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绿化用地改造和完善初探

2011-12-31李敏芳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内容提要:简述了目前中国中小城市城市绿化用地的规划和完善。同时,从绿地规划、设计理念、配套设施、提高绿量等方面作出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规划刚性;设计新意;绿化功能;建设完善;城市绿量

城市用地构成中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绿地”,其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己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所谓“绿地”,《辞海》释义为“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或指“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均可称为绿地”。城市绿地系统,是由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类绿地(包括城市规划用地平衡表中直接反映和不直接反映的),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下面本人将针对我市绿化用地中存在的问题来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绿化用地存在的问题

1.绿化规划缺乏刚性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导城市绿化工作成功开展的前提和保证。一般说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一经批准,就应向社会公布,并以城市“绿线”对其范围进行划定。规划为城市绿化的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为它用。但在我市,虽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早已编制并经过修编,但却没有划定各类绿地的绿线范围,规划的绿化用地或已建成的绿地被随意变为它用的现象屡屡发生。绿化规划的严肃性不能得到切实维护、刚性得不到有效发挥,严重破坏了我市的城市绿化景观和生态环境。

2.绿化设计缺乏新意

丹阳是拥有6000年人文历史的古城,但在绿化设计中,我们却没有将这些文化资源和园林绿化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具体表现为三方面:(1)在“水”字上文章做的不足。对于城区既有水体,要么填平作商业开发,要么闲置荒芜,没有将城区大小水系用活,尤其缺乏亲水性。没有突出丹阳“水漾古韵”的特色。(2)在植物选用和配植上考虑的不全。在植物配植上,过多追求外来树种,而对乡土树种利用不够。这样,使我们的城市绿化走向了大众化而失去了个性。(3)在文化内涵上挖掘的不深。齐梁文化、曲阿胜迹等栩栩如生的故事,没有在园林景观塑造上得到很好的体现。

3.建设施工缺乏远见

在我市,经常可以看到在已建成的绿地上进行开挖施工的现象,诸如铺设地下管线、建公交站台、设置亭棚广告等,直接影响苗木的成活和绿化的效果。这种边建绿、边损绿的现象之所以屡屡发生,其根本原因是不注重施工程序,没有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则的结果。此外,在大部分绿化建设中,没有进行综合配套建设,特别是供水设施、管理用房、护栏保护设施等配套不到位,给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带来重重困难。

4.绿化功能不够完善

在开发区大部分道路绿化中,侧重植物绿化效果,轻视休闲功能设施,在城市居民人均公园绿地偏少的地区,必须在有限的绿地条件下完善绿地的各项功能,使生态、游憩、防护、防灾、交通、健身等多种功能得到体现。

二、改造和完善城市绿化用地的思考

针对上述城市绿地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要针对各条道路和绿化用地的具体特点,逐一完善和调整。要采取有效手段,切实加快绿化改造步伐,抓好城市进出口路、城市防护林与隔离带的建设,加强城区水体的保护,搞好现有水体的环境整治,有计划、有步骤地快速推进城市绿化工作,尽早使我市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

1.进一步在规划上下功夫

规划是龙头,是城市绿化的法律保障。按照创建国家生态市要求,建设城乡一体化大格局的园林绿化系统已非常必要:一是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在绿地系统规划中,充分考虑各类公共绿地,并保证其分布合理、结构科学,体现一定的超前性和艺术性。二是要认真落实并严格执行城市“绿线”管理制度,任何单位、任何个人都不得随意改变和侵占城市绿化用地,以维护其权威性。三是要严格审批制度。对于各类建设项目,不论是小区建设、单位绿化建设,还是新城区建设、老城区改造,都要按标准严格控制其绿地率。

2.进一步在设计上下功夫

园林设计要本着“以人为本、生态园林、因地制宜”的原则,着力树立创新意识、超前意识和精品意识。其中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方面要严把方案设计关。设计方案是绿化工程建设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败和效果的好坏。方案设计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大型绿化工程建设,必须放开市场,让外地有实力的园林设计单位介入,引入外地先进思路,以确保我市绿化建设水平不落伍、品位不滞后。另一方面,要严把方案评审关。要建立健全园林设计方案评估专家库,并以一定措施保证其有效开展工作。凡公共绿地设计方案,都要经过专家进行评审,通过后才能报行政审批、实施,确保按最佳的方案进行施工。

3.进一步在建设完善上下功夫

绿化工程要严格按照既定方案进行实施,要重点抓好三点:一是把好施工质量关。要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理制,选派具有专业知识和施工经验的监理人员,对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把关。二是把好工程进度关。要严格按照科学的施工程序安排工程进度,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坚决杜绝为盲目赶工程而影响工程质量的现象发生。三是把好配套建设关。绿化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涉及到植物、水、电、安全维护设施等,除设计上要综合考虑外,在建设中也要周密安排,使水、电、管理用房、维护护栏等配套设施一步到位。

4.进一步在提高城市绿量上下功夫

要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城市绿量不足的问题。具体可采取以下办法:一是根据城市规划和建设发展的要求,结合城区南移、企业外迁、居民点改造,实施“拆房建绿”;二是鼓励社会各单位大力开展庭院绿化,将绿化较好的单位实体围墙改造成通透式护栏,实施“拆墙透绿”;三是积极拆除占用绿地的违章建筑,实施“拆违还绿”;四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空隙与边角地带,广种花草,实施“见缝插绿”;五是在新城区建设和新建项目中要通过规划控制,提高绿地率,实施“规划增绿”;六是加快立体绿化的步伐。

以上是我对城市绿化用地的理解和规划初探,我们相信丹阳城市绿地规划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会更加科学、人性化、生态化,绿化用地布局将朝着健康、持续的人居环境发展,使城市绿地与居民都能达到和谐相伴的水平。

作者简介:李敏芳/1978年生/江苏人/工程师 /南京林业大学毕业/风景园林专业/江苏省丹阳市市容管理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