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做好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探讨

2011-12-31张辉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机长机械设备机械

张辉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械化的发展使得施工机械设备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探讨加强施工机械的管理工作是当前施工企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公路机械设备管理 探讨

引言

机械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机械设备管理是一种综合管理。当前,我国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发展目标是:科学化管理、机械化施工、现代化设备。所以,在这种局势下,如何运用与时俱进的新思维去探讨公路工程机械管理的新模式就成了公路建设管理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一、公路施工建设对机械设备的要求

1、向智能化、自动化、机器人化方面发展;

2、品种的型号要齐全,形成系列化形式,供用户选择;

3、工作可靠性,易于维修、保养;

4、选购配件质量与整个质量匹配,并做记录。

5、提高操作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二、选择施工机械的管理

1、选择设备的原则

(1)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对于技术要求高的单项工程, 应考虑采用性能优良或专用的机械, 以保证质量和较高的生产率。同时, 机械应具有可靠的安全性能, 降低或避免施工安全事故。在施工过程中, 施工企业也应加强安全管理, 规范操作, 确保施工安全。

(2)适应工程现场:高速公路施工的内容涉及软基处理、小型构筑物、路堤、底基层、面层及桥梁、基层、隧道等, 且施工条件千差万别, 这就要求所选用的机械一方面其类型适合施工现场的气候、地形、土质、场地大小、经济运距、工程质量要求等。

(3)经济性:施工机械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施工单价上,与机械固定资产消耗及运转费用有关。固定资产消耗与施工机械的投资成正比,而运转费用与完成工程量成正比。机械的选用和配备方案, 通常是与施工工艺方案密切相关,应结合具体工程情况,权衡工程量与机械费用的关系,从各种施工方案中选择较为经济的,从而确定所选择的机种。同时在管理上,提高施工机械的台班作业效率,也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4)合理的机械组合:主要包括机械技术性能的合理组合和机械类型及其台数的合理组合。

2、选择的方法

(1) 根据土质条件选择:路基施工作业的主要对象是土石方, 其性质和状态直接影响施工机械作业的可能性、工效、成本及质量,土质条件是选择机械的一个重要依据。在选择机械时,根据机械的通过性选择,即车辆在土质等条件限制下,在工地行驶的可能程度,用圆锥指数来表示; 根据土质的工程特性选择,土质条件不仅对机械的通过性有影响, 而且也左右着机械作业的可能性和工效。由于各种土的工程特性不同,所以施工时应选择不同的机械。

(2) 根据作业内容选择:高速公路路基工程作业内容包括土石方挖掘、装载、运输、填筑、碾压等,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作业内容一般包括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 每种作业都由相应的施工机械来完成。具体选择时, 首先选定作业的主要机械, 根据其生产能力、工作参数及施工条件选择辅助机械, 以保证工程连续均衡地开展。

(3) 根据运距选择:根据运距选择机械,主要针对铲土运输机械而言,根据施工现场条件,不同的铲土运输机械有其各自的经济运距。

三、施工机械的使用管理

1、三定制度的实施

凡是多人多班作业或单人多班作业的机械设备,应以机械为单位,任命一人为机长, 其余人员则为机组人员, 在机长领导下共同对机械负责。一人一机单班作业的机械设备,或是一人管理多台机械设备, 驾驶员就是机长,对机械负全责。一些小型设备不可能有专职操作或保修人员,应固定在班组里,由班组长对机械设备负责, 并实行班组长领导下的分工责任制。

2、三定制度的优点

人机固定责任明确, 有利于增强机械驾驶人员的责任心, 有利于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状况, 有利于落实奖罚制度。每台机械设备具有其独特的使用特点, 人机固定有利于定机人员熟悉本机的特点,这对于保障机械完好率, 预防机械故障,发挥机械效率,避免发生各类事故都十分重要。

