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的融合
2011-12-31苟春平
苟春平
摘要: 在当前中职英语教育中,英语教育工作者在努力探究一个如何把跨文化交际渗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中职英语教学中运用跨文化交际教学措施:1、介绍习语;2、拓展思维,着重介绍英美国家礼仪和节日背景;3、利用现代化教学多媒体,立体全方位介绍西方国家文化,培养学生们对英语语言及文化背景的学习兴趣。运用文化导入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和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中职英语教学 创新教学措施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着重训练学生围绕交际话题进行模拟听说训练,培养初步的实际口头涉外交际能力。有以下几个版块如:交际训练(learn to communicate),扩大语言积累(Build up your language stock ),是英语教学核心,侧重培养学生通过学习使用和掌握交际话题所涉及的语言手段和了解西方文化背景来提高实用英语交际能力。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在中职英语教学中,一直实践在课堂上以跨文化交际作为切入点,介绍西方文化,异域风情,生活习惯差异,中西方语言比较,使英语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增强了学生对所学语言的兴趣,成为英语学习的主动者,达到了中职英语教学实用英语交际能力的宗旨。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改变传统死板的单词语法的填鸭式教学,运用网络多媒体教学图片视频以及音乐介绍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了解英语语言背景。让英语教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认识西方国家文化,摒弃了传统英语教学中学生机械接受运用单纯的字母组合和无语境的生硬的口语,交际起来非常吃力的现象。我在文章中介绍了从习语,拓展思维,着重介绍英美国家礼仪和节日背景和利用多媒体网络立体介绍西方文化等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意识和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一、通过英语习语熟悉英美文化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我不断实践把英语习语穿插在英语词汇和句型中,因为习语紧密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用词形像、生动有趣。英语习语中也包括俚语、格言、谚语、小故事等等,是英美人民语言历史发展的奇葩,具内涵、幽默、格调,不仅内敛,妙趣怡然,更能给语言增色不少。引导学生们准确掌握英语习语,“给力”于他们深刻理解词汇的内涵和文化差异,因此更能准确传神使用英语口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例如在讲解Cultural这个单词时就可以很好地运用英语习语,习语后的注释也寓教于乐,处处绽现睿智的灵感火花,能让学生轻松记忆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下面列举常用在课堂上的英语习语:
Rain cat and dog ,首先把这个词写在黑板上,请同学自由地去解释,然后告诉他们并不是天空上下的阿猫和阿狗,而是下着倾盆大雨,为什么是这样的翻译呢,经查证雷电的声音与猫和狗打架的声音类似。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这个习语学生们肯定容易从字眼里猜到是汉语里一个成语,叫赴汤蹈火,这时就告诉学生英语当中也有类似于汉语中的明喻和隐喻短语。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兴趣。
The apple of ones eye ,同学们看到这词儿时,又是喜欢同时很茫然,到底这词是什么意思呢,久思不得其解,最后告诉她们这是《圣经.旧约.诗篇》中的一句话,意思是“掌上明珠,也就是特别珍惜的人”那就可以让同学们造句了,eg: The king kept his daughter as the apple of his eye .The young lady is the apple of her husband .
An eye for an eye也是出自 《圣经.旧约.诗篇》中,原句为“Punishment is to be a life for a life ,an eye for eye ,a tooth for a tooth,a hand for a hand ,and a foot for a foot “最终解释是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真是中西文化也有融通之处,多么绝妙的吻合呀!
Clean hand 不是干净的手,而且纯洁清白的意思,切合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加强了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Lotus grow up with clean hand ,仿佛置身于荷塘月色背景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情景相融。
通过这些习语的学习,提高了英语口语驾驭能力,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拓展思维,着重介绍英美国家礼仪和节日背景
《礼记》载有“言为心声,语为人镜”,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极大地帮助英语口语的自如运用。
在英汉两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发展过程中, 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两者在观察事物和反映客观世界的角度和方法上差别很大, 甚至在两种文化中同指一事物或现象的词在不同文化中所引起的联想和在情感上所引起的反应也是不同的。
1.在英语交际中,人们初次见面时不用“where are you going ?” , ”have you eaten ?”等中国式的问候语,而是用“hi”“hello ““How do you do ?”” how are you?”
西方文化中不熟悉人之间忌谈的话题是年龄,和婚姻状况包括收入状况,面是选择天气,电影,以及运动作为话题。
介绍应遵循原则,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把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把职位低者介绍给职位高者,同时介绍背着名片时的礼仪常识。
当与某人意见不合表达不同意时可委婉表达方式:“I ‘m afraid…”而不是说I dont think so …..
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跨文化交际能力越强,习语学习和翻译水平就越高,学习英语的信心也就越足。可见,在英语教学中要不断加强文化因素的传授,培养了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文化背景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三、 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了解和体验异域文化
“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现许多中职学校采用的中专英语教材内容丰富生动,话题贴近生活,涉及求职,旅游,食品,天气,节日等方面,正是如此,多媒体辅助教学受到许多英语教育工作者青睐,一方面多媒体能直观立体全方位从视角,听角感观上,快速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唤起学生对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等都有强烈的求知欲,培养中职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电脑多媒体容量大能集听、说、读、试丰富内容,老师可根据教材章节不同选择不同的媒体,如PPT,图片,影片,FLASH等形式,在INTERNET中可以搜集到与课本相关的资料,图片,音乐作品,了解西方人的人文,观念,历史,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推荐,把枯燥的文字变为有声,有色的音像教材。让学生们的语言环境更生动,如身临其境。如在讲解英国的几个著名景点的时,老师可以把白金汗宫,大本钟,四塔桥的文化历史背景,历史故事,配以相关的图片,音乐做成课件给同学介绍,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创建各式各样新颖的语言环境,正确引导中职学生灵活交流口语,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英语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应该提高学生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中职英语教育工作者在英语教学中要有创新思维,拓展思路,探究出一套更科学更完更实用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拓展交际视野,学习语言的兴趣盎然,英语的兴趣,享受到语言交际中的快乐,真正提高英语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关世杰 《 跨文化交际》 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3.徐江.轻松学习英汉互译[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