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课堂文化的本真、结构与价值

2012-01-04影,李

当代教师教育 2012年3期
关键词:师生学校课堂教学

刘 桂 影,李 森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论课堂文化的本真、结构与价值

刘 桂 影,李 森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课堂文化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师生共同自觉遵守的课堂规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有机整体。课堂文化按其性质分为课堂自身文化和课堂载体文化,课堂载体文化包括课程文化、师生文化和环境文化。课堂文化具有特殊性、统和性及内隐性等特点。其价值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和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丰富和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助推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文化;课堂文化;课堂教学

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场所,不仅是传承和学习文化的场所,更是师生成长发展的场域。这个场域是充满文化的场域。充满在这个场域中的文化即是课堂文化。可以说课堂中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文化的问题,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文化的优劣。因此,明晰课堂文化的本真,透视课堂文化的构成,探究课堂文化的价值对构建和谐课堂、顺利实施课堂教学及完满达成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课堂文化的本真

(一)课堂文化的界定

要想正确把握课堂文化的本质,就必须先了解文化的内涵。最早给予文化以界定的是英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dward Bematt Tylor),他于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认为文化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1]这个界定偏重于文化的精神方面。在他之后,不同的学科研究领域站在本学科的立场对文化有不同的界定,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出现文化的定义多达310余种。尽管对文化的定义角度不同,解释各异,但一般认为,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指的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和,狭义文化仅指精神文化。本研究所取的是狭义文化,即精神文化,其中信仰、思想、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

对课堂文化的界定亦是观点各异。有的学者认为课堂文化是“指教师和学生等多种教育要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课堂风气、规范、心理环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综合体。它以价值和思维为核心,涵摄于课堂诸要素之中,是课堂成员秉持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动机的统一体它是课堂教学的土壤与灵魂”。[2]有学者认为课堂文化“从内涵上讲,是教学活动以及对教学活动起支撑、规范和引领作用的课堂物质条件、课堂制度、课堂信念、课堂价值的总和。”[3]还有学者把课堂文化视为“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4]从各种课堂文化的定义可以看出,虽然对文化的界定表述不同,但有其一致之处,都认为课堂文化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文化复合体,且以精神文化为主。我们认为:课堂文化指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师生共同自觉遵守的课堂规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有机整体。和谐的课堂文化不仅蕴含人类文化的精华,而且是师生幸福生活的文化场域,更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养分,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熏陶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提升学生的智慧。所以和谐的课堂文化应是课堂文化建设的追求。

(二)课堂文化的特性

课堂文化不同于一般文化。一般文化是一个民族或群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一旦形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该族群的后代需要在成长过程中一点一滴地习得。课堂文化却非如此,自特定的教师和特定的学生在特定的课堂时空中开始文化知识的传承和创造的那一刻起,课堂文化就开始形成,并且只为这特定的教师和学生所共享。所以它有自己的特性。其文化特性主要表现为特殊性、统合性和内隐性等方面。

1.特殊性

课堂文化的特殊性表现在文化主体的特殊性、文化过程的特殊性以及文化目的的特殊性。课堂文化的主体是参与课堂教学的教师和学生。这里的教师是取得教师资格并参与课堂教学的有知识的人;这里的学生指的不是一般的未成年人,而是具有入学资格并参与课堂教学的未成年人。文化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要传授和学习的教学内容会随着课堂情境随时调整和生成,从而可能改变文化的原初形态。课堂文化具有一般文化不具有的特殊目的。首先,课堂文化的出现是为了人类文化的存在和丰富。教师教学是为了传递文化,学生的学是为了学习文化,这种对文化的传递和学习是传承创生文化的最重要方式。其次,课堂文化是为了满足师生成长发展的需求。课堂教学作为教师最主要的生活形式,凝结着教师的教育信仰、思想观念、人生观和价值观,关涉教师的生活意义的提升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课堂文化又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文化场域,课堂文化不仅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而且助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精神成长。

2.统合性

课堂文化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形式,而是多种文化相互融生的文化系统和形态。从性质来说,课堂文化由课堂自身文化和课堂载体文化构成。课堂载体文化由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构成。但课堂文化并不是这些子文化的简单组合,而是由这些子文化围绕着教学目标的实现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构成的文化有机整体。这样拆分,只是为了论说方便。在课堂教学中,当它们和谐相容,相互助推,形成正向合力,共同朝着有利于教学的方向发生作用,则课堂教学会顺利实施,最终达成教学目标。所以,和谐课堂文化是课堂各子文化相融共生,共同形成的有机文化整体。

