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下建筑火灾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2011-12-31洪波
洪波
摘要 :地下空间灾害中,尤以火灾发生频率最大。地下空间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将会产生严重后果。地下空间火灾的发生成因足多方面的,既有管理上的原因,也有技术上的原因。只有各个系统协调运转才能减少或杜绝火灾的发生。文章分析了地下建筑发生的原因及特点,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
关键词 :地下建筑火灾
一、地下建筑火灾产生的原因分析
从发生火灾频率上比较,以地铁车站火灾为最多,其次为易燃物库房和隧道,再次为地下街等其他地下空间建筑。
(一)地铁火灾的主要成因
1、电气设备引发火灾。
常由地铁内各种用电设施和内敷电缆及用电设备引发。
2、设备故障引发火灾。地铁设备多而复杂,无论站台、隧道和机车都有各自运行的设备系统,这些设备系统无不与电器设施相联系,如有质量问题或平时管理维护不善,都可引发地铁火灾。
3、违章施工造成火灾。通常山违章电焊、违章动用火源,违章损坏电器或煤气管等引发。1995年韩国大邱市地铁火灾就是由于施工扩建碰坏煤气管道而引起的。
4、人为事故、恐怖活动破坏引发的火灾。地下铁道一旦发生爆炸、火灾等事故会在社会上造成很大的影响,因而恐怖组织和对社会不满分子常把地铁车站作为发泄目标,如英、法等国都发生过由于恐怖分子在地铁车站实施爆炸活动而引发的火灾。地铁火灾的另一原因是乘客吸烟不慎及管理人员管理失误。
(二)隧道及车库的火灾成因
隧道有火车隧道和汽车隧道,隧道内的火灾发生率仅次于地铁。火车隧道的火灾成因主要是由于火车载有易燃物品如油罐车厢,当发生机械故障、电器故障和泄油、脱轨、撞车事故时,就会引发火灾。汽车隧道火灾多由于汽车撞车事故引发。
(三)其他地下空间火灾成因
其他地下空间建筑,包括一些民用的地下商场、地下街、仓库和其他类型的地下工业与民用建筑,其主要火灾原因主要有设备及电路故障、人为因素(如烟火管理及破坏等)和自然因素(如雷击)。这些建筑中,地下商业街发生火灾将会导致最为严重的后果,这是由于地下街易燃物多、人员集中。
二、地下火灾的特点
1、火场温度高,烟气大,不易散出。
2、毒气重。
3、疏散困难。
4、火灾扑救困难。
三、应对措施
1、地下建筑防火设计
改善目前地下建筑的设计方法,增加开敞的,连接地下建筑的下沉式广场出入口,以解决地下建筑出入口小、疏散能力不足的问题。广场式出入口应隔一段距离设一个,既可以解决人员逃生问题,也可以解决扑救困难问题。再就是要提高防火标准,实现排烟与人员出口分离等。
2、火情侦察要点
火场指挥员及时询问从地下建筑出来的人有关火场情况,向该单位负责人、安全保卫人员索要该地下建筑的平面图、坡面图、消防水源图和有关数据资料,以便能够准确地部署作战任务,正确的实施指挥;使用可燃气体探测仪、测温仪等仪器,在地下建筑出入口处测量有毒气体成分与浓度、空气含氧量、空气温度和湿度等。
3、火场指挥位置
如需开设火场指挥部时,其位置的选择应注意下列要素:火场指挥部的位置应设在地下建筑出入口或进风口的附近,该处是消防官兵的作战出入口,有利于火场指挥员观察情况,便于直接实施指挥;有消防控制室的地下建筑,应派一名指挥员去那里掌握情况,控制固定消防设施(如防排烟系统等)的适时启用,并与火场指挥部保持联系。
4、基本作战方法
对于火灾初起阶段和发展阶段,以出入口或进风口为主攻阵地,用喷雾水枪实施内攻,同时酌情关闭、封堵进风口和排烟口,使烟气不流通,控制火势的发展蔓延;对地下油库、放射性物品仓库及其他有毒、易燃易爆危险品库不宜采用内功;地下建筑内火势猛烈,温度极高时,消防员实施内功的行动将会受阻,在确认无人员被困的情况下,为减少损失,避免不必要的伤亡,缩短作战时间,可采用全面封堵出入口的战术方法实施窒息灭火。
方法四:封堵窒息技法
5、封堵检测指标
通常应在封堵数小时后对封堵区内的情况进行第一次检测,并予以逐项纪录,然后每隔半小时左右再行检测,已确定封堵效果。当达到下列几项指标时,可视为明火已熄灭:
温度降至100℃以下(此数据参考木材的燃点约210℃);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4%;易燃易爆的混合气体浓度低于该物质爆炸浓度下限。
6、拆除封堵技法
首先,在出风口(下风口)处拆开一个人员出入口,派侦察小组进入内部侦察火情;尔后,在确定火已熄灭的情况下,拆除出风口处的封堵物;最后,待地下建筑内烟雾、毒气和温度消散后,才能拆除进风口处的封堵物,拆封是要组织好灭火力量待命内攻,防止死灰复燃;必要时可调集矿山救护队协同作战。
7、排除烟雾技法
自然排烟法:人工开启窗户、疏散门、竖井和各处出风口,必要时在指定的部位凿洞排烟。
机械排烟法:通过消防控制室开启固定排烟风机和排烟口。
排烟车排烟:对只有一个出入口的地下建筑,可用一台排烟车沿下部往里送风的同时,用另一台排烟机吊挂于上部往外抽烟,这样可形成烟气对流,排烟速度快效果好;有两个出口的,应从进风口向里送风,从出风口往外抽烟。
雾状水排烟:使用喷雾水枪的雾状水流驱赶烟雾,此法适用于两个或数个出入口的地下建筑,可从进风口或两侧出入口夹攻驱赶烟雾。
四、结语
地下空间建筑常与不同建筑功能连成一体,形成地上、地下,地面立体交叉的空间组织形式。地下空间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将会产生严重后果。地下空间火灾的发生成因足多方面的,既有管理上的原因,也有技术上的原因。只有各个系统协调运转才能减少或杜绝火灾的发生。对地下建筑火灾的发生、预警、烟火分布规律及发展、扑救力法、防救火管理体系、建筑防火及各个专业防火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