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是最稚嫩的呼唤

2012-01-01邹南俊

记者观察 2012年5期

  安徽城,怀孕6个月的高龄孕妇董银娟被诊断出严重肺炎。治疗肺炎需要使用抗生素,而抗生素在能够消灭病毒的同时也会影响胎儿的健康,董银娟没有丝毫犹豫便选择放弃治疗自身疾病来保住胎儿。一个月后,孩子早产降生,她也变成了昏迷失忆的“植物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随着儿子咿呀学语,这位治疗了一年都没见好转的重症病人竟然在儿子一声声稚嫩的呼唤中醒了过来。
  准妈妈舍命生子
  今年31岁的董银娟是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向阳镇人。2006年春节期间,原本在深圳打工的董银娟经人介绍与同乡王江恋爱,次年他们携手走入婚姻殿堂。
  结婚后,王江很疼爱妻子,董银娟没有再外出打工。两人商量,先在宣城老家生个孩子,以让生活稳定充实起来。
  结婚半年后,董银娟怀孕了。董银娟的公公婆婆得知后欣喜万分——王江是家中独子,二老都盼着能早一天抱上孙子。
  然而,2008年5月的一天,已经怀有两个多月身孕的董银娟做家务时不慎摔倒流产了。
  此后的两年里,董银娟一直没能怀上孩子。听到的闲言碎语越来越多,董银娟自己也害怕起来:难道上次流产落下了病根,自己这辈子都不能当妈妈了吗?
  2010年7月初,董银娟再次跑到医院去做孕检。“恭喜你,你怀孕了!”董银娟起初不敢相信,再做了一遍检查才终于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接下来的日子里,随着能够感知到的胎动,董银娟开始为当妈妈做准备。
  2011年春节前夕,就在董银娟怀孕6个月的时候,她突然发起了低烧,而且咳嗽不止。家人将她送往医院检查,董银娟被诊断为严重肺炎。医生很为难地告诉她:必须立即大量使用抗生素来控制病情,否则会危及性命;可如果大量使用抗生素,很可能会影响她腹中胎儿的身体和智力发育。医生建议拿掉胎儿。
  回家后,面对着大人与孩子只能二选一的残酷现实,亲人们立即召开了家庭会议,大家一致同意先治疗董银娟的病并打掉胎儿。
  然而,董银娟自己却坚决地投了反对票:“不能打,我好不容易怀上宝宝,一定要把他生下来……”不管亲人们怎么劝说,董银娟依然不为所动。肚子里的宝宝已经6个月了,从偶尔的胎动中她能明显感觉到这个小生命的顽强。她决定,哪怕搭上性命也要将孩子生下来。
  王江不得已,只好带她去中医院咨询其他对胎儿没有影响的治疗方案。
  儿子刚出生母亲便“沉睡”
  就这样,董银娟只能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及每天喝大量的白开水来抵御病魔的侵袭,与病对症的抗生素丝毫不沾。
  董银娟的病越来越严重,但她每天做的却全是关于孩子的事——她变着法子,用有限的知识给肚子里的宝宝做胎教;提前给宝宝准备各种精美的衣物;甚至还翻破了字典,就为了给宝宝取个好听的名字……
  随着病情的加重,她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家人多次劝说董银娟放弃孩子,治病要紧。董银娟依然固执地说,就算用生命去换,也要把这个孩子生下来。
  2011年1月27日,董银娟突然感到肚子剧烈疼痛,她很快被丈夫送到了镇上卫生所。
  鉴于董银娟的特殊情况,医生建议王江赶紧将她送到大医院待产。
  当天,王江将妻子送进宣城市人民医院。第二天凌晨,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婴。