3.内隐性

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中的规范、价值、信仰和表意象征符号的复合体”。[5]117它是一种内隐的文化形态,只能通过一定的介质折射出来。其内隐性体现在其构成内容的各个方面。物理环境文化是物理环境通过视觉引起心理反应,给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以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促进或阻碍师生课堂教学。课堂制度文化作为课堂环境文化的精神部分,通过文字符号的形式传达观念性行为规范,这种观念制约着师生的课堂行为,并且通过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反映出来,而非简单的文字符号。课程文化蕴含的信仰、价值观、思想观念揭示什么知识可以进入课堂,谁的知识应该得以传承,呈现的是经过选择加工的人类文化的精华,并不是什么知识都能进入课堂。课堂文化的内隐性还体现在师生文化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什么方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以何种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师生在课堂中的交往方式如何,课堂的心理氛围如何,这些方面本身没有外显性,都只能通过师生的课堂活动得以揭显。另外,课堂自身文化也对师生产生影响并通过师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显露出来。

二、课堂文化的结构

课堂文化结构是指课堂文化构成及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一种比较常见的做法是按照文化主体的类别将课堂文化区分为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5]118这种区分不能全面反映课堂文化的特性。课堂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复合体,其各组成部分应具有不同的性质。所以,我们认为应从其构成性质来划分。从构成性质来看,课堂文化由课堂自身文化和课堂载体文化构成。课堂自身文化指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在一定课堂中的人和事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任何一个课堂在其自身的存在中,都会见证师生发生于其间的教学故事、趣闻轶事,这些人和事都会为这个课堂留存意义,为这个教室增添特色。这些特色和意义逐渐积累成该课堂自身文化。课堂自身文化总是和特定的教学场所即教室、实验室等发生联系,并且对在此场所进行教学的师生具有文化影响。课堂载体文化指的是课堂教学文化。按照课堂教学构成要素,课堂载体文化分为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物理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共同蕴含在师生的互动交往中,在交往中相依相托,不可分割,共同构成师生文化。物理环境和制度的存在目的是为学生营造学习环境,所以物理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共同构成课堂环境文化。可见,课堂载体文化主要是由课程文化、师生文化、环境文化所构成。课堂载体文化和课堂自身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相互影响,共同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综上所述,课堂文化结构如下图。

图 课堂文化结构

(一)课程文化

所谓课程文化是指“按照一定社会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或课程活动形态”。[6]“课程文化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课程体现一定的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前者主要是就课程是文化的载体而言的,后者主要是就课程是一种文化形式而言的。应该说,课程文化是包含着这两个方面内容在内的。”[7]本文探讨的主要是课程文化的第一个涵义。虽然课程文化是我们从事教学的初衷——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承,但这种文化不是单纯的死知识,而是包括创生性知识(created knowledge),这种创生性知识生发于智力的丰富性、人的差异性和课堂文化的情境性。

课程文化是一种主体文化,有自己的内在品性、使命、旨趣以及存在依据。它的内在品性、使命、旨趣以及存在依据就在于它的教育性,“集中体现在满足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8]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围绕着课程文化展开互动交往,进行持续的交互协商与对话。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在教师的帮助下,课程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伦理精神、审美感等通过学生的自主解读、理解,内化为学生的内在文化,形塑着学生的身心和精神气质。另一方面,课程文化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理解、质疑、解释和创造而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造。由此可见,经由课堂教学过程,课程文化不仅因促进学生个体心灵的陶冶与主体精神的发展而达成自身的使命、旨趣,而且使自身由于个体心灵的不断介入而变得更为生动、更为丰富。

(二)师生文化

师生文化是“教师和学生作为集体主体在教学互动中构建的生活方式”。[9]这种生活方式不仅映射出教师文化,同时折射出学生文化,是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在教学交往互动中的浓缩和凝华。师生文化决定着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决定着文化知识传承和创新的方式和质量以及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满足以及满足的程度。具体地说,师生文化包括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教师文化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育人观念、价值观念、精神风格等在课堂教学互动中的彰显。教师文化规定着课堂教学形式、教学方式,控制着教学的节奏,把握着教学的水平。总之,教师文化决定着课堂师生互动方式和互动水平。学生文化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学习方式,并折射出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生是有待培养的适龄儿童和少年,他们不仅需要知识的武装,而且需要心理的成长和精神的滋养。学生更是活生生的灵动的人,人的主体性决定他们在活动中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管制和约束,而是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获取知识、经验,感受体验活动带来的心理满足感,从而促进心理发展和精神需求。学生是成长中的个体,而不是抽象的学生群体,他们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都决定了学生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个性差异为着眼点发起并维持教学互动,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具有相融而生的特性。当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相契合时,能够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其教学方式方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能使教和学的互动达到水乳交融,亦能使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当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相悖时,要么重心在于知识的传输而忽视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要么不能同时凸显两主体的主体地位。其结果就是不能保证知识的传承和创造以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甚至会对知识的传承和创造产生阻隔,并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阻碍,甚至会危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生文化反过来对教师文化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学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决定着教师对教学的引领方式和引领程度。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一个个鲜活的独特个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够自主地发展成长。总之,在师生文化中,教师文化引领学生文化,但并不是说学生文化完全依附于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对教师文化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

