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2011-12-31肖贺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给排水管道市政工程质量控制

肖贺

【摘 要】介绍了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内容,指出了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系统总结和优化了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91.05,TU992.0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T2011-12(03)-1611

1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前的准备

1.1认真审核设计图纸

工程施工前,首先对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等进行会审、检查核对,检查其是否符合现场和施工的实际条件,设计深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尽量避免因设计疏忽或考虑不周给后续施工带来矛盾和困难,避免施工中出现各种管道之间、管道与电缆、桥梁、管线与粱柱冲突等现象。对需要预留、预埋的内容,应在专业图纸上进行查漏补缺,纠正错误,明确施工要求等等。

1.2相关规范及要求

根据排水管道工程特点、设计要求、规范规定和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方案、组织措施以及准备工作,各类进场技术人员、工种、材料和机具设备检查结果情况及现场施工条件等因素),审批排水管道工程开工申请,并制定工程质量监理工作细则等。

1.3对材料、成品的控制

认真检查工程所用的混凝土管、水泥、沙石等规格、性能、质量标准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尤其是混凝土管和水泥,需要到厂家进行实地考察和抽检。

1.4挖槽前准备工作

在街道上施工,无论工程大小,挖土前应在沟槽两端设立安全设施,如路障及危险旗之类的警告标志。当日不能完工的,夜晚应悬挂红灯,每30m左右一盏,交叉路口适当增设灯数。挖槽前还要了解该段的土质,水文及地下构造物的位置。靠近建筑物挖槽时,应事先做好地面清障工作及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准备好板、桩等支撑材料和施工排水设备。

2 施工中对管道回填土的压实度质量控制

在《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中,对管道回填土的压实度没有提出具体要求。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回填土的处理相差较大。在《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实施手册》中,对管道回填土的压实度就说得比较详细,在工程设计中可直接套用(详细内容在此不详述)。

3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1沟槽开挖与支护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项目中,土方的工作量占整个工程较大比重,一般采用轮胎式挖掘机、推土机配合开挖与人工开挖相结合,在需土方运输的地方配备自卸汽车。在开挖前逐一探明地下既有管道、电缆和其他构筑物的位置,将调查结果和处理方案送交业主和相关管理单位确认。以便进行相应的保护、迁移等措施,保证开挖工作持续进行。当地下水位较高或雨季施工时,要求采取排水措施,保证水位低于工作面2m,防止沟槽内长时间积水,造成浮管现象。此外考虑到基槽暴露时间过长会引起基槽变形,应尽可能减少晾槽时间(不超过2~3h)。施工时应掌握天气变化,严禁基槽泡水;当遇到沟槽底部为岩石基础时,应增加开挖深度300;当遇到软弱基础或有其他埋置物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后处理。

3.2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贯穿于排水管道施工的始终,必须设专人专项来完成,以确保测量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保证每道工序完成后的数据准确无误,应在自检、自测的工序中要求允许偏差精度比规定的再提高50%,并由专业测量工程师进行测量,再由另一测量工程师进行复核。另外,测量仪器必须经标定后方可使用。

3.3管基制作

管沟开挖验收合格后,可按照图纸设计尺寸、标号及中心线等要求进行管基施工。管基施工时,土质基底不得裸露过久,同时考虑到保养、气候、混凝土远距离运输等不利因素,混凝土可提高一个强度等级或采取加早强剂等措施,待管基达到一定强度后再下管。

3.4管材安装

3.4.1塑料埋地排水管道的选材与敷设

塑料埋地排水管主要承受的是外压的荷载,包括管顶土重荷载和地面上汽车带来的活荷载等。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敷设的条件和质量对于其是否能够安全工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国内外应用埋地塑料排水管的实践证明,工程成败常常取决于敷设。

3.4.2管材安装技术

1)为保证闭水试验的成功.管材进入工地时要仔细检查有无裂缝和孔眼漏洞,若有上述问题,应及时调换管材或予以修补。

2)下管前,既要仔细检查管基中心线、边线及井基等尺寸和高程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又要检查井位置、井距、各种部位混凝土基础的强度等级、接口防渗砂浆的调配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3)两管结口处, 应及时处理因挤压造成的管内接口部位30的凸出接缝,否则会造成流水断面减少的现象,影响流速和排水的通畅,造成杂物的堆积和管道堵塞。

4)每根管的安装,都必须用拉草包法将挤出凸起的砂浆拉平。对于D400以上的管材,可采用工人钻入管内的办法将接口挤出的砂浆抹平,将不严实的接缝部位填满砂浆,使其饱满不漏水,并清除管内杂物。

3.5砌检查井

1)挖沟槽时,可使检查井中心桩依井基圆圈尺寸挖好井基,待高程无误后再与井基同时浇注,经保养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即可下管,并预留井筒位置。

