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FDI)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2012-01-01汪海滨
经济师 2012年5期
摘 要:文章运用1999至2010年安徽省不同来源FDI的数据,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为最大限度利用FDI,提高FDI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FDI) 自主创新能力 影响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206-03
自主创新能力是指将创新资源(主要指知识等)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开拓新市场、新品牌的能力。它是一国经济发展的灵魂,唯有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一个国家才能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对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具有基础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对外靠的是以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以及一系列外商投资优惠政策来吸引大批外商进行直接投资。这种“依赖引进”战略,在经过30多年的较快发展之后,面对国际竞争压力加大,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在此情况下,只能在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独立自主的研究与开发体系,培育和掌握核心技术,逐渐进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上游并获得更高的附加值,从而实现内涵经济增长和跨越式发展。因此,本文将以安徽省为背景,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政策提供参考。
一、FDI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一)FDI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区域技术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 它不仅包括完全依靠自己的独立创新,也包括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与他人的合作创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FDI所具有的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效应,被认为是FDI促进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外资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是通过引进技术加以消化吸收从而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具体来讲,FDI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是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来实现的。
就安徽省而言,“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