(三)环境文化

课堂环境是课堂教学发生于其间的物质和精神空间,承载着课堂教学。环境文化包括有物理环境文化和精神环境文化。物理环境文化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通过视觉感应所形成的心理感受。物理环境文化已被研究证明会“影响学生大脑的发育、学生的心理情绪、学习情趣和人际交往”。[10]课堂精神环境文化,也可称为心理环境文化,主要是课堂规范所营造的心理氛围的映射,所以亦可称为课堂规范文化或课堂制度文化。这种文化投射着教师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并且映射出师生关系的性质。“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内部环境,教师就应该平等地对待学生,与学生展开对话交流”。[11]教师若以成人文化看待学生和教学,则课堂规范呈示的是权威性文化,即教师中心文化,依附和规训是学生课堂行为准则。表现在教学中,则是教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这样,学生失去自己的灵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表面上教学很成功,实则是教学的失败。若教师以“我—你”的平等观点看待学生和教学,则课堂规范所呈示的是和谐、平等的民主文化,自主和平等是学生课堂行为的依据。表现在教学中,则是师生共同解读课程文化,平等对话,合力解决课堂问题,课堂教学归于成功。

在课堂教学中,课程文化是师生对话的主要内容,师生根据课程文化展开对话,在对话中实现交往互动。在交往互动中,教师希望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人生价值,学生希望通过文化知识的获得而发展成长,这些需求推动师生互动的良性循环。师生的互动需要有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这种氛围是由课堂环境提供的。而一定的教学场地中的教学必然受到这个教学场地中曾经所发生的教学故事的影响。所以,在课堂文化中,课程文化提供师生互动的凭借,师生文化是师生互动的动因,环境文化规范师生互动的尺度,课堂自身文化揭显师生互动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它们相互依托、相容相生,共同构成和谐、有机的课堂文化,共同构成师生共同生活的课堂文化场域,共同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完成。在这个文化场域中,师生的知识得以增长,心智得以发展,个性得以张扬,从而共同成长,协同发展。

三、课堂文化的价值

(一)促进学生发展,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生活、创造生活的场所,是师生共同的生活世界。课堂文化“直接观照、反映人的生活世界”。[12]在哈贝马斯看来,生活世界中的主体“不是一个仅仅具有认知功能的主体,而且还是一个包容着整个交往和活动的生活实践的主体”。[13]在课堂文化这个生活世界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生活且是自己生活的主体,更是师生实践活动的主体。他们之间是一种平等的我—你对话关系。在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师生以课程文化为介质进行主体间的交往活动,也即教师带领引导学生在充满着美感的智慧海洋中验证着前科学知识,感受、体悟、实践着科学知识,创造、生成着个人知识。在这个知识得以传递、接收、澄清和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智慧的引领下尽情发挥其主体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其探究知识的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望,感受课堂生活的无穷魅力与无限情趣,自主建构着自我的内在知识,成就智慧的发展和身心的成长。

教师引领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感知提升职业幸福感的过程。幸福感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是个人对职业角色的内在体验。教师幸福感是个体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自我生命价值时的快乐体验,是教师对自身角色的满意体验。教师在引领学生探究知识、感受生活、成就点滴发展的过程中,凭借其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其教育智慧,昭示其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及其对世界的自我观点和判断,即其生活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揭显。这种昭示和揭显既然发生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领的过程中,也是自己的世界观生活观和价值观对学生的感召和熏陶以及对学生心理的形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深切体悟其自身价值的实现,亲自感受其自我生活质量提升。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教师最高层次需要的满足,这种满足是教师生命之花的最饱满开放,满满地彰显着、提升着教师职业幸福感。

总之,在课堂文化场域中,师生共同体验生活、创造生活,这个过程揭示着学生的进步发展以及教师的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和职业幸福感的提升。课堂文化是师生生活于其中的生活世界,是师生的生活家园,这个生活世界、生活家园不仅因师生的生活创造而更加美好、更富有诗意,而且为师生的生活创造着更加和谐的生存条件,更加促进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和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二)丰富和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

