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生物课堂教学结构设计的探讨

2011-12-31阿依努尔.努尔提也夫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自学课堂教学教师

阿依努尔.努尔提也夫

摘要:课堂教学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构成教学的诸因素在时间、空间方面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的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程序。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结构至关重要,本文将从这方面展开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字:生物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Abstract: Class teaching structure, under certain educational thought, is a kind of steady and simple combing formation and activity process for time and space teaching design. It is very vital to how to imporve the teaching structure. In this paper, it wil be discussed from this point for references.

Key Words: biology class; teaching structure; design

结构是指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课堂教学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构成教学的诸因素在时间、空间方面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的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程序。课堂教学结构是否优化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否完成以及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习评价的不同而变化的。在此笔者谈谈在讲授新知识教学中的教学结构设计思路的体会。

一、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刊设了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驰有效的理想气氛。提出问题时要考虑:

1、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问题。教师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出疑问(能反映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重点),使学生清晰地知道一节课内学什么,怎么学,学好了有什么意义,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了解和解决他们在独立自学时无法明确的问题。问题必须有助于对全课问题情境的解决,有助于对教学内容全面深入地理解。

2、问题须与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相呼应。

教师在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并提出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进入探索问题境界。以学过的知识为基础并与本节新知识相衔接的问题,经过学生自学找到问题的答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能满足学生的成功感。

3、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初中生有好新奇、盼肯定、爱表扬、争好胜的心态,问题的提出要考虑学生能否直接推理得到,是否是动态思维、是否贴近生活实践以及思维转折次数多少等因素,把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满足并强化学生的好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生活中能够遇到但不能用已有的知识去解答的问题,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立刻要想知道的欲望,如讲授《人的发育》一节中,创设青春期的男、女同学的生理现象上有何不同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质疑心理。

5、向学生提出学习和认识任务,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知道知识的重点、难点和预习的指向性,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促进学生预习时的积极思维。

二、体验问题,独立自学,寻找解题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摄取知识的主体地位就必须让学生自己阅读,独立思考。对照问题的学习任务,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从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能使学生学得深刻,而且能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1、亲身体验过的知识要比从他人处听到的要深刻。学生通过预习教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得到学习的乐趣性。就记忆强度而言,这要比教师直接告诉原因的要强得多2、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解决问题的根源。预习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特别对于学习不够主动的学生来说则是一个很好的鞭策机会。对于好的学生或课前预习过的学生则引导他们做好课后练习或知识归纳小结。

3、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自学时的空白时间。教师在黑板上写好本节课的板书要点,并巡回于学生之间,“有请”即赴,有问即到,送教到人,当好咨询,同时搜集探索“情报”,主动去启发引导。

三、明确问题,交流点拨,知识归纳

1、通过学生的预习自学,经学生自己的思考、体验,在个人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并展开学生之间的讨论,互相补充与纠正,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以肯定、鼓励为主的形式来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望。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不能任其自流,无休止地争论下去,必须适可而止。

2、锻炼学生发言的胆量和语言表达概括能力。对于性格内向、不敢举手的学生要注意观察其表情,尽量创造机会让他发言,消除其胆怯心理。有些学生回答问题按教材的语言来表达时教师逐渐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答案。

3、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小结能力。学生预习到的知识是零碎的、片面的,只归纳自己知识的知识点,而不理解的知识点就难以归纳。因此,教师在知识归纳中起指导作用,让学生起主体作用。要处理好“空白”教学,即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处理要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自己留有发挥的余地,不把学生的思路拘禁在教师设置的教案框框内,问题讲到关键处有意卡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四、学生出题,教师答题,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的智力活动处在积极状态中,为传授和巩固知识奠定基础。这样有利于:

1、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使之主动积极地运用知识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在具体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中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把学生从被动的地位中解放出来。这样能促进学生积极联想,丰富想象力,训练思维力,热烈讲座可使教学民主化,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2、体现了教学相长的原则。教师启发学生,学生触发教师,不断循环往复,在教学中就会出现“双边提高”和“双向交流”的效果。3、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能自己解答,教师运用“点化”的教学艺术,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于学生较简单的问题,让其他学生回答;对于不同观点的问题,鼓励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在答题中不断渗透各种学习方法和解题技能,如:查阅资料,关注文化传媒,提出假设,实践调查,亲身实验谁,多观察周围的事物等。学生在参与中悟道,以参与中悟法。

4、可以得到教学的反馈信息。在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中,可发现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思维方式,为教师讲授知识时,适应学生的学习思路提供依据。

五、范例:

《被子植物的生殖》一节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1、设疑:

教师用幻灯机(多媒体)显示下列问题:

(1)被子植物的生殖方式是什么?(新旧知识衔接)

(2)为什么桔树花开了许多而结出的桔子数不是很多?(传粉,受精知识运用)

(3)有些被子植物的花很美丽,而有些则很“难看”?(风媒花,虫媒花的特点)

(4)要使向日葵多结瓜怎么办?(人工授粉,知识综合应用,导入下节课《种子》的知识)

(5)本节课的认知目标显示:

了解:开花、传粉、风媒花和虫媒花

理解:被子植物受精过程

介绍:人工授粉

2、体验问题,自学解疑

请学生自学本节教材十分钟(教师根据学生自学的进度灵活调节)并提醒要请同学回答上述问题。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空白”时间列出板书:(一)开花和传粉:1、花开的顺利;2、传粉的过程及方式;3、花的类型(按传粉的方式分);(二)受精:1、精子的产生部位;2、种子中的胚是由什么发育而成的;3、种子数与胚珠数、子房数与果实数的关系;(三)人工授粉

3、交流点拨,知识归纳

学生自学完毕后,一边让学生回答问题,一边作知识点的传授与归纳,教师填写板书的具体内容。

4、学生出题,师生共同解题

利用15分钟的时间(根据学生问题数的多少和课堂讨论气氛而定)让学生发问,教师解答,进入现场质疑的阶段,经过师生的热烈出题、答题,来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现选出学生的部分问题以嗜各位:(1)含羞草用扦插法繁殖是否可以?

(2)无籽西瓜是怎样繁殖的?

(3)香蕉没有种子,怎么繁殖?

(4)被子植物中的生殖是否有胎生?

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发现学生对周围的事物特别好奇。有许多疑惑需教师给予解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满足学生的知识饥渴。在学生出题中经常出现时间的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随机应变,把问题转移到下节课的内容去,为学生自学下节课内容埋下伏笔。

猜你喜欢

自学课堂教学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