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园林绿地微地形处理方法的探讨

2011-12-31范继英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路堤绿地园林

范继英

摘要:本文从原则出发,阐述园林绿地微地形的处理需科学造景,结合自然并融入自然。进而从居民区绿地和公共绿地两方面分析微地形应用处理的技巧。仅供参考。

关键词:绿地微地形处理方法

前言

园林绿地微地形是园林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处理方法主要是针对某个园林绿地范围内的植物种植情况而定。在园林规划的设计阶段,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了诸多客观问题,从而影响了整体的设计效果,其中微地形已然成为关键。为此,对园林绿地微地形的处理也成为研究方向。

一、处理园林绿地微地形的原则

1、科学造景。对微地形的处理并非规模越大越能彰显其绿色美感,

而是要严格按照地形的高低、大小、比例、尺度、外观形态等情况设计地

表特点,这样才能让园林景观显得更加合适。对大场景的处理应结合宽阔

平坦的绿地、大型草坪或疏林草地来,以此保证园林绿地建设的作用,能

在水平和垂直两维空间创造不同的感觉。对微地形实施有效的处理,能够

构建不同的层次和空间,以精、巧带来别具一格的景观精华。

2、结合自然。地形景观处理应该和景园建筑景保持相应的协调想,

这样才能彻底摆脱建筑与环境的束缚,让绿地与附近的建筑、地形相互结

合起来,带来不一样的绿色美感。

3、融入自然。大自然是最好的景观,按照自然景观的特色来设计也是

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们需根据景点的自然地形、地势地貌,关注乡土风貌

和地表特点,将绿地微地形的处理和自然景观相互融合为一体。

二、微地形应用处理的技巧

1、居住区绿化的微地形处理

考虑到居住区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多,很多周围的建筑物都会把绿地面

积遮挡起来,对这种区域的绿化处理则要采取更加针对性的方案。特使是

对地面建筑设施造成绿地略显狭小的现状,对绿源实施微地形处理则能更

好的维护居住环境。居住区绿化的微地形处理包括:

(1)楼宇:因楼宇之间的空间是有限的,我们可以结合一定的微地

形处理构成小土包,以此形成自然界的山峰;或者创造出主峰与副峰遥相

呼应,两峰之间的低矮地段相结合创造出山谷。把自然搬进家门则可在居

家生活中享受着大自然带来了美好乐趣,让人们的居住生活更加绿色美

好,这些都是微地形处理创造出来的效果。

(2)中庭:中庭、天井多数是建筑物视线相对集中的区域,对这类

小空间的处理设计能够让小地方在视觉上看起来更显空旷。为了让景观丰

富而又不至于看起来狭小,需根据各类形式的景观设计进行微地形处理。

根据建筑户型对中庭、天井开挖规则式或自然式水池,同时配备适当面积

的喷泉、跌水、地泉、小溪流、水石等水体景观,以此让人们更加感受到

自然带来的美好生活。若能进一步对地面进行处理创造自然起伏以及生态

植物,就更能显现出生态之绿色。

(3)园路:园路的微地形处理能创造出高低起伏之感,以及形成步

道台阶以缓冲平坦路面来协调节游人的步伐节奏,对人体的疲劳之感有很

好的缓解作用。园路两侧的地势呈起伏状不仅达到了排水的需要,还能引

导道路更加具有流动性和方向性。选择各种类型的材料对路面点化处理,

如用卵石或用卵石拼成不同图案铺地,能在色彩、造型上实现园林景观的

美化处理,对于居住用户的身心健康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4)楼梯:楼梯下部空间通常都是很小的,有时也会造成卫生死角

