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区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2011-12-31程晓夏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程晓夏

【摘要】本文对开发区废水的生物处理工艺进行了对比,对于不同的废水处理量对应选择了最优的处理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1]。

【关键词】开发区废水处理;SBR法;厌氧池+氧化沟;A/O法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方案,既要考虑有效去除BOD5又要适当去除N,故可采用SBR或氧化沟法,或A/ O法,以及一体化反应池即三沟式氧化沟的改良设计。

1 处理方法论证

1.1SBR法

1.1.1工艺流程。污水 → 一级处理→ 曝气池 → 处理水

1.1.2工作原理

(1)流入工序:废水注入,注满后进行反应,方式有单纯注水,曝气,缓速搅拌三种,

(2)曝气反应工序:当污水注满后即开始曝气操作,这是最重要的工序,根据污水处理的目的,除P脱N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工作[2]。

(3)沉淀工艺:使混合液泥水分离,相当于二沉池,

(4)排放工序:排除曝气沉淀后产生的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一直到最低水位,在反应器残留一部分活性污泥作为种泥。

(5)待机工序:工处理水排放后,反应器处于停滞状态等待一个周期。

1.1.3特点

(1)大多数情况下,无设置调节池的心要。

(2)SVI值较低,易于沉淀,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污泥膨胀。

(3)通过对运行方式的调节,进行除磷脱氮反应。

(4)自动化程度较高。

(5)得当时,处理效果优于连续式。

(6)单方投资较少。

(7)占地规模大,处理水量较小。

1.2厌氧池+氧化沟

1.2.1工作流程。污水→中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沉砂池→厌氧池→氧化沟→二沉池→接触池→处理水排放

1.2.2工作原理。氧化沟一般呈环形沟渠状,污水在沟渠内作环形流动,利用独特的水力流动特点,在沟渠转弯处设曝气装置,在曝气池上方为厌氧池,下方则为好氧段,从而产生富氧区和缺氧区,可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取得脱氮的效应,同时氧化沟法污泥龄较长,可以存活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进行特别的反应,如除磷脱氮。

1.2.3工作特点

(1)在液态上,介于完全混合与推流之间,有利于活性污泥的适于生物凝聚作用。

(2)对水量水温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处理水量较大。

(3)污泥龄较长,一般长达15-30天,到以存活时间较长的微生物,如果运行得当,可进行除磷脱氮反应。

(4)污泥产量低,且多已达到稳定。

(5)自动化程度较高,使于管理。

(6)占地面积较大,运行费用低。

(7)脱氮效果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因为脱氮效果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决定于内循环,要提高脱氮效果势必要增加内循环量,而氧化沟的内循环量从政论上说可以不受限制,因而具有更大的脱氮能力。

(8)氧化沟法自问世以来,应用普遍,技术资料丰富。

1.3A/O法

1.3.1优点。(1)该工艺为最简单的脱氮工艺 ,总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总产占地面积少于其它的工艺 。(2)在缺氧的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得不到大量增殖,无污泥膨胀之虞,SVI值一般均小于100。(3)运行中勿需投药,缺氧段只用轻缓搅拌,不增加溶解氧浓度,运行费低。

1.3.2缺点。(1)脱氮效果难于进一步提高,内循环量一般以2Q为限,不宜太高,否则增加运行费用。(2)对沉淀池要保持一定的浓度的溶解氧,减少停留时间,防止产生厌氧状态的现象出现,但溶解浓度也不宜过高。以防止循环混合液对缺反应器的干扰。

3工艺选择

综上所述,任何一种方法,都能达到降磷脱氮的效果,且出水水质良好,但相对而言,SBR法一次性投资较少,占地面积较大,且后期运行费用高于氧化沟,厌氧池-氧化沟虽然一次性投资较大,但占地面积也不少,耗电量低,运行费用较低,产污泥量大。A/O脱氮工艺较其他方法工艺成熟,基建和运行管理经验都比较丰富,尤其适用于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3]。对于设处理水量较大可采用A/O工艺为本设计的工艺方案。

参考文献

[1] 张自杰. 排水工程(下册)[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唐受印,戴友芝. 水处理工程师手册[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3]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