  王江和家人还来不及多看孩子一眼,孩子就因为早产呼吸微弱被送到保温箱里观察了。更让全家人担心的是,完成使命的董银娟在生产当天就出现了呼吸困难、口唇及指甲发黑等危险反应。医生告诉王江,其妻病情严重,需要再次转院治疗。
  两天后,王江带着从亲朋好友处借来的两万元治疗费将妻子转到了南京市鼓楼医院继续治疗。董银娟被诊断为支气管扩张伴感染、肺源性心脏病及Ⅱ型呼吸衰竭。看着妻子苍白消瘦的脸和微微睁开的双眼,王江的心里很不好受。可让王江没有料到的是,妻子在问完宝宝的情况后,竟然昏迷了过去。
  经过抢救,董银娟醒了过来:王江迎过去握住妻子的手,欣慰地说:“老婆,你醒啦?”董银娟却一脸茫然地望着王江问:“你是谁?”
  董银娟昏迷苏醒之后,竟然失忆了。此后的10多天里,董银娟多次出现昏迷状况,偶尔被亲人唤醒,也处于失去记忆的状态。到后来,董银娟连这种短暂的醒来也成为一种奢侈。所幸原本危情连连的宝宝在经过20天的生死考验之后已经转危为安脱离保温箱了。
  之后,王江向亲友们借了近20万元,带着妻子去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寻找知名医院治疗。但董银娟的病情并没有好转。
  1岁儿子唤醒植物人妈妈
  “老婆,我们就给儿子取名王银吧,他的身体里流着我的血,更承载着你馈赠的坚强生命……”转眼儿子已经出生3个月了,可王江一直在为妻子的治疗而奔波,别说给孩子取名字,就连好好抱抱他的机会都没有。见妻子的病情短时间不会有什么改善,他将儿子接到身边一起照顾,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王江平时总抱着儿子到董银娟面前,让儿子看看妈妈,也希望妻子能感受到儿子的存在。他希望通过这种“交流”唤醒妻子。折腾了一个多月,董银娟始终无动于衷,但王江仍坚持每天都把儿子抱到妻子的病床前,给儿子讲妈妈以前的故事,告诉他妈妈有多么爱他。
  王银虽然是早产儿,但才出生4个月的他竟然会发出咯咯的笑声,哭声也格外洪亮。每当儿子哭闹不止时,王江便会将他抱到董银娟身边,儿子仿佛和妈妈有心灵感应,会情不自禁地用小手去触碰妈妈的脸蛋,然后发出咯咯的笑声。此时是王江最幸福的时刻,可他不知道妻子是否能感知到这一切。
  转眼,王银开始咿呀学语了,王江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教儿子说“妈妈”两个字。那段时间,王银几乎每天都要在妈妈的病床上度过一段特殊时光。不谙世事的他总是欢快地在病床上爬来爬去,有时用小嘴亲一下妈妈,有时把软乎乎的小手搭在妈妈的脸上,用稚嫩的声音叫着:“妈妈,妈妈……”这频繁的一幕幕每次都带给王江新的感受,也常常让他感动得落泪。
  2012年春节,迫于经济原因,董银娟被接回家疗养。大年三十那天晚上,一家人吃完年夜饭后,王江按惯例把儿子抱到了妻子床边。
  “过年了,找妈妈拿压岁钱!”王江一边逗儿子,一边将儿子向妻子的脸颊靠去,就在彼此触碰的瞬间,王江发现妻子的左眼竟然眨了一下。王江欣喜若狂,跑到客厅将惊喜告诉了家人。可当大家都跑到董银娟床前时,董银娟却没有任何反应。尽管家人很灰心,王江却坚信,儿子总有一天能唤醒沉睡的妻子。
  2月16日上午,王江像往常一样将儿子带到妻子床前,让他和妈妈“交流”。“妈妈,妈妈!”随着王银几声叫喊,王江发现,妻子的眼角湿润了。
  “她恢复意识了,醒过来了……”王江一边往屋外跑,一边让父母前来确认。这次,董银娟没再让大家失望,不但恢复了记忆,还一把抱紧儿子,并喊着围在身边的每一个亲人。
  母爱的奇迹很快传遍宣城的街头巷尾。董银娟曾经的主治医生听闻喜讯后,除了惊喜便是震惊——从医学角度讲,董银娟的奇迹“复活”与这份无可替代的母子亲情有着紧密联系。
  如今,董银娟恢复良好,不但能够自理,还分担起了照顾儿子的责任。是爱,让这个家庭重回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