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实施阶段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
2011-12-31李荣鑫
李荣鑫
摘要:工程实施阶段造价管理是一项集管理、技术、质量、施工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的管理工程。本文分析了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同时阐述了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与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原则和相关措施。
关键词:工程项目 造价管理 成本控制实施阶段
1. 引言
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管理是研究如何以高效益地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 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 对项目按照其内在逻辑规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其目标就是项目的目标, 项目的目标界定了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 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
2.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状[1]
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工程造价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工程项目管理的施工系统包括技术、社会、经济三个分系统, 这三者是工程造价项目系统的三个不同的侧面, 三者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 技术系统。该系统是三个分系统的核心, 因为工程造价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向业主交付低成本高质量的工程产品。施工活动关键是技术性活动,只有采取先进得技术措施,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并创造出优质产品。
(2) 社会系统。施工项目是由人来操作的, 故必然产生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即为社会系统。
(3) 经济系统。该系统是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系统的关键分系统, 是“目标分系统”之一。工程施工是一种生产活动过程, 同时也是经济活动过程。工程施工势必投入“人、材、机”及资金, 投入太多会造成浪费, 投入不足又会影响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 将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 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 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实力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力求做到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经济合理, 在经济合理基础上技术先进, 把控制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之中。
3.项目成本控制
3.1 项目成本控制原则[2]
(1) 成本最低化原则。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 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 促进不断降低工程项目成本, 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
(2) 全面成本控制原则。项目成本的全过程空调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应使工程项目成本自始自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3)动态控制原则。工程项目是一次性的, 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中间控制, 即动态控制, 因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只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订成本控制的方案, 为今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
(4) 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 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 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 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 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5)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 项目经理部各部门、各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 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 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各班组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 实行有奖有罚。
3.2项目成本的控制措施[3]
3.2.1组织措施
项目经理应及时掌握和分析企业的盈亏状况,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按期完成任务的前提下,采取先进的技术降低工程成本;经营部主管合同的实施和管理、负责工程进度款的申报和催款工作,处理施工赔偿问题;经济部应加强合同预算的管理,增加工程预算收入;财务部主管工程项目的财务工程工作,应随时分析项目的收支情况,合理的调用资金。
3.2.2技术措施
(1)制定先进、合理、经济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等4个方面。
(2)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工艺技术措施,以降低成本。
(3)严把质量关, 杜绝返工现象; 缩短验收时间,节省开支。
3.2.3经济措施
(1)人工费的控制,主要是改善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劳动纪律,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的比例。
(2)材料费的控制,主要是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 节约采购费用;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等。
(3)机械费的控制,主要是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和修理工作,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降低机械使用费。
(4)间接费及其他直接费的控制,主要是精减管理机构,合理确定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以节约施工管理费。
4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全过程控制的要点
按照全面造价管理的思想, 工程造价管工作涉及工程项目的全过程, 涉及与工程建设有管的各个要素, 涉及业主承包商、工程师的利益, 涉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咨询单位之间的关系。建设项目各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内容和措施如下所述。
4.1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 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及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
4.2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拟建项目经过投资决策阶段后, 设计阶段就成为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它对建设工期,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及建成后能否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设计阶段通过编织设计概算可以了解工程造价的构成,分析资金分配的合理性,并利用价值工程理论分析项目各个组成部分功能与成本的匹配程度,调整项目功能与成本使其更趋于合理。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使控制工作更主动。
4.3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4]
施工阶段是实行建设工程价值的主要阶段, 也是资金投入最大的阶段。在实践中往往把施工阶段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业主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工程付款控制、工程变更费用控制、预防并处理好费用索赔、挖掘节约工程造价潜力来实行实际发生费用不超过计划投资。
4.4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长期以来, 竣工结算超施工图预算是造价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应认真做好以下几点: 核对合同条款, 审核竣工结算编制范围, 编制范围是指编制工程竣工结算的工程及费用范围。审核竣工内容是否符合合同要求、验收是否合格, 审核结算方法、计价方法、优惠条款是否符合合同; 按竣工图审核工程量, 在审核中, 应根据竣工图、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 按照国家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逐项核对; 严格执行计价依据与计价方法; 严格审查设计变更签证; 检查取费标准, 不同地区的税率、价格指数可能不同。因此, 工程取费标准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的要求, 根据施工单位的资质等级、工程类别等设定合理的取费标准。
5结语
综上分析, 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加强施工项目管理, 才能控制项目成本; 也只有达到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 加强施工项目管理才有意义。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体现了施工项目管理的本质特征, 并代表着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客观、公正的标尺。
参考文献
麦炜能浅淡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建设经济2007
芦涛工程造价与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研究探讨 2007
陈英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成本管理科技信息2008
甘宗霞浅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 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