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水管体制改革后黄河河口工程管理

2011-12-31张旭东卢书慧邢华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水管工程管理改革

张旭东 卢书慧 邢华

摘要:2005~2006年,黄河河口管理局进行了水管体制改革,沿袭多年的“管养不分”的工程管理体制彻底改变。新体制运行几年来情况总体良好,管理经费与维修养护经费的大幅增加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水管单位的压力,工程面貌有了明显提高,基本达到了改革的预期目的。但是,目前的工程管理工作,在机构设置、运行机制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水管; 改革;工程管理

1 水管体制改革情况

1.1 机构设置

利津、垦利、东营区、河口河务局4个水管单位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机关内设7个部门:办公室、水政水资源科、工程管理科、防汛办公室、财务科、人事劳动教育科、党群工作科,其中工程管理科是工程管理业务部门;下辖若干个管理段,为运行观测机构。

河口供水分局为省局供水局的分支机构,为准公益性事业单位。机关内设3个部门:综合科、工程管理科和财务科;下辖4个闸管所。

养护公司为企业单位,机关内设5个部门:综合部、工程经营部、质量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下辖2个分公司,第一分公司负责完成利津、河口工程维修养护任务;第二分公司负责完成垦利、东营工程维修养护任务。

1.2 职能配置

1.2.1 水管单位的职能

水管单位的职能包括水行政管理和水利工程管理两个方面,其中水利工程管理职能主要有:⑴负责管理范围内的黄河河道、堤防、险工、控导、非供水水闸等水利工程的管理、运行、调度和保护;⑵协助做好管理范围内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负责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监督;负责落实水利工程管理标准;⑶负责水利工程的运行和观测;负责汛期巡堤查险的组织、指导、监督工作和水尺观测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河务部门上报汛情;负责险情抢护工作的组织;(4)负责水利工程的资产管理;负责签订维修养护合同及监督检查维修养护合同的执行情况;(5)负责管理范围内的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管理段的主要职能有:(1)按照水利工程运行观测的有关规定或调度指令,实施运行观测作业;(2)负责各类防洪工程的巡视、检查工作;(3)负责防汛物资的保管和观测探测设施、设备、仪器保管及保养工作;(4)负责防汛抢险机械的日常管理;(5)进行各类防洪工程的观测、探测工作;(6)负责河势、水位观测和水质监测工作。

1.2.2 河口供水分局的职能

河口供水分局的主要职能有:负责辖区内引黄供水的生产和管理;执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量调度指令;根据省局供水局授权,与用户签订引黄供水协议书,及时完成辖区内引黄供水订单的汇总上报,负责辖区内引黄供水计量、水费计收;负责辖区内引黄供水工程管理、供水工程日常维修养护计划与更新改造计划的编报和实施;按照防汛责任制要求,做好辖区内引黄供水工程范围内的防汛工作等。

1.2.3 养护公司的职能

养护公司的主要职能有:按照合同要求,完成堤防、险工、控导等各类工程和设施的维修养护任务,确保维修养护质量,确保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的规范使用,负责填报完善、规范的工程维修养护资料。

1.3 管养分离

改革前,我局所属4个水管单位共有在职职工742人,改革后在职职工452人,改革分流人员290人,其中分流到供水分局95人,分流到养护公司190人。

水管体制改革后,水管单位管理经费和维修养护经费每年拨付到位,有效地支撑了工程管理的正常开展。水管单位的工程管理科专门负责工程管理,各管理段配合工程管理科负责工程管理的具体事宜。水管单位根据年度工程维修养护计划,与维修养护公司签订合同,养护公司根据维修养护合同负责实施,监理公司受水管单位委托,对维修养护实施监理,实行进度、质量及投资控制。水管单位则及时组织抽检和各阶段验收,按照进度支付工程款。

3 水管体制改革后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水管单位的运行观测机构定位困难

根据水管体制改革的机构设置,管理段是运行观测机构,但是河道、堤防、险工、控导工程和引黄闸不同,是自动运行的,因此不存在人工运行问题。至于观测,完全可以由工程管理科来进行,或者委托养护公司来进行。维修养护工程,由养护公司根据合同负责实施,监理公司负责监理,水管单位负责检查验收和工程款支付,也不需要管理段参与。

3.2 水管单位的工程管理主体地位有所削弱

水管体制改革后,引黄闸归供水分局管理,水管单位不再管理引黄闸,水管单位的工程管理主体地位较改革前有所削弱。同时由于引黄闸和堤防、险工等工程是连续的,而管理单位是不同的,因此在工程管理的衔接上不如改革前顺畅。

3.3 养护公司的机构设置不合理

一是人员配置不合理,机关技术人员过剩,基层技术人员缺乏。二是分公司业务范围和县区局没有对应关系,使得水管单位和养护公司之间的工作协调出现困难。三是分公司不具备法人资格,维修养护合同需要由水管单位和总公司签订,再将工作任务分配给分公司,造成工作效率的低下。

4 解决措施

4.1 取消水管单位的运行观测机构

由于作为运行观测机构的管理段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此应予取消,其人员可以充实到水管单位有关部门,或分流到养护公司。至于管理段承担的防汛任务,可以由水管单位的防汛办公室和专业机动抢险队来完成。

4.2 强化水管单位的工程管理主体地位

为了加强水管单位的工程管理主体地位,统一辖区内的工程管理工作,维持工程管理的连续性,应该赋予水管单位引黄闸管理职能,将闸管所交给水管单位管理,供水分局则负责对各个闸管所进行业务指导。

4.3 完善养护公司的机构设置

为了合理分配技术力量,应该对养护公司机关人员进行精简,对分公司技术人员进行补充。为了便于水管单位和养护公司之间的工作协调,应该设立四个分公司,分别负责完成四个水管单位的工程维修养护任务。为了提高维修养护的工作效率,应该赋予四个分公司法人资格,有权直接与水管单位签订维修养护合同,并依据合同完成维修养护任务,总公司负责对四个分公司进行业务指导。

参考文献

1黄河河口管理局.河口管理局水管单位体制改革自验报告.2007(6).

2黄河河口管理局.黄河河口管理局2008年度工程管理工作总结.2009(1).

猜你喜欢

水管工程管理改革
安奇奇与小cool龙(第五回)
首席水管工
小赛和水管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浅析电力工程中的技改大修工程管理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马虎的水管工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