因而又称为被遗忘的角落,通过有效的微地形处理能够彻底改变这一视觉

效果,让整个区域景观看起来更有视觉效果。经设计师可利用日本枯山水

园林的手法,在楼梯下用石英砂、鹅卵石、块石等创造出溪水形象的景观,

再配上彩色灯光照明来体现出不同的韵味。同时让楼梯下的地形表现出自

然起伏的效果,让精巧的微型园林景观更具特色。

(5)边沿:通常的操作方法为让绿地边沿形成缓坡逐渐延伸至路面,

这样设计既能达到排水的效果,也可在道路与绿地之间创造出良好的缓冲

区。处理过程中可按照自然石嵌边或配合短木埋桩,创造出野趣景观使整

块绿地清新而不落俗套,让道路与绿地相互融合到一起,使软质景观与硬

质景观相得益彰。

(6)6 窨井:生硬的窨井、化粪池盖板和建筑散水往往在园林设计

中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这类设施常与周围的绿色景区难

以融合一体。但只要采取有效的微地形处理方法,则能够对景观效果全面

更新。园林绿化时结合花卉或绿篱、藤蔓植物、花坛的植物景观对窨井、

化粪池盖板等进行遮盖处理,这同样可以发挥出理想的景致更效果。

2、公共绿地的处理

(1)人工水系:规则式、混合式、自然式是人工水系的三大构成。

①规则式。一般都是指喷泉等水体,在轮廓上多数处理为几何式;驳岸一

般使用条石或瓷砖砌成规则式,保持与池底的垂直,这在喷泉水景中的运

用较多。②混合式。利用这一方式进行处理,需要根据地形的实际情况制

定处理方案,这样才能按照条石砌成直线或折线驳岸情况设计。对于一些

距离久远的地区,则要采取方法处理成自然式以增加野趣,以此让水体的

艺术欣赏价值得到提升。③自然式。这种设计难度较大,设计师应该结合

天然水体情况制定方案,实现“神似”而非“形似”的朦胧效果,让人工

水面创造出近似于自然水系的效果。考虑到防止水出无源,基本上把水的

轮廓处理成自然曲折、时隐时露、水岸为自然曲折的倾斜坡地。

(2)广场绿地:广场对于城市园林设计来说是最具公共性、艺术性、

文化性的典型特征。广场绿地规划建设时通常要根据地形实施抬升和下降

处理,以达到各种景观设计的要求。针对纪念性园林,如纪念碑、塔、雕

塑或主题标志性建筑的地形常实施抬升处理,彰显出崇高、雄伟、肃穆感。

水景的规划高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高低选择不一。而喷泉池宜高或平,

旱地喷泉最好为下沉,在视觉上保持相对稳定的效果即可。

(3)街道绿地:街道绿化在街道景观中是很关键的组成元素,能够

让相对狭长、单调、封闭的道路上显现出独特的景观效果。微地形处理时

要对立面空间给予足够重视,不仅要做好植物的高矮搭配,对于其它方面

的绿化区域全面操控也是很有必要的。整地时把地表规划成“龟背状”或

楔状,这样既能满足道路的连续性、方向性要求,还能实现排水、地下管

线、管沟的协调布置。同时对于尾气、粉尘、噪音等污染物也能起到控制

作用,环保效果十分优越。

(4)路堤:路堤能实现水与绿地的相互联系,在现代城市中滨水绿地

景观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园林要素。将路堤处理成微倾斜状、运用沙滩或草

地模式使路堤缓缓延伸到水面,让绿地与水的界面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

让外在观赏后起到很好的园林效果。也可以将路堤做成台阶式,并把台阶

直接延伸到水中,让人们与水源相互接触以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

三、结语

综上所言,对于园林绿化工程来说,实施有效的微地形处理不仅丰富

了造园要素、形成景观层次、达到加强园林艺术性,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

改善也很有效,这就需要设计师们对微地形处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徐宁,廖方. 居住区景观设计刍议——以家和花园景观设计为例[J].

江苏城市规划, 2006,(06) .

[2] 贾俊丽. 住宅区绿化环境规划设计中的几点思考[J]. 太原科技,

2006,(07) .

[3] 黄炜岸. 关于园林工程中地形微处理的几点见解[J]. 广东建材,

2006,(06) .

[4] 程正渭,鲁敏,李成.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探讨[J]. 山东林业科技,

2006,(02) .

猜你喜欢

路堤绿地园林
铁路浸水路堤优化的边坡稳定分析
《园林》
填石路堤强夯施工技术及路基响应研究
在园林里遇见自己
中国园林“缀玉集”
走进绿地
开启尊贵旅程,乐享卓越人生绿地酒店嘉年华和2016绿地酒店品牌发布会
长时间降雨工况下亚黏土路堤边坡稳定性研究
人工高筑填路堤稳定性分析与计算
我心中的那片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