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铁路运输企业如何加强资金管理
2011-12-31李宛璘
李宛璘
摘要: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它的流动和运动,反应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管好用活流动资金,规范资金管理,加速流动资金周转,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对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管理的现状描述,针对当前铁路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对策。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管理1.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企业要在这个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有效的经营管理不可或缺,而资金管理则是其中的核心。由于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与其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是交织在一起的,而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具有不稳定性,这就导致企业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不平衡,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可以更有效地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能够提升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保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莱瑞.吉特曼和查尔斯.马克斯维尔两位美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对美国1000家大型企业财务经理的调查表明, 财务经理在营运资金管理上所花费的时间几乎占了三分之一,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必须要下大力气努力改善企业的资金管理。近年来,物价普遍上涨, 导致了企业成本的上升, 资金的紧缺, 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如何合理地筹措和使用资金,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已成为当务之急。
2.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加之管理不善,加剧资金紧张状况。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角度考虑, 适度投入长期资产是为了将来的发展, 增强企业的后劲,但许多运输企业在安排投资项目时,缺乏严格投资可行性研究,盲目上马新项目,随意挤占流动资金,过多的长期资产投入, 因其流动性差, 不仅要承担较多的经营风险, 也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2.2盲目采购物资, 占用大量资金。企业在资金使用上若不重视预算管理, 盲目采购与采购管理不善, 会使库存物资成倍增长且价格偏高,由于资金积压与资金不足现象并存, 最终使得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
2.3库存材料积压,资金周转缓慢。我国铁路物资储备一直实行材料厂、站段设库,尤其是运输部门,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对材料储备存在多多益善的思想,造成库存超储严重,浪费大量的资金。
2.4资产管理不善,造成资产流失,消耗运营资金。一是应收款项的清收机制不完善,造成前账不清,后账又欠,越清越多,越清越难,导致资金占用有增无减,周转缓慢,甚至无法收回造成损失。二是资产闲置浪费数额大,表现在未使用、不需用、封存资产数额大,如按现行银行贷款利率计算,占用的年资金成本数额巨大。
3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
3.1缺乏资金管理意识。虽然大多数领导、管理者对资金的重要性都有广泛的认同,但是都缺少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和现金流量观, 未真正树立以现金流量管理为中心的思想,缺乏对现金流量的认识, 很少对现金流量进行预测, 这样势必会增加资金管理的盲目性, 不利于资产结构的优化和流动资金的增加。
3.2缺乏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和财务分析方法,在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上缺少科学性,有时导致项目资金链条断裂不能如期完成,甚至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有时由于过多的持有资金,造成资金沉淀,增加机会成本,是资源的浪费。
3.3企业内部管理差,资金管理松弛,造成生产经营中资金的损失、浪费和无效使用。资金严重紧缺和资金的无效占用并存是许多运输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运输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注重管理,致使生产消耗过高、普遍设备闲置,造成资金的浪费,还有许多企业在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上缺乏科学的预测和决策,资金能否充分利用、占用在各种形态上的资金如何管理等问题上,缺乏一套科学而完善的措施和制度,许多环节凭经验、凭感觉来进行管理和决策,致使许多资金使用中大量出现高投入、低产出、投资分散、规模效益差等现象,造成资金的无效使用和大量浪费。加之从资金的投入到资金的回收,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造成个环节各自为政,相互衔接差。
