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忻城县“长治”花红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经验和成效

2012-01-01罗春香

科技资讯 2012年1期

  广西忻城县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边远石山区,境内碳酸岩层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95%左右,其中以中、上石碳统及上二迭统的石灰岩、白云质灰岩最为广泛,境内地势为东南部较高,西部较低。中部多为丘陵土岭。江河流经地带较平坦,形成河谷小平原。境内石山峰林遍布。气候背景:忻城县位于广西中部,红水河下游。属南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山溪性河流众多,形成相对独立的小流域,年降雨量大而集中,加上人类活动影响,全县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根据2006年遥感调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469.0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8.5%,其中轻度流失237.26km2,中度流失169.2km2,强度流失30km2,剧烈流失14.1km2。全县土壤流失总量63354.8万吨,平均侵蚀模数500t/(km2·a)。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枯竭等,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强化治理水土流失已迫在眉睫。自水土保持法实施以来,共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7.83km2(统计到2010年止),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31.27%(1991年统计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016.4km2)。这些项目的实施,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现以花红小流域建设为例,对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和做法作进一步分析和总结。
  1 小流域概况
  忻城县花红小流域位于忻城县果遂乡,距离忻城县县城58公里,地处东经108°24′~109°07′,北纬24°23′,该流域境内具有良好的交通优势。花红小流域境内属于喀斯特地貌,岩溶发育地区,属浅切割低山丘陵,沟槽两侧露出硅质岩和含硅质石灰岩,岩层节理发育,很破碎。地面最低海拔高100m,最高400m,山与山之间形成洼地,片浊与沟蚀十分明显,石山岩石均顶部凸出,半山以下均为沙地、丘陵地环抱而成,整个地形向东南倾斜,每次暴雨均汇流流向红水河。小流域内有两条终端交汇的大沟槽,沟槽两侧又由数十条大小不等的小沟向山岭上延伸。由于沟长坡陡,沟底比降又大,加上含沙量大。每次山洪瀑发,沟两侧都被冲刷并淘空。该流域总面积为1.736km2,水土流失面积达1.477km2,占流域面积的85.1%。流域内有2条终端交汇的大沙槽,一条位于花红屯的左侧,名称古万沙槽g/SPqlygi5tOXdHLlBUZDg==,主槽全长5130m,最大宽度250m,槽底平均比降为2%;另一条位于花红屯的右侧,它又由三条较大的沙槽汇流而成,名称花红沙槽,主槽全长4610m,最大宽度180m,槽底平均比降为2.5%。小流域内涉及8个自然屯586户2932人,其中农业人口2803人,农业劳动力1121人,人口密度169人/km2。耕地81600亩,自1992年以来,该流域已经开始综合治理建设,由于多方面原因至今未能彻底治理,该流域引起了水利部的高度重视。
  2 工程建设规模
  花红小流域2004年度曾得到国债资金项目,2008年又被列为第四季度新增投资水土保持项目,并分期投资,目前已下达两期投资,第一期工程于2009年7月20日开工建设,到2010年10月9日止,一、二期投资计划全部完成,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7km2,其中:拦沙坝6座,谷坊10座,4处通道口,路面平整2111米。投入建设资金293万元。
  3 小流域水土流失原因
  从1991年开始,花红小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就开始引起了各部门的关注,但是每年的汛期间,因沟道汇水面大而易引起山洪,加剧了水土流失,所建成的拦沙坝在建成后的第二年就蓄满泥沙,上游形成的坝台地已种植甘蔗、玉米等作物,而下游在山洪爆发时却把已改造恢复耕种的农田将再次遭到重新沙化随流,这些泥沙从上游漫过坝顶直冲下游所形成。2005年至2008年,我们通过规划综合治理争取国债专项资金继续投入到该工程,现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累计总投资538万元。总结近年来,我县花红小流域频频遭受水土流失灾害,除了近年处于暴雨多发期的客观因素外,人为因素也不容忽视。主要有以下原因。
  (1)降雨强度高。高强度的持续降雨是小流域水土流失产生的客观原因,也是主要原因。小流域内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424.1mm,5~8月的降雨量占总量的65.5%。由于降雨分布不匀,夏季降雨集中,且强度大,冲刷力强,在荒坡地、沙槽壁上,随着降雨径流的产生和增大,坡面土壤易遭侵蚀,逐渐由面蚀转为沟蚀并不断发育。
  (2)建设不合理。原建设的拦沙坝距离太远且没有统一综合规划。加上库容量有限,对拦沙容量的要求远远不能满足,沙害仍在继续漫延,由于没有彻底切断沙源,每年汛期,在两沙槽内因沟道汇水面大,在水力和重力蚀作用下,沟道两侧的底部极易被掏空,进而产生大大小小的崩塌、滑坡等。洪水夹带的砂石便加剧了对下游的冲击和淹没。受资金因素制约,这些防护工程建设标准低,无法抵御大洪水,造成年年治理年年流失。
