奥运理念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为城市环境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中国水泥产业向环保型产业转型开了先河。以此为例,笔者可以说不遗余力地在各种场合宣传有条件的或可以创造条件的水泥企业向环保产业转型,成为城市不可缺少的环保设施。目前这一发展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可,被行业协会和政府主管部门认可,并已经进入国家有关产业发展的政策。

不久前工信部发布的《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利用已有水泥窑开展协同处置”,“推动水泥工业向绿色功能产业转变”。从主管工业的政府部门角度,材料制造业协同处置废物和垃圾只能被看作是附带的功能,这可以理解。但是从企业的角度,从社会的角度,必须毫不含糊地明确水泥企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绿色环保产业定位。新型干法水泥生产高温流程与其他工业高温过程大不相同,能安全、卫生、无害化而且一站式最终处置许多工业废物和城市污泥、垃圾,并能在协同处置中实现资源化利用。北京、湖北、广州等地的示范工程证明,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危废物和城市污泥、垃圾的高温工艺流程,在控制二恶英排放方面显著优于垃圾焚烧方式,已得到环保部门认可,为水泥企业向环保产业转型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水泥企业的战略转型还有其他丰富内涵。中国建材联合会在其制定的《建筑材料行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对水泥行业的发展转型,除了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物、城市污泥与生活垃圾以外,还特别提出了发展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领先的新型低碳熟料水泥,包括高贝利特硅酸盐水泥和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发展低碳水泥已被国务院《“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采纳。

5.2 应吸取的教训

水泥工业领域的很多人习惯了从经济利益的角度看问题。长期以来,水泥工业是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的主要产业。这一环保行为只在节能、节约资源层面上赋予了正面意义,并获得国家财政税收政策优惠。遗憾的是,这一环保行为逐渐地被社会认为是企业逐利的经济行为,包括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意义上的利废行为,都没有摆脱这种社会印象。例如,各种替代原料、燃料的资源综合利用,废物利用的循环经济,如果企业第一动机表现为争取国家的财政优惠政策,那就掩盖或淹没了保护生态环境这一高尚的社会意义。不可否认,水泥产业之所以在处置工业废物方面取得巨大成绩,一靠科技创新成果,二靠国家鼓励性税收政策拉动。但我们首先要从生态环保这一社会意义上树立形象,要强调对各种废物的安全无害化和一站式最终处置,然后才是循环经济意义上的资源化利用。笔者相信,国家之所以制定财政鼓励性政策,恰恰是因为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废物的社会意义、环保意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我们一定要重塑利废的社会形象。过去一个时期曾经出现过许多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不予退税或拖欠退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水泥企业处置利用废物是一种趋利行为,并在利废中通过节能、节约资源已经获取了应有的利益。

总之,处置废物这一环保行为一旦被社会认为是企业的趋利获利行为,将会对水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如果说,新型干法水泥淘汰了落后水泥,使水泥由灰色产业进入到现代化的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的绿色产业,那么在此基础上向环保产业转型则是要进入到更高层次的蓝色产业,那是全社会都应该支持发展的产业。笔者在图4中,用可持续发展水平概念性地表达了这一发展趋势。当然,由于情况不同,不是所有的水泥企业都能自然地向环保产业转型,必须努力争取转型所需的各种资源。

5.3 协同处置模式

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炉高温过程的优势和特点协同处置各种废物和垃圾,已成为新型干法水泥窑炉向绿色环保型产业发展的基础。协同一词是英文(co-processing)的翻译。中文有多种翻译,例如“共同”,但“协同”的翻译是对水泥窑炉处置废物的准确理解。即使该词现在进入了国家有关产业政策,但仍有很多人不太清楚其潜在的含义。笔者曾多次解释,采用“协同”一词强调了工艺过程的主次,体现了特色,也附带了条件。即是在水泥生产过程中附带地处置废弃物,处置过程不能影响水泥生产的工况和水泥生产的质量,否则会造成更大的能源和资源浪费。如果用“共同处置”一词或“利用水泥窑炉处置”,容易让业外人误解为类似于垃圾焚烧炉的高温处置,不能体现NSP窑炉高温过程的特点和相对于其他高温窑炉过程的优势。

实践往往是科技发展的先导。国内外利用水泥窑炉处置工业危废物、城市污泥、生活垃圾等已有很成功的实践。在国内,北京水泥厂处置废弃物,气体排放成分受到北京环保局长期的实时在线监控。最近中国建材联合会组织鉴定的海螺集团和华新水泥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成果,其排放气体试样经送德国检测,二恶英含量也远远低于欧洲标准。笔者近两年曾多次向有关大学和研究单位建议,对水泥预热预分解过程中气体和粉体之间发生的反应机制进行深入研究,阐明为什么同样是高温窑炉过程,和焚烧炉相比,NSP水泥窑炉几乎不产生二恶英。作为一种推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粗略理解,在多级旋风预热器和分解炉中的粉体预热预分解过程,不仅是一个物理传热过程,也是一个活跃的化学传质过程。对于气体中一些组分(例如硫)的吸收吸附,早已得到确认。笔者希望尽快开展协同处置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更好地支撑水泥产业向环保产业转型。

6 高性能化,向先进材料产业转型

当前,国外高性能、超高性能混凝土和水泥基材料及工程应用在不断发展,混凝土材料按建筑寿命设计的理念正在建立,国内工程界也在逐渐改变观念。不久前住建部发布了《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期间,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量要占10%以上。