3.4监控不力,缺乏事前、事中的严格监督和事后控制,企业资
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体外循环严重,事前控制乏力,事中监督落后,
事后控制审计走过场,缺乏可行的考核机制。
4铁路运输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对策措施
4.1树立现代理财理念,增强企业资金管理意识。
4.1.1树立资金统一管理的观念,强化资金调度,发挥资金中心的职能作用,集中和吸收各种闲散资金,把小钱变大钱,积蓄资金存量。启动各种沉淀资金,通过融通手段,充分发挥资金效能。内部运输企业之间经济来往通过结算中心结转,减少资金在途时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低资金成本。
4.1.2树立资金流量的观念。在财务管理的工作中,为管理人员提供资金流量的信息,除年终提供的现金流量表之外,在日常工作中可根据不同情况,编制现金流量计划,以及短期现金流量预测报告和长期现金流量报告。要加强资金流量的控制和分析,严格控制资金流入和流出。
4.1.3提高企业资金管理的风险意识。一些单位领导的风险意识淡薄,盲目投资,随意性大,导致一些投资项目回报率低,甚至造成投资损失。因此必须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充分估计各个项目风险,谨慎投入资金。按规定程序办理业务,对资金使用和安全情况进行追踪检查,加强风险预警和控制。
4.1.4树立“大资金”管理理念。有些单位对资金管理认识有偏差,仅仅停留在货币资金的管理上,而忽视了实物资产的管理。实物资产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资金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必须纳入资金的管理范畴,统筹规划和考虑,防止资产损失浪费。
4.2建立现代企业资金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4.2.1重视现金流量预测。现金流量预测要能瞻前顾后。瞻前就是对上一年度的现金流量要从经营、投资、筹资活动三方面认真分析;顾后就是根据企业发展需要以及社会环境变化预测现金增减量,按季节或市场周期变化及时调整,保持现金快速周转,减少存量现金占用,提高现金周转速度。为了实现对现金最低余额的有效控制,必须加强对现金取得、付出的数量和速度的控制,在资金持有上做到数量的适合性,资金在满足偿还到期债务需要的基础上,应采用一系列指标计划留存资金比例。4.2.2加强资金集中管理,统一调度使用资金,减少资金沉淀,节约资金成本。要进一步明确铁道部、铁路局、站段的资金管理权限,对铁路局层面控制的资金要通过适度的集权达到“聚而不死、分而不散、高效有序、动态平衡”的目的,充分发挥结算所监控、服务与调剂资金余缺的功能,合理调剂使用资金。路局与站段之间,要研究财务的集中管理与生产的分散作业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的体现资金集中使用的效果,保证安全运输生产对资金的需求。
4.2.3必须加强资金预算管理。通过资金的预算编制、执行、监控、调整和评价、考核等,实现对经营活动的有效控制,建立源头防范机制。要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特别是要发挥资金预算的龙头作用,把企业筹资、投资和经营活动中的各种现金流入、流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对一切资金收支和借贷行为坚持“现预算、后实施”的原则,有效降低风险的发生。通过编制详细的现金预算,可以按期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提供何时会发生现金短缺或剩余的信息,从而可以及时地安排筹措短期资金和短期投资,现金预算的编制过程实质上是采取新的政策、措施,实现现金流量平衡的过程。
4.2.4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要加强应收、预付款的清理工作。建立应收款项业务跟踪制度,杜绝“新人不理旧账”现象,做好接续工作,落实责任,确保清欠工作的延续性和完整性;建立不良债权预警机制,避免边清边欠、前清后欠的情况,必要时应通过法律程序进行追索。(2)要加强存货资产管理。运输企业应积极开展清仓查库, 合理储备物资, 广泛开展修旧利废活动, 积极处理超储积压物资, 优化库存结构, 减少资金占用。(3)建立集中统一的采购管理运行体制, 实行限价采购、招标采购制度。对于一些用量相对大的物资实行招标采购,通过对供应厂商的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比较, 选择质优、价廉、售后服务好的供应厂商, 结成长期的供需合作关系,降低物资采购成本。(4)物资供应、采购部门应根据生产部门提报的物资需求计划制定采购计划, 科学地调整库存结构, 努力做到既要保证生产的正常需要,又不能盲目采购, 造成材料大量积压。
4.3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财务的监督与控制
一是通过建章立制,使财务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通过严格执行财经法纪和企业财务制度规定,使企业管理人员对资金运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实施控制;三是通过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控制,发现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促使企业逐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加强和改善企业财务资金管理是实现管理创新,推动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真正建立和完善财务资金管理的运行机制、集中管理、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才能促使货币资金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本运营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