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对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

2011-12-31徐顺华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建筑工程

徐顺华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就必须提高工程质量管理要求,严把质量关,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以达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目的。工程监理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工程质量的优劣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本人多年从事施工阶段工程监理的工作经验,就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的管理措施作以下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质量是建筑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的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基建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建筑施工队伍和建材生产企业也随之大量发展。但由于对工程施工质量未能进行有效地管理,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危害,也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监理单位作为建筑工程实施主体的一个重要管理部门,在工程施工中应做好管理工作。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加强和采取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这对统筹工程施工全过程、推动监理企业、施工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优化建筑施工管理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基本要求

(一)质量控制的原则

(1)以质量预控为重要手段,对工程施工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把控;

(2)以督促承包单位规范化施工为主,健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3)审核承包单位、供应商的承包资格、确保施工队伍主体资格合法性;杜绝不合格施工单位承接工程施工及材料、设备供应任务;

(4)确保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在工程上使用;

(5)确保不对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的工序进行签认,并指令承包单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二)质量控制的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监理大纲、监理规划、监理细则及各专项实施方案等;

(2)设计图纸、说明和文件等;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4)有关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程及标准;

(5)有关原材料、半成品和产品的技术标准;

(6)有关试验方法的技术标准;

(7)有关材料验收、包装、标志的技术标准;

(8)新材料应有权威机构的技术检验鉴定证书;

(9)有关建筑安装作业的操作规程等。

(三)质量控制的方法

(1)审核:

按监理规范的要求进行规范化监理工作,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监理工程师要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和报表,在未得到(总)监理工程师的批准,承包单位不得施工;

(2)量测和试验:

监理工程师应采用必要的量测和试验手段,验证材料、构配件、设备的质量及施工工序质量。

(3)现场检查监督:

监理工程师应利用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等手段对进场材料、构配件、设备和施工过程的质量状况进行检查,并跟踪检查质量问题纠正过程;对质量控制点的施工全过程和关键节点进行现场旁站监督。

(4)分析和报告:

监理工程师应收集、整理各种有关的质量记录,采用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纠偏措施,并定期和不定期的向建设单位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四)质量控制的手段

(1)下达监理指令的权利:

下达各种质量管理的监理联系单或监理通知单等文件,要求承包单位执行。

(2)拒绝签证的权利:

拒绝签认施工单位申报的不合格材料、构配件、设备及施工工序,施工单位已经实施的不合格材料、构配件、设备及工序,拒绝签认;对拒签的不合格工序,且要求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行使拒绝支付权:

对未验收和验收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及工程量,监理工程师应拒绝批签材料款和工程款,并配合总监理工程师对不合格行为采取纠正措施。

(4)建议撤换不合格管理人员的权利:

发现施工单位的人员工作不称职,质量管理严重失控时,总监理工程师有权向建设单位提出撤换不称职人员的建议。

(5)下令整改和停工的权利:

当施工中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总监理工程师有权下发停工令,并要求承包单位进行整改、返工。

(五)质量管理控制的内容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保证施工作业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管理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要求,列出质量管理控制点明细表,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在此基础上实施质量预控。

(1)施工前质量管理(事前控制):

监理单位各专业人员应掌握和熟悉质量管理的技术依据,严格考查施工企业的技术能力,对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构件的质量(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等外加工材料) 进行审核验收。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系统、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活动,完善其质量检验和计量技术及手段;总监理工程师可应建设单位要求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及相关单位进行图纸会审,熟悉和了解本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施工难点;要求施工单位开工之前必须向现场施工人员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技术交底;对承包单位提出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开工报告等进行审查。

(2)施工过程中管理(事中控制):

监理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管理体系,及时提交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管理图表;及时审核设计变更及修改的图纸,对施工作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下发监理通知单要求纠正;加强工序交接检验和隐蔽工程验收,建立质量信息反馈体系。

(3)施工后的质量管理(事后控制):

监理单位应严格审核施工单位申报的竣工资料,包括施工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技术性文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检查分部、分项工程、单位工程和整个工程的竣工验收资料,待符合要求后方可提请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要求施工单位完善质量保修制度,并提醒其做好保修服务。

二、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一)人的因素:

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保修服务人员的质量观念。领导者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操作人员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就会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服务人员具备较强的质量观念,就会做好技术和保修服务。因此,保证施工质量首先要考虑到人的因素,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工程实践中。由于个别领导的决策或个别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所引起的质量问题是屡见不鲜的。总监理工程师在工程监理过程中,应加强人员意识,增强自身亲和力,考察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的指挥决断能力,同时应和各类人员做好交流沟通,引导施工各级人员在监理指导下施工。

(二)材料因素: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由于建筑施工所需的材料种类多、用量大,采取全面检查是难以实现的,但采取抽检的方法,往往又会产生遗漏。另外,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比例较大,正因为这样,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为谋取更多利益,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或因采购人员素质低下,对其原材料的质量不进行有效控制,放任自流,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还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无法杜绝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工程施工中,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所以监理人员在材料质量控制上要一丝不苟,严格按国家要求进行批次检验,同时对进常已复检的材料做好明显标识,确保复检的材料堆放心里有数,未复检的材料绝不漏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卡好材料第一关,为建筑优质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住建部:建设单位是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 应依法对工程质量担全责
广西:2018年致力提升住宅工程质量满意度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