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

2011-12-31阿达莱提.苏力塘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分数作业探究

阿达莱提.苏力塘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所谓的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教学的规则、方法、技巧、以及调控方式等等。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对学生的学习情趣、教学成绩以及教学质量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那么,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怎么样才能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呢?本人认为要很好的完成教学,按照以下的步骤来安排教学活动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

一 源于生活,创设情景。

传统的数学教学忽略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的联系,对一些数学问题的处理,时常夹杂着一些人为的痕迹。俗话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虽然是抽象的,但是总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可以适合小学生接受的原型。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可以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有了兴趣,学生也便会产生好奇心,积极探索,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习数学充满了趣味。《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教材第五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节概念课,内容比较单调。怎样使概念课上得生动有趣,又能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基本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呢?本着源于生活,创设情景的原则,教学一开始,我就从学生熟悉的动画片入手,联系学生前几天过中秋节的生活,通过课件的运用创设“大头儿子子与小头爸爸过中秋节”的情景图,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与感悟分数,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他们的生活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由于有了这种联系实际生活的开头,学生学习知识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学习目的性强了,兴趣自然产生了。在教学二分之一时,通过演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两份的过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本节课的要点,为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日常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又来源于日常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认真创造条件,创建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掌握学习方法、训练形象思维。教师应该本着以课本为根源,而又不拘泥于课本的原则,使课堂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灵活掌握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 积极讨论,自主探究。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采取的基本上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囫囵吞枣式的记忆,这种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美国有一位数学专家叫德鲍拉,他说过一句很有很有意义的话:“教学,重要的是听;学习,重要的是说。”所谓的说,也就是要让学生积极讨论,自主探究,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积极讨论,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天生有一种争强好胜的品行,如能在精神或物质上适当给孩子以激励,必会刺激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充分的讨论机会,帮助学生在积极讨论、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数学知识的再次升华。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积极讨论、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应该淡化评价功能,特别不能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在日常教学中,我常常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积极讨论,有时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答案正确,情绪激昂,思维活跃,甚至产生争论,比如我在教“年、月、日”这一章时,判断平年和闰年,在教材第六册的内容中,提出“公里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在讲到这个内容是,我提出了1900年、2000年这两个年历,让学生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这是由许多学生判断这两个年份都是闰年,而还有一部分学生所1900是平年,2000是闰年,出现了两种答案,全班学生也立刻讨论起来了,其中有个学生说这两个年历都是整百年,是整百年的应该除以400,如果是400的倍数菜是闰年,1900年不是400的倍数,所以不是闰年,而是平年。这是有部分学生还是不理解,我就引导他们看教材中带星号的一段话,使一部分认为1900年是闰年的学生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课堂上采用积极讨论、自主探究的方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弥补了一些学生对知识的错误认识。

三 布置作业,应用拓展。

作业的布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数学教学内容的延伸。同样,作业也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一个纽带,可以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的最大功能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分析思考的过程。在布置作业时,应该考虑到作业能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当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使每个学生在完成各自作业的同时都有自我满足感,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为了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在巩固作业中,我没有搞一刀切,而是量体裁衣,根据学生不同程度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成绩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做些提高题;中等学生完成新课有关的作业;对于后进生,只要求他们完成基础题就行了。这样优等生没有“吃不饱”的感觉,后进生没有“吃不了”的感觉,满足了不同学生的要求,保持了他们学习的劲头,学习的兴趣便逐渐培养起来。

总之,课堂教学中采取有效的策略,不但可以减轻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顾虑,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达到较好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去摸索、创新。

猜你喜欢

分数作业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快来写作业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作业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