2)不同管径的管底高程与井底高程的连接要一致。

3)管材放稳后,调节直管线管口,待高程正确后即可砌井。砌井时,砂浆饱满、流槽通顺,要使井壁尺寸符合要求。

4)管材与井筒砌筑完毕后,应立即埋入闭水试验的弯管接头。为了闭水试验弯管接水口的牢固,应及早做好弯管接头为宜。

5)管底高程、井底高程和井盖高程必须完全符合图纸设计的要求,避免通水查验时出现积水、漏水甚至倒流水现象。

3.6管道闭水试验

管道回填土前应采用闭水法进行严密性试验。

3.6.1闭水试验前的检查工作

检查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合格,管道未还土且沟槽内无积水,全部预留孔洞均封堵且不漏水,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并大于水压力的合力,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其余封堵坚固不漏水。

3.6.2闭水试验的方法

排水管道作闭水试验,宜从上游往下游分段进行,上游段试验完毕,可往下游段倒水,以节约用水。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带井试验,每3个井段由监理工程师任指定一段进行。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从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2m计。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当计算出的试验水头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3.7沟槽回填

回填工作必须在隐蔽工作验收合格后进行。胸腔部分还土时,必须在两侧同时对称回填,如使用机械回填,则胸腔部分、管顶以上0.5m处及检查井周围应先用人工回填好后,方可用机械进行大面积回填。靠近建筑物旁及排水管顶面需铺设路面的淘槽,在回填土时必须分层压实,不得回填淤泥、腐殖土及冻土。管道顶面需铺设路面者,回填压实度须达到90%以上,建筑物旁沟槽回填压实度须达到83%以上。

4钢管道水泥砂浆内防腐质量控制

钢管衬水泥砂浆后,钢管内壁不与水接触,避免钢管内壁被氧化和腐蚀结垢,且水砂浆化学性能稳定,保护了水质。虽然内衬后,管径略有减小,但粗糙度可下降,对管径选择无不良影响。应该注意的是,当未埋地的钢管较大时,其自重变形大,且不稳定,此时不宜对钢管衬水泥砂浆,因变形易使衬里开裂脱落。只有经水压试验,全部覆土,钢管变形在允许范围内处于稳定状态后,才能衬水泥砂浆。所以在《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先下管后做防腐层的管道,应在水压试验、土方回填验收合格,且管道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管道竖向变形不得大于设计规定。且不应大于管道内径的2%。”为了防止内衬开裂严重造成脱落,还规定了内衬水泥砂浆“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8mm,沿管道纵向长度不应大于管道的周长,且不应大于2.0m”。内衬水泥砂浆应尽量选用干缩性较小的425号以上水泥,如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与砂的重量配比宜为1:1~1:2。水泥砂浆的坍落度应取60~80,当管径<1000时,允许提高,但宜≯120。

5管道施工常见问题的质量控制

5.1管道位置偏移或积水

5.1.1产生原因

测量差错,施工走样和意外的避让原有构筑物,在平面上产生位置偏移,立面上产生积水甚至倒坡现象。

5.1.2预防措施

1)防止测量和施工造成的病害措施主要有:①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②施工放样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按照埋置深度和设计要求以及有关规定放样,且必须进行复测检验其误差符合要求后才能交付施工。③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样桩进行,沟槽和平基要做好轴线和纵坡测量验收。

2)施工过程中如意外遇到构筑物必须避让时,应在适当的位置增设连接并以直线连通,连接井转角应>135°。

5.2管道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

5.2.1产生原困

基础不均匀下沉,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产生漏水现象。

5.2.2防治措施

1)管道基础条件不良时,将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一般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预防措施: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换土改良处治,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

2)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除松软土层后和超挖部分用砂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

3)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坑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确保干槽开挖,必要时可在槽坑底预留20cm厚土层,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封闭。

5.3检查井变形、下沉及构配件质量差

5.3.1产生原因

检查井变形和下沉,井盖质量和安装质量差,铁爬梯安装随意性太大,影响外观及其使用质量。

5.3.2防治措施

1)认真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破管做流槽的做法,防止井体下沉。

2)检查井砌筑质量控制。应对井室和井口中心位置及其高度为重点控制,以防止井体变形。

3)检查井井盖与座要配套,安装时座浆要饱满,轻重型号和面底不错用,铁爬安装要控制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偏差不能太大,平面位置必须要准确无误。

参考文献

[1]龙新明.给排水管道在线非开挖修复技术综述.科技资讯,2008,(18)

[2]司徒俏慧.试述给排水管道试压问题.广东建材,2009,(02)

[3]罗水金.浅谈市政给排水设计和规划中常见问题分析.四川建材,2010,(04)

[4]张小军.HDPE管在市政给排水工程应用中的几个问题.建材技术与应用,2010,(07)

[5]朱穗斌.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要点分析.科技信息,2011,(12)

[6] 徐其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实施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09

猜你喜欢

给排水管道市政工程质量控制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科学规划,提高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质量探析
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分析
浅谈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关键技术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