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设方的角度分析探讨工程造价控制
2011-12-31游恢亮
游恢亮
摘要:建设方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项目质量有着深远影响,如果想要实现企业的最大效益、最好的项目质量,全面做好工程报价的管理工作是必要的。通过以下分析,提出了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加强造价控制的建议,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设方;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1 前言
任何公司及企业的第一目标是在为客户提供合格产品的基础上获取最大的利润。在建设生产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管理的关键环节,把握好此环节的工作,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建设成本,对工程的实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建设方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原则是以最小的成本投入换取最大的经营效益。这条核心原则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
2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2.1投资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是项目建议书阶段。投资估算一般情况下是由建设单位提出的,建议公司投资计划部进行项目投资,而这种建议书的内容较为简单,且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往往会导致漏项,影响公司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二是可行性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由设计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受建设单位的委托而共同编制的。但是建设单位由于一些原因,为使所报项目被批准,有时会干涉设计单位的工作,故意要求其降低一定幅度的投资估算,从而使原本存在误差的估算变得更加不准确。
2.2招投标阶段存在的问题
由于参与竞标的单位众多,一些建设单位就采取任意压价的手段来减少建设资金,从而严重影响了工程造价的真实性。而且,这一结果使一些施工单位低价中标,但这些施工单位同样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所以他们会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弥补中标的差价,可能会偷工减料,降低材料质量标准,从而影响工程质量。
2.3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是施工单位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制定不合理,缺乏科学性和先进性;二是在材料价格方面,管理手段落后,影响了材料采购和储存量计算的科学性,另外采购时机不佳和采购价格的不真实,也是工程造价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三是大多数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方法较为落后,不能够合理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四是施工单位为实现自身利益,故意以各种理由要求变更设计,使工程量增加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更多利润。
3 加强造价控制措施建议
3.1 建设方在组建项目管理团队时应质量与经济并重
目前国家对建设项目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由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而建设方在组建项目建设管理团队时更多地是从新建项目投产后生产经营的角度考虑,对工程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考虑较少,因此造成投资项目在工程建设阶段的管理工作不到位。为进一步提高建设方在工程建设阶段的管理工作,应该在项目管理队伍中充实工程建设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有工程建设经验的管理人员,对项目的前期策划,以及招标投标管理、施工现场管理、设计变更管理、材料采购管理、现场签证管理、工程造价控制等多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实行专业管理、科学管理。同时,为了尽量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建设方应充分认识到造价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配备专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全面地掌握和运用招投标文件、合同协议书及有关设计、施工文件,对所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有效控制。建设方在提高自身投资控制水平的同时,还应加强对投资监理等外聘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外部优势,保证外聘技术力量更好地为项目服务,共同抓好工程造价控制工作。
3.2 建设方应加强项目招标投标管理
选择尽职的招标代理单位。建设方聘请招标代理单位,并委托其编制工程量清单的做法,有利于降低自身在招标中的风险。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投标报价所带来的风险由承包人承担,工程量计算错误和工程变更所带来的风险则由发包人承担。因此,招标代理单位在编制工程量清单过程中是否能够完整、准确地反映招标图纸上的内容,将直接影响到中标金额和建设方的投资费用,而工程量清单编制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编制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业务技能和职业素养,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应尽心尽职,减少和避免错误的发生,提高招标文件质量。同时,建设方也应加强对招标代理单位的监管,对招标代理单位提交的工作成果进行有效审核,使招标成果尽可能科学、严密,减少竣工结算价格与合同金额间的差距。
招标工作小组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编制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招标文件和评标办法,对招标文件中设置的投标人资质和投标条件严格把关,然后交由招标领导小组再审核。审核评标办法时,应合理确定商务标和技术标在得分中所占的权重,使技术含量与经济指标相辅相成,在确保施工技术和质量的前提下,合理低价者中标,不盲目追求中标价格最低,确保中标单位是有实力、重信誉、价格合理的最适合该工程的投标者,努力从源头上避免“低中标、勤签证、高决算”现象的发生,促进项目顺利实施,有效控制造价。
3.3 建设方应加强材料设备采购的监督和管理
据统计,材料设备费用一般占全部工程成本的65%~75%,材料设备采购环节是否受控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成本和经济效益。
在执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时,招投标文件中的材料设备的品牌、规格和型号等参数对施工单位具有严格的法律约束效应,如果这些参数一旦发生变化,建设方对施工单位中标价格就会失去约束力,从而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因此,建设方在施工阶段必须加强施工方采购材料设备的监督和管理,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招标文件规定和投标书自报品牌、规格和型号采购材料和设备,对于施工单位以各种理由提出的更换材料设备参数的要求必须慎重对待,避免施工单位因建设方同意更换材料设备的品牌、规格和型号而借机涨价,或施工单位在无法调高价格时,通过更换品牌、规格和型号等降低材料档次和质量以减少成本的情况的出现。
建设方应加强合同暂定价及现场签证管理。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于招标阶段工程量清单中的暂定价材料,必须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向建设方和施工监理单位、投资监理单位办理相关的手续,确认品牌和规格等参数,审核确定相对应的价格,建设方也应督促施工单位及时上报材料价格,以防发生施工单位先斩后奏的情况出现,这样既有利于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投资,也有利于竣工阶段工程结算工作的进行。
建设单位应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变更项目、材料代用、额外用工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建设方的工程技术人员与工程经济人员应相互配合,认真阅读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和合同条款,明确招投标范围,不盲目签证。签证内容必须与实际相符,要求施工单位明确变更和签证单的时间、原因、具体内容、工程量和预算造价。要严格四方签证制度,即所有的现场签证必须经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代表、业主代表四方共同签字方为有效。在变更项目办理之前进行工程量及造价增减分析,随时掌握、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并督促施工方做好各种记录,防止扯皮现象发生,不给竣工结算埋下隐患,从而做好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
3.4 广泛收集工程建设领域的信息资料,建立合格供应商数据库
为了进一步做好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工作,选择得力的施工承包商、设备供应商和咨询服务方,避免中标单位工作不到位的现象发生,建设方应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信息资料的收集工作。由于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涉及到设计、施工、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多个行业的多个单位,各单位的实力和服务水准也良莠不齐,因此建设方今后应在关注政府法律法规发布和更新的同时,广泛收集工程建设相关行业、相关单位的信息资料,尤其注重对以往工程项目各合作单位的总结和评估,并对这些资料加以汇总,逐步形成相应的数据库。
对于其中资质优、实力强、服务好的单位,在今后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将被邀请参与竞争,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再次合作的机会。
4 结语
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和竣工结算等各阶段,建设方在重质量的同时也要重经济,要认识到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时时要有控制投资的概念和经济头脑,通过组建强有力的项目建设管理团队、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和监督职能等措施,来实现建设项目的有效管控。
参考文献:
[1]吴飞,费立,张乐群.关于工程造价管理现状的思考[A].岩土钻掘技术在资源、环境和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学术论文集.2001.
[2]唐晖.建设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0( 01).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