  (3)砍滥不科学。近几年来,当地群众放火烧山后就全垦整地、顺坡耕种,而山坡地成为荒山后,土质疏松,地块内的幼苗起不到覆盖作用,因而一旦降雨径流发生,水土流失立即发生。
  4 主要做法
  4.1把整个小流域进行综合规划,合理布置各项措施
  2005年国家再以专项经费治理该流域,但由于所建设的拦沙坝都蓄泥沙,不再发挥作用,加上一直都只进行局部治理,没得到彻底治理,所以效果甚微。2008年,技术人员在经过实地踏勘后,了解本流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状况和土地利用现状,对整个小流域进行综合规划,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针,形成了完整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
  4.2以工程措施为主,合理布设谷坊,拦沙坝
  该流域内有两条终端交汇的大沟槽,沟槽两侧又由十条大小不等的小沟向山岭延伸。沟长坡陡,沟底比降大,每当山洪爆发,沟边不断被冲刷淘空,随着洪水的反复冲刷,下游泥沙淤积面积不断扩大。为减少泥沙进一步恶化下游,保护下游农田,在沟道上游沟谷切割深、口小肚大,地质状况良好的地方,按10年一遇防御标准布设梯级谷坊和拦沙坝,有效地抬高沟床,提高侵蚀基准面,防止沟头前进,沟底下切,沟岸扩张,减缓沟床纵坡、稳定沟坡,调节洪峰流量。新建设谷坊10座,拦沙坝6座,产生保土效益4.93万T。
  4.3以植物措施进行结合,合理选择树种
  花红小流域属于荒山荒坡较多的流域,根据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花红小流域紧靠自然恢复植被远远不够,因此必须结合人工造林来减少水土流失,树种选择耐旱、耐贫瘠、耐寒、抗风、抗冲刷、根系发达、能固结土壤、落叶量少的树种;苗木选择一级苗木。根据当地群众的意愿,大多群众都乐意种植马占相思、荷木等,当这些苗木成林后既能有效拦截雨水,调节地表径流,固结土壤,改良土壤性状,降低风速,保护和改善小流域生态环境,又能发展当地经济,增加农民增收。
  5 主要经验
  5.1领导重视
  自从花红小流域治理项目被关注以后,县水利部门、国土部门、发改部门还有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国时都曾不同规模地治理。县水利部门一直以来也都对该小流域进行综合规划和建设工作。多年来,不管领导班子如何变动,都坚持换届不换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了决策上和工作上的连续性。
  5.2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局工程措施,把好质量关
  在工程规划过程中,县水利局选派水保技术人员亲自到工程点进行踏勘、测量,并根据地形需要该谷坊则设谷坊,该设拦沙坝则规划拦沙坝,宜林则林等方案,同时定好位置。在工程的建设中,我们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工程技术要求,对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坚决责令施工方返工。由县水利局派施工代表驻守工程地把好技术关、质量关,同时按时向上一级汇报工作进度,县水利局领导也经常到工程点实行检查情况,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5.3施工队选择了专业的施工队伍
  在这次工程实施之前,当地群众也曾投工投劳治理过,因为技术经验不足,一场暴雨袭击又被冲跨。本次由于得到国家资金的支持,在治理该小流域中,我们将全部承包给专业队进行机械化施工,不但效率高而且1caf939078d67e9af72692cef3819e0fb9cbac340297d149eeb9262edc9ee18d效果好。
  5.4争取资金,继续加大投资
  花红小流域从开始治理到今天已有20来年了,也可以称为“长治”工程了,由于该流域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也曾得到水利部的关注,小资金治理根本达不到治理目标,因此,需要不断地争取资金,加大投资力度,彻底治理该小流域。
  5.5制定科学管理机制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规范项目建设管理要求,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资金报帐制、项目质量监督责任制等制度,建立建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做到各负其责,各尽其职。
  5.6加强工程后期管护和监督检查
  在治理过程中,全面落实管护人员和其责任、管护人员的酬劳,并对工程经常检查,切实做好后期工作。
  5.7加大宣传力度
  为加强全民水保意识,营造良好的水保生态建设,需要激发全民都参与项目建设的热情,花红小流域始终把宣传工作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通过下乡宣传、拉横幅、发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水土保持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
  6 该小流域的治理为当地村民减灾发挥了巨大作用
  2011年6月15日,花红小流域首遇百年一遇洪水。强大的降雨过程引起花红小流域内山洪暴涨,致使多年来在两条沙槽中建成的水土保持设施遭受严重毁坏,小流域下游为村庄,虽然这些水保措施遭受严重毁坏,但保护了下游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011年大灾后,当地群众发自肺腑地感叹:如果没有2008年这次新增投资水土保持项目,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由衷地感谢水土保持项目为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减灾发挥了巨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