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500t/d生产线熟料强度的提高

2012-01-05谌玉双宋建存

水泥技术 2012年4期
关键词:窑内熟料煤粉

谌玉双,宋建存

5500t/d生产线熟料强度的提高

The Increase of Clinker Strength in 5500t/d Clinker Production Line

谌玉双,宋建存

我公司拥有两条Φ4.8m×72m回转窑,其中2号窑于2009年6月点火投产,采用天津院有限公司最先进的5500t/d第四代步进式稳流冷却机、第三代改进型预热器(相比以前型号阻力更小,换热效率更高,更节约钢材)以及某国外公司的四风道燃烧器。

投产以来熟料3d、28d强度都不高,3d强度26MPa左右,28d强度55MPa左右,给水泥熟料的销售带来较大困难。随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客户对熟料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影响熟料强度的原因分析

1.1 窑内煅烧强度不够

由于我厂燃煤品质偏差,火焰疲软无力,煤粉燃尽时间长,温度不够集中,烟室温度较高,结皮严重,黄心料多。燃烧器对火焰的调节难于满足生产的需要。

1.2 熟料率值的影响

我公司二线配料方案为KH=0.890±0.020,SM=2.60±0.10,AM=1.60±0.10,通过数据观察,熟料中C3S的含量较少。众所周知,熟料强度主要来源于硅酸盐矿物,而C3S的多少对熟料3d、28d强度的高低起决定性的作用。

1.3 硫碱对熟料强度的影响

据相关资料介绍,含碱熟料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增进率降低。碱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早期强度与碱含量之间为正的相关关系,后期强度与碱含量为负的相关关系。当碱含量过高时,早期和后期强度均下降。少量的碱对熟料形成过程具有一定的矿化作用,对熟料强度无较大影响。但在1450℃时碱的存在使CaO吸收缓慢,R2O浓度越大,延缓程度越严重。过量的碱会阻碍fCaO的吸收,甚至会破坏硅酸盐矿物的稳定性,使其分解形成KC23S12及大量fCaO,这种二次fCaO一般很难再被硅酸钙所吸收,使硅酸盐矿物含量减少。并且随碱含量的提高,烧成范围变窄,极易起大块形成黄心料,严重影响熟料的强度。

从图1可以看出,随熟料中硫含量的降低,熟料28d强度增加非常明显。少量的SO3含量,降低了液相形成温度和液相粘度,主导作用有利于熟料矿物的形成;但当SO3含量超过一定含量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液相形成温度,改善了熟料矿物的结晶形态,但整体作用上不利于C3S的形成。一方面原因是,SO3使液相粘度降低,晶核形成速率减小,而晶体生长速率较高,使为数不多的晶核长成大晶体,总数量减少。另一方面,SO3在C3S中固溶量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即小于1%。当SO3浓度略高于极限浓度时,导致含SO3的C3S固溶体晶格强烈畸变、破坏并产生新相,致使熟料中C3S减少、C2S增加,熟料质量下降[1]。

1.4 冷却制度对强度的影响

熟料慢冷会使生成的C3S分解,降低熟料的强度;在500℃时β-C2S转化为γ-C2S,使物料粉化,由于γ-C2S水硬性较小,因而降低了水泥熟料的强度。我厂冷却机各风室冷却篦板的风量自动调节阀始终处于常开状态,不能根据各点阻力自动平衡冷却风量;随产量的提高冷却机风量严重不足,并伴随风机时常空载情况,熟料温度达到200℃以上,严重影响熟料质量及输送设备安全。

表1 熟料化学组成(%)及率值

表2 熟料矿物组成(%)及物理指标(MPa)

2 采取的措施

2.1 降低石灰石中K2O和煤中SO3的含量

(1)矿山要按计划开采,分采点按K2O高低搭配进行均化,降低生料中K2O的含量,保证熟料中K2O含量低于0.70%。

(2)严格控制进厂煤硫的含量,确保原煤均化后SO3的含量小于或等于0.7%,加强煤均化的管理。

2.2 调整配料方案

根据我厂石灰石和原煤情况,8月1日将熟料三率值由KH=0.890±0.020,SM=2.6±0.1,AM=1.6±0.1,调整为KH=0.900±0.020,SM=2.6±0.1,AM=1.5±0.1。

2.3 控制煤粉细度和水分

煤粉细度由80μm筛筛余8%调整为4%,水分≤6%。

2.4 更换大推力喷煤管

由天津院根据我公司燃煤情况设计大推力喷煤管,加速煤粉燃烧速度,加强火焰强度,提高煅烧温度;并对原有喷煤管进行改造。

2.5 优化煅烧操作

2.5.1 采用薄料快烧的方法

适当提高窑速,采取薄料快烧的方法,以利于窑内物料填充率的降低,增加物料在窑内的翻滚次数以及减小在窑内过渡带的停留时间,加强物料的煅烧。

2.5.2 提高入窑二次风温

篦冷机采取厚料层操作,料层厚度保持在500~750mm,保证入窑二次风温在1020℃以上,提高煤粉燃烧速度和烧成带温度,降低烟室温度,防止液相提前出现形成黄心料。

2.5.3 分解炉温度的控制

根据风煤料,合理分配窑和炉的风量,控制分解炉温度在880℃左右,保证入窑分解率在90%以上,防止炉内燃料燃烧不完全,出现分解炉出口温度与五级下料管温度倒挂。

2.5.4增强熟料的冷却效果

对冷却机各风室风阀进行测量,更换满足要求的拉簧,保证风阀能够根据熟料的厚度、结粒大小自动平衡各自区域的风量,避免部分区域风量过剩或过少影响冷却效果。对风机叶轮进行加长改造,增加风机风量,提高熟料冷却效果。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自8月起熟料3d、28d强度得到较大提高,熟料强度分别大于30MPa、60MPa(见表1、表2)。

3 结论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熟料3d、28d强度得到较大提高。我们的体会是,要保持强度的稳定,必须加强熟料煅烧,增强熟料冷却效果,严格控制熟料中硫碱的含量,统一操作思路。

[1]谢峻林,肖飞燕,狄东仁,朱战岭.高硫煤对熟料矿物形成及显微结构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8.

TQ172.622.29

B

1001-6171(2012)04-0096-02

通讯地址:鹿泉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河北 鹿泉 050200;

2011-12-15;

沈 颖

猜你喜欢

窑内熟料煤粉
高炉喷吹煤粉添加助燃剂生产实践
水泥熟料优选原燃材料及改善配料方案的实践探讨
2020 年1-10 月我国熟料进出口数据分析
2020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口水泥熟料量增长迅猛
煤层气排采产气通道适度携煤粉理论
提高熟料2828d d抗压强度优化方案及成效
高炉煤粉精细化喷吹技术
分析辊道窑结构对陶瓷产品质量与产量的影响
浅谈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对窑速的控制与调整
煤层气排采井壁出煤粉时间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