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下城市道路设计的若干重要因素
2011-12-31杨祥富
杨祥富
摘要: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渐深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最新的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私家车的数量正在呈现逐渐攀升的趋势,而与此同时,却是城市道路交通的压力在逐渐的增加,如何改善这一现状,成为摆在城市道路设计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新的发展形势下,道路设计主要应该解决哪些问题,成为当代道路设计工作者面对的一个共同问题。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是交通工程、道路工程、市政工程和景观绿化设计的综合,不是单纯的道路几何设计,从我国传统的道路设计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无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交通的共同进步。本文就对新时期城市道路设计的若干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试图寻求适合现代经济发展的城市道路设计方法,促进城市设计朝着更新、更快、更好地方向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城市交通道路设计影响因素
前言:作为城市交通发展的基础,道路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其承载者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人流、物流的运输功能,其发挥着城市环境发展以及数十人居的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道路的功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必须改进,本文对如发展新时期的城市道路规划展开探讨,寻求最佳的解决措施。
1.城市道路设计的特点阐述
1.1 系统性
城市道路的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多个部门相关,其中包括规划部门,业主单位、设计部门、施工建筑部门、监理单位等等,从工程立项到工程竣工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多个部门共同的配合才能实现的。只有多部门共同协作,互相研究才能确保工程施工顺利,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
1.2 复杂性
城市道路的设计所涉及的专业众多,但是各专业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在负责项目人员的统一管理下完成工程的设计工作,要想完成道路的设计,需要道路、桥梁、交通、测量、管线、照明、绿化等多个专业的互相配合,才能设计出符合城市发展的道路,每个专业的分工不同,所工作的侧重点不同,各司其职,互相协调才能实现工程质量的提升。
1.3 主观性
设计就是一个具有主观性的科目,从项目立项到项目的竣工,设计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设计展开的,每个部门都会从自身的角度对设计的方案提出一些意见,但是最终的方案是由设计人员决定,设计人员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其可行性,最终完成图纸的设计,主观性在项目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功的设计使得各部门的工作可以高效有序地进行,使工程顺利展开。
2.影响城市设计的相关因素
2.1 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
道路是交通的载体,道路是城市发展的根本,为了实现社会生产的发展,为了促进流通,为了生活的便利,必须改善交通现状,这就对道路交通网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良好的道路交通运输网,才能实现城市交通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道路交通的压力在逐渐增大,城市道路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劳作,拥堵现象随时可见,成为城市发展的障碍,而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就必须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选择侧重点,采取断面结合,道路宽度适中,与城市经济发展相符合,做出适应交通规划的流量、流向、性质的预测分析,在道路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人车分离的需要,根据不同的车速采取分流设计,总之,道路设计的总目标应该是提高整个道路交通系统的运行能力。例如:结合对外交通枢纽合理布局,将不为本市服务的过境交通规划至城市边缘区,或设置在外环路通过,以避免这类交通穿越市中心造成不必要的干扰;而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商业中心区域,要设置集中路段,注意通过交通或路网规划调整为定时禁止货运车辆穿越的商业街或步行街。
2.2 满足城市规划的美学需求
随着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质量也在逐年提升,这对城市道路设计人员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城市道路设计除了担负传统的运输能力外,同时也要符合美学的特征,符合城市的整体规划。城市道路设计人性化,不能单纯的理解为无障碍的交通设计,那只是整体设计的一部分,真正的人性化是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都可以在行走或者开车的过程中感受到方便和安全,最重要的是感觉到“舒适”,这是新时代城市所要营造的感觉。
从目前我国的城市道路设计理念中我们可以发现,城市交通设计的最大准则仍秉持着疏导交通的传统功能,忽略了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满足人们的“舒适性”需求,现代的设计师应该考虑如何让人们在道路上行走或者开车的时候体验到快乐,而不是灰尘、噪音、乏味与拥堵的无奈。在道路的设计中融入“人性化”,是在保证其基本的使用功能外,还要使人们感受到道路设计的美感和使用的快乐,充分运用美学知识来丰富道路设计。
2.3 合理处理交叉口
交叉口是道路设计的一个重点组成部分,在设计环形交叉口时,需要在交叉口中心设定一个中心岛,通过环道来组织渠化交通。这就要求进入交叉口的车辆,必须绕岛行驶。进、出环的车辆会在环岛行驶过程中处于紊流交织的运行状态。为了防止车辆在环岛的区域内出现拥堵的现象,要求岛的半径必须符合最小交织段长度的要求。因此针对交织段的科学处理,将是环形交叉口设计的关键并会直接影响到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对于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3.1 缩小或拆除环岛
将原来的环岛交通组织方式转变为常规的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方式。这是目前解决环形交叉口改造最常用的方式,在进行环岛拆除后,必须增加交叉口渠化的车道数,将原本的交叉口转变为普通的平面交叉口,提高安全运行质量。
2.3.2 保持交通组织规则不变
改造后,交通组织规则仍保持原样,但是采用信号灯管制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简单的交叉口信号灯的管制来改善车行秩序,由于机动车辆仍旧需要在环岛处做绕岛行驶,对于左转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其通行能力的提升依旧很有限。
2.3.3 二次停车多相位控制
采取信号灯增加,调整环形交叉口的方法来改善其不足,这一措施已经得到普遍的应用,并且获得了设计领域的认可,它通过对环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和控制,允许进入环岛内的左转车等待二次信号通过,从而有效地避开了与直行的交织冲突,有利于实现环岛内各向车辆有序、协调的运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新时期城市道路设计的影响因素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传统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规范已经无法满足今天城市发展的需求,我们的设计者必须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考虑更多的人为影响因素。总之,为了满足新时期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需求,要对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共同考虑,才能交出更加令人满意的作品,为城市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崔季. 探究现代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 (17)
[2] 周晓平, 范敏. 试析城市道路设计施工与节能的关系[J].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