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板分项工程施工质量监理

2011-12-31李淑珍杨景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李淑珍 杨景

【摘 要】模板工程在混凝土施工中虽然是一种临时结构,但是,因其在施工中制作安装劳动量大、材料消耗量大、费用高等特点,使模板工序成为施工网络图中的关键线路,合理改进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因此,不可忽视模板工程的“主动”控制。

【关键词】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37,TU20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T2011-12(03)-1008

模板工程的质量预控

1.1审核施工单位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包括审核其结构体系、荷载大小、合同工期及模板的周转情况等,综合考虑承包单位所选择的模板和支撑系统是否合理,并提出审核意见。审核中要重点审定以下内容:

1)能否保证工程结构与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及其相关位置的正确,对结构节点及异型部位模板设计是否合理(是否采用了专用模板)。

2)是否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否可靠地承受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3)模板接缝处理方案能否保证不漏浆。

4)模板及支架系统构造是否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清理和混凝土的浇注、养护。

5)要求承包单位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模板平面图、分块图、组装图、节点大样图以及零件加工图)。

1.2对进场模板规格、质量进行检查

目前,施工中常用钢模板,木模板、胶合板模板等。监理工程师应对模板质量(包括重复使用条件下的模板),外型尺寸、平整度、板面的清洁程度、相应附件(角膜、连接附件),以及支承系统都应进行检查,并确定是否可用于工程,提出修改意见。重要部位应要求承包单位按要求预拼装。

对承包单位采用的模板螺栓应在加工前提出预控意见,保正加工质量,以确保模板连接后的牢固。

1.3隔离剂 (脱模剂)

选用质地优良和价格适宜的隔离剂是提高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质量和降低模板工程费用的重要措施。各种隔离剂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条件。在审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脱模剂对模板的适用性。 若脱模剂用于金属模板时,应具有防锈、阻锈性能;用于塑料模板时,应不使塑料软化变质;用于木模板时,要求它渗入木材一定深度,但不致全部吸收掉,并能提高木材的防水性能。

2)要考察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最终饰面要求。如构件的最终饰面是油漆、刷浆或抹灰,应选用不影响混凝土表面粘结的脱模剂。有建筑物的混凝土构件,则应选用不会使混凝土表面污染和变色的脱模剂。

3)要注意施工时的气温和环境条件。在冬期施工时,要选用冻结点低于最低气温的脱模剂;在雨季施工时,要选用耐雨水冲刷的脱模剂;当混凝土构件采用蒸汽养护时,应选用热稳定性合格的脱模剂。

4)应注意施工工艺的适应性。有些脱模剂刷后即可浇注混凝土,但有些脱模剂要等干燥后才能浇注混凝土。因此选用时应考虑脱模剂的干燥时间是否能满足施工工艺要求。脱模剂的脱模效果与拆模时间有关,当脱模剂与混凝土接触面之间粘结力大于混凝土的内聚力时,往往发生表层混凝土被局部粘掉的现象。因此,具体拆模时间,应通过实验确定。

2 模板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成因分析

2.1轴线位移

主要包括:①轴线放线错误;②柱墙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发生偏位后不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③支模时,不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总垂直度控制措施;④模板刚度差,不设水平拉杆或间距过大;⑤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偏位。

2.2变形

主要包括:①支撑或加强肋间距过大,模板截面小,刚度差;②组合小钢模,连接件未按规定设置,造成模板整体性差;③墙模板块间无连接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或螺栓间距过小;④竖向承重支撑地基土未夯实、不垫板、无排水措施,造成支撑下沉;⑤门窗洞口内模板对撑不牢或间距过大;⑥梁柱模板未设斜撑或斜撑间距过大,梁侧模板不能抵抗混凝土侧压力而胀模;⑦浇捣墙、柱混凝土速度过快,一次浇筑高度过高或过振。

2.3标高偏差

主要包括:①每层楼无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②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不按标记施工;③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面层厚度。