学校文化指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14]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石、动力和方向。学校的发展是在已有学校文化基础上的发展,学校的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不懈动力,学校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学校发展的方向。从文化的角度说,学校发展本身就是文化事件,学校发展就是学校文化的发展,学校文化的发展表现在许多方面,但主要体现在课堂文化的创建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发展共同助推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在任何一所学校中,师生都是最主要的文化主体构成。无论是学校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还是思想精神都主要通过教师这一主体在课堂文化这一师生共同生活的场域传递给学生才得到共享和遵守,从而巩固和推动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具体而言,首先,不仅课堂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学校文化主要是通过课堂得以传播和维持。课堂文化尤其是课堂自身文化是学校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建设不仅促进学校文化的建设,也丰富和丰腴着学校文化,使学校文化更加完善,更加饱满。其次,教师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文化传播和维持的质量。因为教师是学校文化的主要载体和传递者。教师发展的途径有许多,但课堂文化却是教师发展的最重要场所。承担着教师角色的教师个体,其角色任务主要在课堂文化生活场域中进行。无论是其传递社会文化还是传播学校文化,其传输文化的场地都是课堂,在课堂文化场域中,教师不仅传递着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社会文化,而且传递着作为学校文化的本质因子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思想观念。这些文化和观念传递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配合,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技术。这种艺术和技术是教师在课堂文化的实践中逐渐生成和获得的。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得与失是教师在课堂文化中重要的反思内容和对象。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不断提高,逐渐丰富,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断走向新的水平,从而更有利于学校文化的传播、维持和发展。由此可见,课堂文化的发展通过促进教师的发展和传播、完善学校文化而丰富和促进学校文化发展。

(三)助推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需要通过学生“主体性的活动”[15]来实现。素质教育的实施有赖社会、家庭和学校。在学校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主要依赖课堂教学,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根本的途径。课堂教学实施的场域是课堂文化,所以,宽松和谐的课堂文化能够助推素质教育的实施。

和谐的课堂文化作为师生交往成长的场域,不仅有利于师生间的和谐交往,更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因为在这样的文化场中,师生能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并以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交往互动。在交往互动中,教师借助知识传递这一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对新知、未知的兴趣,引领学生展开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启发指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思考、质疑、探究、批判、创新。此外,在交往互动中,教师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形成自己的个性品质。通过这种合作探究活动,学生不仅习得观念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心理品质得以发展,其实践能力也得以提升,其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得以锻炼。因为在互动中思维、思维中探究、在探究中质疑、在质疑中批判、在批判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这一系列合作探究活动最终促成学生的身心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由此可见,和谐课堂文化是助推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

[1][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2]杜德栎.课堂文化密码面面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22-24.

[3]潘光文.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D].重庆:西南大学,2009.

[4]刘耀明.课堂文化的诠释与重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56-59.

[5]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7,118.

[6]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4):4-5.

[7]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88.

[8]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81.

[9]刘庆昌.教学文化:内涵和构成[J].教育研究,2008(4):48-50.

[10]郭成.试论课堂教学环境及其设计的策略[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5-80.

[11]李森,王牧华,张家军.课堂生态论:和谐与创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17.

[12]张广君,张建鲲,徐文彬.教学生活:建构有灵魂的科学世界[J].高等教育研究,2006(5):68-72.

[13]哈贝马斯,卢曼.社会理论还是社会技术论[M].法兰克福,1979:117.

[14]顾明远.教育大词典(下)[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692.

[15]陈佑清.论学生素质发展的机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3):30-34.

On Connotation,Subdivisions and Value of Classroom Culture

LIU Gui-ying,LI Sen
(Faculty of Education,South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Classroom culture refers to the composite culture consisting of class norms,values,thinking mode,aesthetic idea and way of act which are formed in teaching process and followed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nsciously.The class cul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curriculum culture,teacher and student culture and environmental culture.All the three parts depend on each other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to form the organic composite class culture.As a kind of subculture,class culture is chracterized by specificity,integrativity and implicitness.Its has the value of improving students’development and teachers’happiness,enriching and enhancing school culture and helping to implement quality education.

Culture;Classroom culture;Classroom teaching

G42

A

1674-2087(2012)03-0029-05

2012-07-10

刘桂影,女,安徽阜阳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学论研究;李森,男,四川宣汉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责任编辑 张淑霞]

猜你喜欢

师生学校课堂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学校推介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麻辣师生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