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公路施工危险源辩识及控制管理

2011-12-31桑东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控制管理公路施工

桑东

摘 要:公路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到各种工艺操作过程。通过危险源的识别,采取有效措施和管理方案将各个环节合理组织,有机结合起来,以保证公路施工企业在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中的人员职业安全健康,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公路施工;危险源辩识;控制管理

0 引 言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在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危险源辩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可实现对事故的预防和生产作业的全过程控制。

一、现场危险源的辩识

公路施工现场进行危险源辩识的目的是及时识别施工作业现场作业人员周围环境及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性,消除事故隐患。

公路施工现场进行危险源辩识的通行做法是通过施工作业办公区域、工作场所活动过程进行识别。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应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阶段即开始进行辨识,并随着施工进展情况不断调整。一般在道路工程和桥梁工程中包括土方工程、基础工程、基坑支护、钢筋绑扎、钢筋焊接、钢筋场内运输、梁板运输、梁板吊装、隧道施工、机械作业等作业活动,需对每一个作业活动进行危险源辩识。在进行危险源辩识时,应从人、机、物料、方法、环境等几方面分别考虑。目前可以确定的公路施工危险源有坍塌、高处坠落、触电、车辆伤害、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爆破伤害等。

二、危险源辩识结果管理

2.1 危险源评价

对危险源辩识结果进行风险评价,采用专家打分法、决策树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等方法对危险源进行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危险源进行分类,确定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

2.2确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点

根据识别出的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把重大危险源作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重点,对其制定专项管理方案,进行重点控制,以降低危险性。

三、安全教育

在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工作中,可以根据各种作业活动辩识出危险源,将其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对该作业活动中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时,要告知作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该项作业活动中存在哪些危险,可能发生哪些事故,如何避让和防护危险以及在紧急情

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3.1安全技术交底

在对班组进行安全告知时,可以从4个方面对班组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辩识。一是客观存在的危险源;二是伴随作业活动而产生的危险源;三是拌随机械设备缺陷而产生的危险源;四是特殊气候条件下产生的危险源。根据危险源辩识结果,有针对性地告知本班组人员在作业活动中可能碰到哪些危险,如何避让和防护危险等,包括: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危险源和危险点;针对危险源和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发生事故后应该采取的避难和紧急救援措施等。安全技术交底必须逐步进行,纵向要延伸到全体作业人员,从企业(公司)到项目到班组最后到人。

3.2提高作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

在施工现场危险源集中或存在重大危险源场所(部位)明显位置设置危险源警示牌。危险源警示牌应书写该场所(部位)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将该场所(部位)危险源明确地警示出来,使该场所(部位)周围作业人员能够时刻了解作业中存在哪些危险,如何防止和避免发生危险,提高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起到警示作用。

四、危险源的控制

危险源的控制可从三方面进行,即技术控制、人行为控制和管理控制。

4.1技术控制

采用技术措施对固有危险源进行控制,主要措施有对危险源进行消除、控制、防护、隔离、监控和转移等。

4.2人行为控制

控制人为失误,减少不正确行为对危险源的触发作用。人行为的控制首先是加强教育培训,保证人的安全和操作安全。

危险点控制的各项措施能否得到贯彻执行以及执行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对危险点控制的认知程度及对有关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因此,必须对涉及危险源控制的有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危险源

控制管理的意义,本单位(岗位)的主要危险类型,产生危险的主要原因,控制事故发生的主要方法,日常的安全操作要求,应急措施和各种具体的管理要求。通过教育培训使他们提高实行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自觉性,掌握进行控制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首先要合理选用作业人员,由于危险源多为重要岗位,有的操作管理技术比较复杂,对作业人员的要求较高,因此应选拔那些认真负责、技术高、能力强的员工从事危险源点的作业;其次应严格培训考核,加强上岗前的教育,从事危险源岗位工作的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加强技能训练以及提高其文化素质,加强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

公路建设单位的工作人员应作到操作安全化。研究作业性质和操作运作规律,制定合理的操作内容、形式及频次,运用正确的信息流控制操作设计,掌握合理的操作力度及方法,以减少疲劳,利用形状、颜色、光线、声响、温度以及压力等因素的特点,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4.3管理控制

可采取以下管理措施,对危险源实行控制:

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危险源确定后,在对危险源进行系统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危险源重点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日常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应急措施及考核奖惩制度等。

明确责任、定期检查应根据各危险源的等级,分别确定各级的负责入,并明确他们应负的具体责任,特别是要明确各级危险源的定期检查责任。除作业人员必须每天自查外还要规定各级领导定期参加检查。

对危险源的检查要对照检查表逐条逐项、按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检查,并作记录。如发现隐患则应按信息反馈制度及时反馈,促使其及时得到消除。凡未按要求履行检查职责而导致事故者,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要严格要求作业人员贯彻执行有关危险源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按规定进行安全值班和交接班;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按安全检查表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危险作业须经过审批等。所有活动均应按要求认真做好记录。负责人和安检部门定期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给当事者以指导教育,根据检查考核情况进行奖惩。

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建立、健全危险源信息反馈系统,制定信息反馈制度并严格贯彻实施。对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应根据其性质和严重程度,按照规定分级实行信息反馈和整改,作好记录,发现重大隐患应立即向安检部门和行政第一领导报告。信息反馈和整改的责任应落实到人。对信息反馈和隐息整改的情况各级领导和安检部门要进行定期考核和奖惩。安检部门要定期收集、处理信息,及时提供给各级领导研究决策,不断提高改进危险源的控制管理工作。

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基础建设工作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基础工作除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外,还应建立健全危险源的安全档案和设置安全标志牌。应按安全档案管理的有关内容要求建立危险源的档案,并指定专人保管,定期整理。应在危险源的显著位置悬挂安全标志牌,

标明危险等级,注明负责人员,按照国家标准的安全标志表明主要危险,并扼要注明防范措施。

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评价和奖惩应对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制定考核标准,并力求量化,划分等级。定期严格考核评价,建立奖惩制度并与班组升级和评先进结合起来。逐年提高要求,促使危险源控制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

五、结语

我国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公路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和人身伤害也频频发生。虽然国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不断规范建设工程各方的行为,安全形势趋于好转,但目前的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在这种形势下,实施有效的辩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可实现对事故的预防和生产作业的全过程控制。

猜你喜欢

控制管理公路施工
试论房屋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浅论建筑安装企业材料的控制管理
公路修建中的成本控制研究
浅谈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
“营改增”对公路施工企业分包的影响及对策
企业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及控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