3、三定操作人员的职责规定

(1) 机长的责任

机长是不脱产的, 因此机长本身就是操作人员之一。机长除了作为一名操作工人应完成上述各项任务外,还应做到: 检查及汇总各项运行记录; 督促、检查全组人员对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及定期保养工作;对本机组人员的技术考核提出意见; 搞好本机组内及其他机组之间的团结协作。

(2) 机组人员的责任

正确操纵使用机械设备, 发挥机械效率, 完成各项定额指标, 保证完全生产及降低各项消耗; 认真执行每班例行的保养工作, 经常检查设备的附件、附具, 保持完整无损;及时、准确填写各项运行记录, 并保持完整及完好;认真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

(3)多班制作业的机械设备班与班之间的交接班规定为了使多班作业的机械设备不至于由于班与班之间交接不清而发生操作事故、附件丢失或责任不清等现象,必须建立交班制度作为岗位责任制的组成部分。机械设备交接班时,首先应由交方填写交接班记录, 并作口头补充介绍,经接方核对相符后方能下班。

4、避免机械设备的不合理使用

(1) 超载、超负荷使用

机械设备的超载或超负荷使用不仅造成零部件的过度磨损、机械寿命降低, 而且还会导致主要受力部分的永久性变形,甚至损坏机械。但由于施工作业条件的多变性,完全杜绝临时性的超载、超负荷现象,不仅不易做到,有时也不经济。因此,经过批准的一次超载、超负荷使用有时是允许的。

(2) 超性能范围使用

避免机械设备去从事有害的超过原设计性能范围以外的作业项目,使机械损坏严重。国内不少地方用推土机分层碾压土层,推土机日夜高速往返行驶,使行走装置损坏十分严重。

(3) 低载、低负荷使用

即所谓“大马拉小马”。这是机械设备低效使用的常见现象。

(4) 降低性能范围使用

企业从装备管理角度出发, 以综合效益最佳为原则选用的机械由于降低性能范围使用, 会使原来的设想无法实现,使综合效益下降, 机械投资很大部分被白白浪费。

四、施工机械的维护管理

4. 1、机械的维护

(1)日常维护

在每一工班前后都要进行的维护措施叫日常维护。其作业内容包括保证正常运转所必要的条件、外部清洁、完全运转的检查、一般故障的排除。

(2)定期维护

机械经过一定的运转小时后, 停机进行清洗、检查、调整以及故障排除和对某些零部件进行修理和更换等。定期维护根据作业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三个等级。一级维护以润滑、紧固为中心;二级维护以检查、调整为中心;三级维护以总成解体清洁、检查、调整、换件为中心。

4. 2、机械的修理

(1)检查后修理

根据检查的结果和积累的修理资料, 再确定修理的日期、内容和工作量。这种方式较为简便, 但计划修理日期和内容需要等到检查后才能确定,因此会影响修理前的准备工作。

(2)定期修理

根据机械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参考有关检修周期、规定修理工作的计划日期和大致的修理工作量。确切的修理日期和工作内容,应根据每次修理前的检查来规定。

(3)标准修理

即根据机械设备的零件使用寿命, 对设备的修理日期、修理类型、内容和工作量, 都预先制订具体的家伙并按计划执行, 而不管设备的实际技术状况如何。便于做好修理前的准备工作,并能有效地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但只有在对设备零件的磨损情况有详细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这种方式才是科学合理的。

(4)事后修理

这种方式适用于坏了对生产影响不大,价格低、易于购买的一般次要设备。对不同类型的设备, 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修理方式。为了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降低维修费用,避免“过分保养”现象, 应区别不同情况,对重点设备采用定期修理或者标准修理, 对一般设备则采用检查后修理和事后修理方式。

五、结束语

终上所述,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 加强公路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逐步使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王祖芬:工程机械的维修策略和检修项目的确定[ J] 工程机械与维修, 2000, ( 7)

猜你喜欢

机长机械设备机械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中国机长
调试机械臂
装卸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问题浅谈
川航备降机组获“英雄机组”称号,机长刘传健被授英雄机长
机长吃饭那些事儿
简单机械
按摩机械臂
浅析建筑安装企业中机械设备管理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