2.4接缝不严

主要包括:①木模板制作粗糙,造成拼缝不严;②浇捣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将模板胀开;③模板变形不及时修整;④模板接缝措施不当;⑤模板尺寸有误或错位。

2.5脱模剂使用不符合要求

主要包括:①拆模后不及时清理混凝土残浆即刷脱模剂;②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漏涂,或涂膜过厚;③使用废机油污染钢筋、混凝土,从而影响混凝土装饰面层质量。

2.6模内清理不符合要求

不设清扫口,未进行认真清理。

2.7洞口下口部位混凝土未充满

底侧模板未设排气孔,混凝土对称下料时产生气囊。

2.8柱模板缺陷

主要包括:①柱箍不牢,或混凝土侧压力将模板胀开;②柱子支模不拉通线,柱子加固不牢;③模板加固四周不均衡。

3 模板工程的监理要点

3.1墙、柱支模前应先在基底弹线,以弹线校正钢筋位置,并为合模位置提供准确依据

为防止胀模、跑模、错位造成结构端面尺寸超差、位置偏离、漏浆造成蜂窝麻面,模板支撑应符合模板设计要求。

1)柱模应有斜支撑或拉杆,柱模拉杆每边至少要设2根,固定在事先埋入楼板内的钢筋环上,用花篮螺栓调节校正模板垂直度,拉杆与地面夹角45°,预埋钢筋环与柱距离宜为3/4柱高。

2)剪力墙模板穿墙螺栓规格和间距应符合模板设计。一般穿墙螺栓宜用?准12以上的钢筋制作,间距一般≯60cm。

3)梁模板一般情况下采用双支柱,间距以60~100cm为宜。支柱上面垫10cm×10cm方木,支柱中间或下边加剪力撑和水平拉杆。梁侧模板竖龙骨一般情况下宜为75cm,梁模板上口应用卡子固定,当梁高超过60cm时,加穿梁螺栓加固。

4)楼板模板一般情况下支柱间距为80~120cm,大龙骨间距60~120cm小龙骨间距为40~60cm。

3.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预控要点

1)对模板拼缝、节点位置模板支搭情况及加固情况,应认真检查、防止漏浆及缩颈现象。

2)梁、板底模当跨度>4m时应起拱,设计无要求时,一般起拱高度宜为1/1000~3/1000。

3)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标高、尺寸应复核;预埋件固定方法应可靠,防止位移。

4)模板在下列情况下要开洞:一次支模过高,浇注困难;有大的预留洞口,洞口下难以浇注;有暗梁或梁穿过;钢筋密集,下步不易浇注。

5)合模前钢筋隐检已合格,模内已清扫干净,应剔除部位已剔凿合格;合模后核验模板位置、尺寸及钢筋位置,垫块位置与数量,符合要求才能浇注混凝土。

6)模板涂刷隔离剂时,首先应清除模板表面的尘土和混凝土残留物,再涂刷,且涂刷要均匀,不得漏刷或沾污钢筋。

3.3混凝土整体结构的拆模原则

1)拆底模时, 混凝土强度一般均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以上(混凝土强度应以同条件养护的试块抗压强度为准,一般参照混凝土强度增长率推算表估算);结构跨度>8m的梁、板、拱壳和>2m的悬臂构件应达到100%。

2)侧模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

3)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应暂时拆除,经过处理后方可继续。

4)大模板墙体施工, 在常温下墙体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MPa 以上,才可拆模。

5)冬季施工要遵照现行混凝土工程施工要求,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冬期施工规定进行拆模。

6)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应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外,还应考虑产生温度裂缝的可能性。一般采取保温措施,使混凝土内外温差降低到25℃以下时方可拆模。为了加速模板周转,需要提早拆模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拆模与养护措施密切配合,边拆除,边用草袋覆盖,以防止外部混凝土温度降低过快(内外温差超过25℃)而产生温度裂缝。

猜你喜欢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主体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模板工程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