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梁水库帷幕灌浆设计与施工

2011-12-31贾建国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帷幕灌浆

贾建国

摘  要:大梁水库是万家寨引黄北干线的一座调蓄水库,对水库右岸及右坝肩进行防渗处理,既有利于控制煤矿采空塌陷区规模和范围,也可控制水库渗漏对大坝安全的影响。

关键词:煤矿采空区  帷幕灌浆  渗漏透水率

1、工程概况

大梁水库位于朔州市平鲁区井坪镇西北约1.5km的下称沟。由于坝基N2红粘土层分布厚度变化较大,局部缺失,渗漏严重;井西煤矿采空区位于大坝右岸,危及大坝安全。为了确保坝体安全,加强坝体的防渗性能,减少水库渗漏,在设计多方案论证基础上,采取帷幕灌浆进行大坝防渗整治。由于大坝与采空区间的帷幕灌浆设计与施工属国内罕见案例,基本没有经验可借鉴。因此,帷幕灌浆设计、施工等具有一定的探索性。

1.1大梁水库由于库区红粘土局部缺失,蓄水位高程1400m库区存在库底,右坝肩西侧缺失“天窗”等渗漏问题。

1.2右坝肩心墙部位座落到石炭系太原组基岩上,非心墙部位坝高荷载变化Q3、Q2地基黄土存在压缩沉陷、湿陷变形问题,由于石炭系地层透水性较大,存在绕坝渗漏问题。

1.3井西煤矿通风井井口位于库区,井口高程1412.45m,洞身向下斜向SE130°方向延伸,库水透过井口Q3、Q2黄土渗入C3t汇入通风井形成集中渗漏通道,造成水库渗漏。由于右岸坝肩至原防护坝地段N2红粘土起伏分布,局部冲沟缺失,库水透过Q3、Q2黄土渗入C3t向井西煤矿塌陷区产生渗漏,进一步恶化扩展塌陷区围岩稳定条件,可能对右坝肩放水洞及地下泵站造成不良危害影响。

2、右岸及右坝肩帷幕灌浆设计

2.1根据坝体工程地质条件和帷幕灌浆试验,设计右坝肩帷幕轴线长186m,双排孔,孔距和排距均为2米,梅花型布置,设计帷幕孔187孔。帷幕灌浆上限深度高于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底边线0.5m,下限深度深入9 煤层的深度不小于2.0m。设计右岸帷幕轴线长744m,单排孔,孔距2米,设计帷幕孔373孔,帷幕灌浆段顶高程1404米,段底高程深入9 煤层的深度不小于2.0m。

2.2设计灌浆压力:第一段灌浆压力为0.2Mpa,第二段灌浆压力为0.3Mpa,第三段及以下各段灌浆压力为0.5Mpa。

2.3灌浆材料及浆液配比:灌浆材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42.5,遇大漏浆或大通道时使用砂子和水玻璃等。浆液水灰比(重量比)按照由稀变浓的原则分为四个比级,2:1、1:1、0.8:1、0.5:1。

2.4质量标准:因坝体防渗帷幕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渗漏,确保坝体安全,故根据坝体结构特征防渗标准为:帷幕灌浆段透水率<5Lu。

3、帷幕灌浆施工

帷幕灌浆前对帷幕轴线部位进行开挖平整,首先进行覆盖层钻孔至帷幕顶线后,镶铸孔口管,待凝72小时后在进行灌浆段的钻灌,以保证灌浆效果。

3.1 灌浆方法。除先导孔取芯确认地层外,其余孔采用小口径无芯钻孔、孔口封闭、孔内循环的方法进行灌浆施工。根据坝体的工程地质特点,覆盖层钻孔采用粘土泥浆护壁钻孔,解决了成孔难的问题,若岩性破碎成孔特别困难时,采用套管跟管钻进方式钻进。

3.2 施工顺序及灌浆段长划分。帷幕灌浆孔施工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先施工下游排,再施工上游排。同排中先Ⅰ序孔,后Ⅱ序孔,再Ⅲ序孔。设计第1段段长2.0m,第2段及其以下各段均为5.0m,最大段长不超过6m。

3.3钻孔。灌浆段钻孔主要采用XY-2型地质钻机,φ60mm金刚石钻头无芯钻进。采用KXP-1型测斜仪进行孔斜检测。

3.4 水泥浆液变换标准。浆液变换标准:⑴、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或当注入率不变而灌浆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⑵、当某一比级浆液的注入量已达300L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1h,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应变浓一级。⑶、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浓。变浆后如压力突增或注入率突减时,应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并报告现场监理工程师。