笔者前面提到,水泥是一种共性基础材料,主要用于房屋和土木工程的水泥混凝土结构,同时,水泥混凝土也是一种竞争性的结构材料。水泥基材料作为复合材料,具有深厚和广阔的开发潜力,通过与其他矿物材料、纤维材料、聚合物材料的复合,可大大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性价比和适用性。各种专用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开发,正在扩大水泥作为共性基础材料的应用领域,满足超高、超深、超长结构和在各种严酷环境中应用的要求。所以,从事水泥生产和应用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不能只关注同行企业之间的竞争,还必须高度关注相关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并不断地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水泥基材料的竞争优势,才能确保水泥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方面,拉法基(LARF⁃AGY)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其开发的超高性能Ductal水泥基材料可与钢材媲美,已在建筑、土木甚至国防工程等领域推广应用,在许多应用中取代了增强钢筋[2]。中国的水泥产业更应该支持并参与发展先进水泥基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创新是水泥基材料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

7 延伸产业链,向多元一体化转型

作为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会长,笔者早在2008年就呼吁水泥企业向下游混凝土产业进军,延伸产业链,通过发展混凝土产业来支持水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越来越多的水泥企业开始进入商品混凝土和混凝土制品产业。上控水泥、骨料、矿渣、粉煤灰等资源,下控混凝土终端市场,这是已被跨国水泥公司证明的成功的商业模式,但又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商业模式问题,从水泥到水泥混凝土产业,材料特性、产业形态和经营管理方式都要发生重大转变。许多企业家对于目前商品混凝土市场竞争的乱象望而生畏。但笔者认为,这是商品混凝土产业集中度低的结果,恰恰需要大型水泥企业的进入。此外,向混凝土产业发展,意味着水泥企业真正承担起水泥基材料可持续发展的责任。过去这份责任都交给了建筑业和水泥制品业。水泥企业进入商品混凝土,直接了解市场需求变化,了解混凝土与其他材料竞争的第一手信息,对水泥材料的竞争发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大有好处。一体化发展,很多生产管理模式也会因此而改变。例如,过去水泥企业和混凝土企业由于利益主体分离,由谁来使用混合材往往导致利益之争,水泥中混合材掺量受到水泥标准限制而不能根据工程需要多掺等问题,都能在内部得到解决。

在产能严重过剩、国家对水泥产能扩张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具有水泥材料、矿山砂石、资本等资源优势,而且经历了市场竞争性产业结构调整洗礼的水泥企业,一定懂得怎样通过上下游产业一体化的产业链优势,后来居上。笔者相信,不用多久,水泥企业将主导预拌商品混凝土产业的发展而言,改变商品混凝土产业的属性,使之成为建材行业的支柱产业。

8 厚积薄发,向跨国企业转型

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分工中,对水泥这样的传统材料产业,除了德国、丹麦、瑞士、法国、日本等少数国家的几家跨国公司外,许多发达国家早已放弃对水泥产业创新发展的投资。中国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造就了包括水泥产业在内的一批传统制造业。以前“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只是针对生产型企业的发展而言。现在,以SINOMA为代表的中国水泥工程技术,除了在少数关键技术领域与跨国公司相比还有差距以外,在大多数领域已经并驾齐驱,在一些领域开始引领发展,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了比较优势。2010年SINO⁃MA的国际市场份额已达到37%,掌握了国际市场的话语权[3]。此外,中国的硫铝酸盐水泥、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已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跨国公司的国际水泥工程,开始全面接受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

除了是名副其实的水泥制造大国、水泥技术装备出口大国以外,中国在水泥领域的研究开发机构规模之大、研发技术人员之多也是世界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实际上在承担水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先进的水泥企业走出国门,实现“墙内开花墙外红”,是自然的发展战略选项。目前,国际化发展已成为冀东水泥、海螺水泥、中材国际、华新水泥等大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厚积薄发,改革开放发展30多年后,中国水泥企业走向世界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这也是许多外国政府和企业所不得不接受的。作为“两高一资”产品,中国不可能实施大规模的水泥出口。中国水泥技术与装备出口和工程总承包,早已回馈了国际社会,为世界水泥产业的现代化作出了贡献,同时也塑造了中国水泥技术的品牌。早在许多年前,国外一些有识之士就看到了中国将来的“水泥产业出口”前景,虽不无忧虑,但也无可奈何。问题是我们自己是否能够走出去,就像拉法基、豪瑞、洪堡、老城堡等老牌跨国企业进入中国一样。作为后来者,我们应向他们学习,吸取他们在“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比他们做得更好。

9 结束语

中国水泥产业的战略转型将是一部鸿篇巨制,目前还只是开始谋划,或刚刚起步。在产业转型中,企业一定要把握产业发展方向,一定要因地制宜,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笔者寄希望于以水泥产业为事业的中国企业家们,转变观念,善谋大局、善谋长远,在发展水泥产业中为生态环保做出贡献,在做环保事业中实现水泥产业的发展,在世界水泥产业发展新的历程中写下厚厚的辉煌的中国篇章。

[1]雷前治.“十二五”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研究报告:积极应对产能过剩,促进水泥产业升级[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1.

[2]2011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年会资料[C].徐州,2011.

[3]谭仲明.如何掌握国际市场话语权[N].中国建材报,2011-12-05.

TQ172.8

A

1001-6171(2012)01-0015-07

通讯地址: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北京 200092;

2011-012-29;

吕 光

猜你喜欢

水泥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试验之家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混凝土,了不起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