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班主任如何教育和转化厌学学生

2011-12-31热沙来提.吾斯曼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微笑心理班主任

热沙来提.吾斯曼

中学生厌学是当今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令教师和家长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也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难点。作为班主任如何教育和转化厌学学生,使其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在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对厌学学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对症下药,合理诊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调查分析,找出原因

要教育和转化厌学学生,必须对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进行深入地调查分析。因为只有找到了“病因”所在,才能“对症下药,合理诊治”。 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结合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实践,通过对厌学学生的调查综合分析,将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归结为以下方面:

1.自身原因: 一是学习目的迷失造成厌学。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脑体倒挂现象,书中未必有黄金屋等,迷惘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目的。还有的学生本身不愿意上学,是迫于父母的压力,不得已来学校,这种学生来到学校也只是混日子。还有的学生上学是为了在学校有伴,能满足自己对伙伴友情的需要,同时又可躲避父母的唠叨、家中的劳动,把学校看作避难所,而不是求知的地方。二是学习基础差造成厌学。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由于种种原因,经过多次努力还是一次次失败,又长时间受到社会的偏见、家长的漠视、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他们在学习中无法满足成功的愿望,生活中又无人能理解关怀,品尝到的只是失败感、乏味感。逐渐形成学习无价值、自己是学不好的 “差生 ” 等观念,又反馈到学习行为上,如此恶性循环,很快就患上了厌学症。

2.社会原因:学生主要在学校接受教育,但社会也是他们很大的活动空间。社会的不良风气、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很多消极、低俗的不健康因素,都会影响他们学习的热情,甚至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一是社会不良影响造成厌学。当今社会不良网吧已经成为学生的乐园,有些网吧管理不善,里面人员鱼目混珠,开始一些学生只是抱着好玩的心理来到这里,由于学生的心理还远远没有成熟,是非界限不清,加之一些不良网站以及一些不良人员的影响,他们很快便沉迷于暴力游戏、聊天以及色情网站当中不能自拔,他们感到虚幻的空间比学习有更大的吸引力,在这里可以自由驰骋,没有约束、没有压力,此时他们便出现了厌学的心理,久而久之,他们当中便有相当的学生逃学、旷课成为家常便饭,有的甚至辍学走上犯罪的道路。二是读书无用论造成学生厌学。读书无用论在社会上滋生蔓延,使许多家长和学生产生了“与其花钱读书,不如打工赚钱”的错误观念。而少数早打工的青少年确实也赚了钱,这更使一些学生认为,不用读书同样也能赚到钱,于是,便开始不想读书了。

3.家庭原因:一是有些家庭里成员间关系不和,整天吵吵闹闹,甚至是父母离异,或是家庭里发生了不幸的事,还有父母的不良言行,教育方法的不当。二是许多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盲目从众,要求孩子“多多益善”,在放学或节假日,让其参加各种补习班、特长班,但很多情况下都不是孩子的意愿,有些学生没有顶住压力便造成厌学。

4.学校原因:一是过重的学业负担,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导致厌倦而厌学。谀是老师不恰当的批评。在教育教学中,不恰当的批评,有时给某些学生产生对学科教师的反感,随之产生逆反心理而厌学。

谀、对症下药,合理诊治

结合以上原因,如何教育和转化厌学学生?这里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教育和转化厌学学生,首要的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中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自己的人生座标不明确,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必须紧紧抓住这点,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素质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一方面,要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竞争还会更加激烈,自己不能依靠父母一辈子,今后的路要靠自己去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没有知识、没有文化,今后就很难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要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当前社会的“用人”形势,克服读书无用论或上学无用的心理,使学生认识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只会越来越需要大批的拥有丰富知识的人才。

2.心理疏导,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之间拉大智力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智力本身,而是包括学习欲望、毅力、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因此,教育和转化厌学学生,必须给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摘“笨”帽子,解脱精神枷锁。为此,我在与厌学学生谈话时,指出从生理上看人的智力并无大的差异,进而指明,班里的同学没有一个属于先天愚蠢的,只要你们刻苦努力,就能学好,成为聪明的学生。他们听后似信非信,但毕竟露出了一丝笑容。

3.以情感化,以情育人

情感是教育的润滑剂,也是化解厌学心理的良药。学生热爱老师,往往会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学习中来,似乎觉得不学好就对不住关心爱护自己的老师。而对于那些情感饥渴者,教师更应付出无私的爱,并且要想办法建设班集体这一温暖的家庭,让他们生活在情感丰富的学习生活中,这种情感场具有巨大的磁力,会紧紧吸引住学生,使他们不至于寻找庸俗的情感补偿。

4.设目标,积极引导。我根据厌学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立合理的目标,让他们踮足可及。在设立目标时要因人而异,设立多层次的目标。只要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就应给予表扬,让他们感到成功并不难,感到有成就感。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先让学生喜欢要他学习的人”,这是“理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增强民主平等意识,把他们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关心、尊重、帮助他们,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和个别谈话法,多与他们交流沟通,使他们以开放的心态、心情舒畅的进行学习。同时,微笑是友善的表露,是相互交流的基础,是心理素质良好的体现。班主任要时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微笑去面对学生,使他们觉得老师是平易近人的,是可以交心而谈的。特别对于经常被冷落的后进生,我们不要“吝惜”自己的微笑。厌学学生一旦得到班主任的微笑,他们会把它当作最珍贵的礼物。微笑给了他们一种安全感,一种温馨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他们更容易获得成功。如考试差的学生,我们用微笑去鼓励他下次考好;纪律差的学生,我们用微笑告诉他怎样去遵守纪律……,所以我们要记住一句话:冷漠是离心力,它使学生离我们越来越远;微笑是同心力,它拉近我们与学生的距离。实践证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是教育和转化厌学学生的前提。

6.形式要活泼多样。做好厌学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除了课堂教学,大型报告会、主题班会等集体教育形式外,关键是在这些教育和活动之后要趁热打铁,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多找学生个别谈话,耐心的教育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困难,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温暖。同时,还要发动同学之间互相教育、互相帮助。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工具,如校园网、广播、黑板报、墙报等形式,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特别是要大力表彰和树立由厌学学生变先进的典型。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班主任在教育和转化厌学学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针对性要强。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素质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转化厌学学生。

2、学生出现厌学情绪与学生出现道德问题不属于同一范畴,班主任要区别对待。

3、学生厌学情绪一旦出现就应马上采取应对措施,如果不及时引导,学生很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导致辍学。

4、作为班主任要把握好班级管理中“宽与严”的度,做到宽严得宜。如果管理过严,学生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但也不能过松,必须恰当处理宽与严的关系。

总之,班主任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和转化厌学学生,才能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才能把工作落到实处。以上做法,是笔者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的尝试。随着形势发展,班主任工作任重道远,我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班主任工作的新经验,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微笑心理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微笑》
Smile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种微笑
诱人微笑线
心理小测试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