3.5 灌浆结束标准和封孔。在设计压力下,注入率小于0.4L/min,延续灌注60min即可结束;或注入率不大于1L/min时,继续灌注90min,灌浆即可结束。

终孔段灌浆结束后,用0.5:1级的水泥浆液置换孔内稀浆,用终孔段的灌浆压力机械封孔,上部土层空余部分人工粘土封孔。

3.6 钻孔和灌浆过程中特殊情况的处理措施。由于大坝右岸及右坝肩地层破碎且裂隙与采空区相连的特点,在库区与采空区间形成许多裂隙通道,这是帷幕灌浆钻孔、灌浆的难点,但同时也是重点,必须想方设法阻断这些通道。

3.6.1、灌浆过程中,发现冒浆、漏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等方法进行处理。

3.6.2、帷幕灌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如串浆孔具备灌浆条件,可以同时进行灌浆,应一泵灌一孔。否则应将串浆孔用塞塞住,待灌浆孔灌浆结束后,串浆孔再行扫孔、冲洗,而后继续钻进和灌浆。

3.6.3、灌浆施工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应及早恢复灌浆。当中断时间大于30min时或无法冲洗或冲洗无效,则应进行扫孔,而后恢复灌浆。

4、灌浆质量检查

帷幕灌浆应在该部位灌浆结束14后进行。灌浆结束后,由监理工程师根据灌浆资料、施工情况、工程部位的重要性布置检查孔。帷幕灌浆的质量应以分析压水试验成果为主,结合灌浆资料、钻孔取芯等综合评定。

帷幕灌浆质量检查孔的钻孔采用金刚石钻头取芯成孔,孔径为φ75mm,检查孔的钻孔与取芯,压水试验一律按地质勘探标准进行,对采取的岩芯进行编号、装箱和岩性地质描述,并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存放到指定位置妥加保护。

质量检查采取单点法压水试验的方法,压水检查各孔段透水率值小于5lu,合格率应在90%以上,不合格段的透水率值不应超过设计规定值的50%,且不集中,认为合格。

5、帷幕灌浆完成工程量及效果分析

大梁水库右岸及右坝肩帷幕灌浆共完成帷幕灌浆孔560孔,土层钻孔6673.75米,岩石钻孔20772.4米,其中帷幕灌浆总段长18867.7m,灌入水泥1004.25t,平均单位耗水泥53.23kg/m。

5.1 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每十个孔至少设一个检查孔,共施工检查孔57个,其中土层钻孔681.72米,岩石钻孔2116.55米。孔段合格率100%.其中右岸帷幕灌浆区布置38个检查孔,透水率值最大为4.78Lu(防渗标准为5Lu)。右坝肩帷幕灌浆区布置19个检查孔,透水率值最大为4.39Lu(防渗标准为5Lu),全部满足设计要求。

5.2 灌浆成果分析。注入量随孔序加密呈递减规律。右坝肩下游排帷幕孔单位水泥注入量为69.47kg/m,上游排为39.67kg/m,上游排比下游排减少42.9%。下游排Ⅱ序孔单位注入量比Ⅰ序孔减少42.42%,Ⅲ序孔比Ⅱ序孔减少36.83%;上游排Ⅱ序孔单位注入量比Ⅰ序孔减少32.09%,Ⅲ序孔比Ⅱ序孔减少45.38%。右岸帷幕孔单位水泥注入量为47.19kg/m。Ⅱ序孔单位注入量比Ⅰ序孔减少44.66%,Ⅲ序孔比Ⅱ序孔减少43.18%。

综上所述,大梁水库右岸及右坝肩帷幕灌浆工程,设计合理,施工质量控制科学,防渗加固效果明显。

6、结语

在煤矿采空区与水库间施工帷幕灌浆防渗加固工程,目前属国内不多的案例。设计施工过程中,对钻孔、灌浆技术参数,灌浆材料、浆液配比、灌浆过程中特殊情况的处理、以及灌后质量检查方法等多项技术与工艺进行了较多的试验探索,并取得成功经验。

该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我国今后解决类似工程问题积累了宝贵的设计和施工经验。

参考文献:

1、DLT 5148-2001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猜你喜欢

帷幕灌浆
水工建筑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及质控举措分析
温泉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帷幕灌浆施工工艺试探
浅析水利工程中帷幕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
水电站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施工技术
基于水利大坝浅谈帷幕灌浆技术要点
帷幕灌浆技术在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中帷幕灌浆施工技术重难点分析
帷幕灌浆在水闸除险加固中的应用
腊姑河水库帷幕灌浆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