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氧化
2011-12-31李莉
李莉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催化氧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含醛含醇化工废水的主要工艺设计参数,调试运行过程;分析了调试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种现象的原因;总结了设计运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催化氧化 接触氧化 含醛含醇化工废水
百川化工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经营偏苯三酸酐、醋酸酯类、偏苯三酸三辛酯、三羟甲基丙烷等产品和醇醚等化工产品。
1、废水的水量和水质
根据环评要求及对该企业所排废水类型的调查,在不同的生产阶段和生产工序,所排废水的类型和特点如下表所述:
表1车间不同工序所排废水
该企业排放的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确保各项出水水质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排放标准。
2、试验结论、
通过对相关同类型企业取水调查,得出如下试验结论:
①偏苯三酸酐、醋酸酯类、偏苯三酸三辛酯、三羟甲基丙烷、醇醚等产品的综合污水COD值较高,一般为8000~10000mg/L。
②鉴于三羟甲基丙烷废水中含有苯甲醇、甲醛等成分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经过对比试验,若单独对该废水进行好氧生物处理,则进水COD浓度不宜大于800mg/L,且其好氧工艺停留时间应不小于60h。
③小试中实测三羟甲基丙烷废水中COD有时高达16000mg/L~18000 mg/L,若实际废水COD浓度超过10000mg/L时必须采取催化氧化预处理措施,对生化处理的微生物系统有抑制作用的甲醛、甲醇控制在适当的浓度范围内;
④依据该废水的特性,三羟甲基丙烷废水与其它四股废水混合后进入生化系统处理,在生化池进水COD浓度在1000mg/L,停留时间应28~30h,能使COD降到150~200mg/L。
3、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根据该企业目前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水的情况,处理设施设计进水水质如表2所示。
表2处理设施设计进水水质
注:综合废水包括偏苯三酸酐生产废水,偏苯三酸三辛酯生产废水,
醋酸酯生产废水、三羟甲基丙烷废水、醇醚废水及其它废水。
经过对实验结果的总结与比较并结合该企业的废水的水质特点,采用如下图所示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三羟甲基丙烷废水(超过进水浓度)
3.1污水处理流程
注:若三羟废水进水浓度CODcr≥10000 mg/L或甲醛≥885 mg/L、甲醇≥1545 mg/L,则三羟废水首先经过催化氧化池预处理后再进入调节池;若进水浓度CODcr≤10000 mg/L并且甲醛≤885 mg/L、甲醇≤1545 mg/L,则三羟废水直接进入调节池进行生化处理,不必进行催化氧化处理。
4、主要构筑物和设备
4.1 废水收集池
调节废水的水量,均匀水质,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冲击负荷。
三羟甲基丙烷废水(进水浓度CODcr≥10000 mg/L或者甲醛≥885 mg/L、甲醇≥1545 mg/L)首先在废水收集池中聚集,然后用提升泵提升至催化氧化池。集水池平均水力停留时间12h,有效容积90m3。
4.2 催化氧化池
通过投加氧化剂和催化剂对三羟甲基丙烷废水中的甲醛、甲醇进行催化氧化,降低甲醛、甲醇浓度,减少其对后续生化工艺的抑制作用。同时,去除废水中的部分COD。催化氧化池前通过热交换器对水进行加热。催化氧化池平均水力停留时间4h。
4.3 混凝沉淀池
通过加药混凝,对废水中悬浮物进行分离去除,从而有效降低后续生化处理工艺的负荷,提高整个系统的处理效率。
采用竖流式混凝沉淀池,选取表面负荷1.0m3/(m2.h)。
4.4 集水池
收集混凝沉淀池的出水,并用泵提升至冷却塔。
集水池平均水力停留时间4h,有效容积30 m3。
4.5 冷却塔
冷却混凝沉淀池的出水。
4.6 加药系统
包括溶药系统与投药系统,溶解固体药剂,然后投加到催化氧化池、加药混凝沉淀的反应区中。
4.7 隔油池
去除综合废水中的表面浮油。浮油定期人工清理。
隔油池平均水力停留时间2.5h。
4.8 调节池
调节废水水量,均匀水质,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冲击负荷。
调节池内设置穿孔管进行预曝气搅拌。调节池平均水力停留时间24h。
4.9 配水池
将调节池的出水和接触氧化池的回水进行混合,降低进入接触氧化池的浓度。配水池平均停留时间3.0h。
4.10 接触氧化池
利用好氧微生物将小分子有机物彻底分解成无机物,降低废水中的污染指标。
接触氧化池前设一配水区,将生化池出水与调节池出水混合,控制接触氧化池进水浓度。接触氧化池平均停留时间28.0h,有效容积7200m3,容积负荷0.68kgCOD/(m3.d)。
4.11 二沉池
用于分离接触氧化池出水中的活性污泥,在正常运行时,活性污泥回流到接触氧化池,提高处理效果,减少剩余污泥量。
二沉池采用平流式沉淀池。选取表面负荷0.5m3/(m2.h),沉淀分离时间选取3.0h。
4.12 污泥浓缩池
收集并浓缩污泥,减轻压滤机负荷。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
设计每日产污泥150m3(含水率以99.5%计),污泥浓缩池有效容积150m3,储泥时间24h。
4.13 压滤机房
安置压滤机。通过机械压力作用将污泥与废水分离,滤出水回至调节池,干污泥送填埋场安全填埋。
新建1座11.5×5.2m压滤机房,彩钢结构。选用1台DNQ-1000压滤机。
5、调试和实际运行情况
5.1污泥的培养
该工程于2011年1月开始调试,调试的主要内容为接触氧化池污泥的训化。接触氧化池的接种污泥采用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具体的接种方法是将脱水污泥直接投入到接触氧化池。
污泥接种完毕后,闷曝2d,再间歇进水,测试接触氧化池各隔的CODcr变化情况,根据CODcr变化情况逐渐的增加进水负荷,直至最后完全进水。
5.2 催化氧化
通过不断的改变温度和投加药剂量,来达到设计所预期的去除效果,以此来摸索催化氧化调试时最佳的温度和PH值。
5.3调试成果
在污水处理站的出水口,环保监测站装有COD在线监测装置,用于连续监测控制该厂排放废水的水质。在调试运行正常后,在线COD测试仪显示的COD均符合出水标准。
6、工程经济分析
工程总投资780万元,处理水量500吨/天,日常处理费用主要包括动力费、药剂费。工程每日耗电5742KW,每度电以0.6元计,则每日电费为4020元,则动力费为8元/吨水(500T水量计)。工程中投加的药剂有氧化剂、催化剂、酸、氢氧化钠,助凝剂,每日的药剂费为35.9元/吨水(175 T水量计)。则运行费为24元/吨水(500T水量计)。
7、结语
从运行结果看,含甲醇、甲醛废水采用催化氧化——接触氧化工艺是成功的,处理效果比较稳定,出水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排放标准。
参考文献:
1、 张自杰,等,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物防治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毛悌和.化工废水治理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