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2011-12-31哈力旦木.麦米提敏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发现氛围营造

哈力旦木.麦米提敏

摘要:提问是一门教育艺术,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但多数情况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回答问题,而不是启发式地给学生提供产生问题的情境;或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问题,而不给学生提供自行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机会。

关键词:问题 营造 民主 氛围 发现 明确 评价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每位教师逐步意识到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说是一门教育艺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但多数情况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回答问题,而不是启发式地给学生提供产生问题的情境;或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问题,而不给学生提供自行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机会。为此,我就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谈几点策略。

一、营造课堂民主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一)民主氛围要体现“教学相长”

作为新课改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应当始终与学生保持平等的主体,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有独到的见解,师生间要保持零距离接触,而不应当凌驾课堂和学生之上。唯有这样,学生就会勇敢的提出老师意想不到的、有价值的问题。

(二)民主氛围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

由于学生自身生理、心理特点,在课堂上不向老师提问的原因很多,诸如:怕提出的问题影响教学;更多的是怕提出的问题太幼稚,让人笑话;还有是确实不能发现问题,无从谈起;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即使发现了问题,要表达自己的见解还需要很大的勇气。遇到以上情况,教师不能着急,不能埋怨,更不要讥讽,要保护每位学生的自尊心.

二、 教育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精心组织提出问题

(一)时刻教育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1.鼓励学生, 做知识的吸食者

知识是智慧的钥匙,是成功的阶梯,是创新的源泉。知识越多,接触信息的面越广,“问题”自然就越多。所以在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做一个杂家,做一个知识的多面手。因为知识间是互相渗透的,使相通的,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只有让知识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才能增加对现实生活问题的敏感性,才能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提醒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物学是自然学科,它的原理、规律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现象。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很多自然现象值得我们去思考,去记录,去发问。每周我都抽出一节课,在课前问问同学在上周有没有什么新发现,然后同学们共同分享问题,诸如:“树叶为什么颜色不同?”,“为什么冬天路边的草都死去,而路边的树木还活着?”等.

3.启迪学生,勤思考才能进步

① 发挥联想和想象的翅膀,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联想和想象是对现实生活中暂不存在的事物的的一种超前的预测或推理,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实现能力上的飞跃。

②调动思维的扩展性,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如果运用逆向思维去发现问题,所发现和提出的常常是新颖的、独特的问题,常是有价值的问题。

4.激励学生,质疑才会有创新

创新思维的滋生往往从怀疑开始,不能发现问题就谈不上创新,可见这对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困惑”的产生,常常是一瞬间,要学会留住“困惑”,就能提出不少有价值的问题。

(二)缜密组织语言,提出自己的问题

1.提出的问题语言表达明确

要将疑问用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需要长期的磨练,比如有的同学对植物叶肉细胞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感到好奇,就问:“植物的叶肉细胞为什么有叶绿体呢?”问得就不够具体,可以答“这是由基因决定的”,或“叶绿体具有光合作用”等等,问题就明确了,可见从产生疑问到提出问题,有时还需要进行深入思考的。

2.提出问题要分类表达

学生针对某一知识点提出的问题会千差万别,如在对植物吸水和失水的知识点上同学们提出了如下问题: “植物细胞为什么吸水和失水?”,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对植物体有什么意义?”等等。这些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因此,将问题分类后,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语言将问题表述出来,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的水平。

3. 提出的问题要有价值

有价值的问题即可以作为研究的课题的问题,当然这对于处于高中阶段的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但不能因为是困难,就因噎废食,只有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才能说明学生在思维上有了质的进步,也只有这样的学生才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突破,有创新。

三、 多角度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

对初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评价:首先审视是不是一个合理的、科学的问题;其次是看问题的表述是否明确、具体;第三是看问题的探究价值高不高。但不论哪种情况,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及时的评价,多表扬、多引导,使学生感觉到成就感。

猜你喜欢

发现氛围营造
美丽可持续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浅探
洗水soft fabric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营造温馨如家的购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