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特色体系打造创业、就业新高地
2012-01-01
职业 2012年1期
山东省国民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三,高速增长的经济使齐鲁大地逐渐成为就业的热点地区之一。山东省在创业就业方面有哪些优惠政策和创新举措?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山东省劳动就业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毕京福。
梯次化创业工作格局、普惠化创业政策格局
《职业》:山东省目前总体的创业政策是怎样的?
毕京福:创建创业型城市,是山东省开拓就业工作新局面的总抓手。在此思路指导下,山东省出台了多项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新举措。
构建“梯次化”创业工作格局。山东省以5个国家级创建城市为龙头,27个省级创建城市为两翼,辐射全省上千个创业型乡镇(街道)、社区。
完善“普惠化”创业政策体系。山东省对自主创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等,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免缴相关税款,并给予创业成功者1000~5000元的一次性补贴;对每位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推荐一个创业项目、协助落实一处经营场地、帮助办理一笔小额担保贷款。
创业培训进校园
《职业》:在鼓励大学生创业方面,山东省有什么扶持措施?
毕京福:山东省积极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开展“创业培训进校园”活动。青岛、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滨州等市将创业培训工作向高校延伸,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服务;加强创业培训师资的管理,配备创业培训讲师242人,其中国家级创业培训师4人;山东省要求每个设区的市至少建立1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1个大学生创业园;烟台、威海等市对入驻基地创业的扶持对象,给予房租补贴。
品牌化、订单化就业培训
《职业》:山东省在就业培训方面有哪些亮点?
毕京福:一方面我们注重培训品牌建设。各市着力打造特色培训品牌,如泰安市的“宁阳十字绣”,日照的“炒茶”,聊城的“莘县厨师”、“高唐九九爱婴”等。
另一方面,我们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专业。各市结合全省家庭服务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设置了服务、医陪、月嫂、病人护理等培训专业,并在培训群体、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等方面进行了细分。济宁市针对高校毕业生开展“1+1”就业技能培训,烟台市针对职业需求增加了计算机软件操作技能的培训。
我们还采取订单式、定向式就业培训模式。威海市结合“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和“山东半岛蓝色产业经济区”建设需求,将富余劳动力、订单式培训和企业用工需求结合起来,同时满足了劳动者培训、就业的需求和企业的用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