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对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

2011-12-31苏颖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工程质量工程项目目标

苏颖

摘要:施工质量控制是一种过程性、纠正性和把关性的质量控制。只有严格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即包括各项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竣工阶段的控制,才能实现项目质量目标。本文针对建筑施工项目过程中质量控制方案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中心问题是质量控制,这里所说的“质量”即要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又要满足用户期望。为保证和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生产者和管理者就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质量标准、规定,在工程项施工全过程中进行严格控制,并要满足用户的需求。

一、建筑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是施工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受众多环节的制约,其中包括投资决策、设计作、建设计划、材料和设备供应,市场或社会要求、施工活动、交工验收、用后服务等等。在众多的环节中,施工、活动是关键环节。施工活动是通过有效的组织方法和技术途径,按照设计图纸和说明的要求,建成供使用的建筑物的过程,是建筑物的物质形成过程,也是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形成的实施过程。因此,只有把好质量控制这个关键环节,强化其工作质量,才能控制住产品质量否则再好的设计,再合理的投资决策,也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建筑产品。

二、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涉及的因素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所涉及的因素有施工单位本身和外部环境方面的,控制的关键对象是内部因素,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

l、人的因素:所有参加项目的人员,包括领导干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和服务人员,均对工程质量的形成产生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决定因素。

首先是人的思想一一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他们应当树立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防为主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信誉相结合或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的综合效益观念。

其次是人的技术素质。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应有较高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能力,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技术操作精神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服务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

2、技术因素:技术因素除了前面提到的人的技术素质以外,还包括技术装备、技术标准与技术规程,设计文件、技术档案和技术资料、技术情报、检验和检测技术、计量等。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存在于生产活动的全过程之中。技术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因此,要重视技术装备的配备数量和水平。要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建立符合技术规律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建立严格的质量考核制度。加强对设计图纸的学习与审查,对设计文件质量要把好最后一关。技术信息要灵,信息储备要丰富、适用。检测、检验、计量等技术服务工作要做好,要不断改进与提高工艺水平。

3、材料和半成品因素:建筑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有了高水平的建筑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才会有高水平的工程质量。因此,对建筑材料和半成品要把好“四关”,就是材料采购关、试验检验关、运输保管关和使用关。抓质量必须抓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抓管理必须高度重视材料管理。采用节约措施绝对不能对质量有丝毫削弱。新材料必须经过鉴定并掌握它的加工和使用技术,方能使其成为质量保证的新因素。针对建材市场产品质量混杂情况,对材料和半成品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预控是很有必要的。如施工项目所有的主要材料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应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没有或项目不全的质保书,应进行机械性能及化学分析复验,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杜绝因材料不合格造成的浪费和质量事故。

4、管理因素: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管理的因素作用极大。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全体人员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责任,参与管理。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队伍的自身情况,确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及效果在实施质量计划中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用数理统计法进行归类分析,得出结论,有经验则加以总结成为以后保证质量的“标准”和“制度”,形成新的质量保证措施,有问题则要作为以后质量管理的目标。每个工程项目都应进行按部位、工种,重点质量特性的全方位管理。各专业管理都应当以质量为中心,从各方面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

5、环境因素: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如竞争环境,国家和建设单位的要求,用户的需求,人的观念变化,国家的技术质量政策,政治环境,水文、地质、气候等等。在质量控制中都应充分注意,做到综合适应,满足要求。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生产者不能闭目塞听、循规蹈矩,而应当在开拓中建立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目标和实施质量控制。

三、建立质量目标责任制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应强调建立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由质量检验和工序管理两个方面组成。质量检验包括对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的检验,工序检验和竣工单位工程质量检验。工序管理主要是建立质量管理点,消化工艺文件,严格工艺规律,进行工艺分析,管好人机、物、环境诸因素中的主要性要素,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提高工序能力。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中,应强调质量目标责任制,使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都有质量保证职责,任何质量工作都有标准和专人管理。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这里所讲的“责”是指保证质量的职责。应当以职论责或岗位论责。“权”是指完成质量控制任务所需要的权限,它是实现质量承包责任的保证。“利”是指完成质量职责后根据成绩给予的报酬和激励。如发生工程质量事故,造成浪费、返工、修补等,给用户或下一道工序造成麻烦的,要给予惩罚。“利”必须落实,奖励能激发进一步提高质量的积极性。

2、质量承包必须有明确的对象和目标。责任目标可以文字表达,也可以定量表达。

3、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所有人员,不论是哪个岗位,均应承担质量保证任务,尤其是项目经理,必须承担质量保证责任。

4、质量承包的内容随工程的进展而变化,考核标谁也随之变化,从而使保证工程质量的工作水平随着质量控制的展开呈逐渐提高的趋势。

5、各质量目标责任人的责任目标应互相关联,形成体系。

6、质量目标责任制要征求执行人的意见,然后由质量管理人员同目标责任人签订责任状。

四、工程项目质里控制的目标管理

质量控制的目标是质量控制预期应达到的结果,以及应达到的程度和水平。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激发人的质量控制积极性,使关键问题迅速得到解决。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抓住目标制订和目标实施管理的两个环节。

1,目标制详根据企业的质量目标及所施工的工程质量现状,包括工程的质量通病,以前质量控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成熟施工经验的新的施工对象,前一管理循环反馈的问题,用户的意见和特殊要求,质量升级和攻关提出的特殊问题等,制订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目标。工程的质量通病是最重要的质量控制目标,因为它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很顽固,控制难度大。如目前普遍存在的“一裂”、“三堵”、“五漏”就应当是重要的质量控制目标。“一裂”是指地面裂缝,“三堵”是通风道及烟道、下水道堵,“五漏”是指屋面、防水地面、地下室、卫生间、水管漏。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目标的选定,关系到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关系到质量管理的效益,应高度重视。

2、目标的实施目标实施的中心环节是明确目标责任,使目标责任制度化。责任明确后,就要搞好自我控制,即职工按自己所担负的目标责任,按照目标责任制要求,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自主管理,加强检查,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从而实现质量控制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海兵;;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山西建筑;2010年06期

猜你喜欢

工程质量工程项目目标
党建工作与工程项目建设的深度融合途径
住建部:建设单位是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 应依法对工程质量担全责
广西:2018年致力提升住宅工程质量满意度
2014至2015年西城区老楼通热方式实现无煤化工程项目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