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认识
2011-12-31夏振飞
夏振飞
摘要:近年来,电气火灾事故居高不下,造成大量人身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电气火灾已成为一种灾难性危害,这也就更突出了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必要性。本文阐述了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组成,设置的必要性,设置的原则以及设计方法。
关键词: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剩余电流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设备大量增加,民用建筑用电量也逐年增加,由电气线路直接或间接造成的电气火灾也随之增加。漏电不仅威胁人身安全、造成财产损失,同时也是导致各类建筑物中发生火灾的主要隐患。据公安部统计,每年全国因违反电气安装使用规定而造成的火灾占同期火灾总数的30.3%,电气火灾发生率居各类火灾之首。为了遏制电气火灾事故,有关部门非常重视,相继制订、修改了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强调了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在防止因接地故障而引起的电气火灾的防护作用,要求在建筑物中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随着国家标准和规范的逐步完善,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设置将越来越广泛。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相关定义及组成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也常称为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或剩余电流火灾报警系统。在06年版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及05年版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54~95)中称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GB14287—2005)及《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中称为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或剩余电流火灾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这部国家标准包括三部分,第1部分: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第2部分: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第3部分: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尽管各种规范或标准对系统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做法及目的均相同,具体如下: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当被保护线路中的被探测参数超过设定值时,能够发出报警信号、控制信号并能指示报警部位的系统,它由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组成。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中对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定义是:剩余电流动作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用监测剩余电流的互感器、剩余电流探测器、报警器或控制器构成的电气火灾实时监测并实施报警或切断电源的装置。
“漏电”在国际上的通用术语是“剩余电流”,其它有关国家标准也称“剩余电流”,因此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中统一称“漏电”为“剩余电流”。
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探测被保护线路中的剩余电流、温度等电气火灾危险参数变化的探测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中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探测器不仅仅包括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还包括近年新出现的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条文要求设置的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就是《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GB13955定义的“剩余电流动作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也就是仅由《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第二部分: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构成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必要性
由于人们对安全规范用电常识的深入,使得由电气故障引发的人身伤害事故逐年递减,但是每年由电气事故引发的火灾数量却在增加,这与我国火灾总数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就要求我们查原因,找根源再采用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来减轻这些灾害。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人均用电量比我国高得多,为何其电气火灾发生几率比我国要小得多呢?其主要原因就是在重要场合设置火灾监控探测系统。例如:日本在很多年前就广泛运用的漏电在线检测技术(即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日本《内线规程》中就有了强制明确的强制条文。
电气火灾大部分是由短路引发的,特别是接地电弧性短路。电弧性对地短路具有很大的阻抗和电压降,它限制了故障电流,使过电流保护器不能动作或不能及时动作来切断电源,而几百毫安的漏电弧产生的局部高温可达2000℃以上,足以引燃周围的可燃物而引起火灾。况且,用电设备分布在建筑物的各个角落,危害范围广,如不对系统的漏电进行监测和防控,就会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存在很大的火灾隐患。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能准确监控电气线路的故障和异常状态,能有效预防常见的因漏电导致接地电弧所引起的建筑物电气火灾事故。为了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建筑物的电源进线处及干线上安装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十分必要。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特点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是一个完整系统,而不是以往分散设置的单个漏电流报警器或传统漏电开关可以胜任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中也特别强调“这些设备要采用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合格的产品,以确保质量安全”,可见并非是使用普通漏电开关就可以的。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把过去对电气火灾的消极防范变为主动预防,对配电回路的漏电电流、过电流进行实时检测,集检测、报警、控制和记录等多功能于一体,将传统电气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完美结合起来。具体表现如下:
具有漏电电流、过电流长延时、过电流短延时和短路保护功能,组成所需的保护特性。智能设定漏电电流、过电流长延时、过电流短延时和过电流瞬时的整定值及预警值,适应用电量的变化。
采用了隐患预警、超标报警脱扣的人性化智能控制策略,以超前主动防护模式,采用智能化控制结构,对电力运行线路安全状况进行数据记录和控制,并能够远程实现指定节点的断路器脱扣。
实时监控、显示并储存故障发生点或指定点的漏电电流和过电流等状态参数,及时掌握电路运行状况,大大提高了监控的有效性、可靠性。
显示并储存故障发生点的线路地址、故障类型、故障发生时间和漏电电流、三相电流值,储存各种操作试验信号。
采用区域选择性保护新技术,圆满的解决短路保护的级间选择性问题。当短路发生时确保距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以瞬动时间跳闸,而其它上游断路器不动作。避免了下级短路引起越级跳闸,造成大面积停电。
采用现场总线通讯技术,快速自检,不断地对所有的现场监控器、系统布线以及数据集中控制器本身进行故障检测,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具有很好的扩散性,可以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相联,实现远程切断火灾发生点的负载和电源。另外还具有过欠压报警功能、缺相报警功能、无线监控功能。
结束语
电气火灾已形成一种灾难性危害,其有效预防已刻不容缓,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已成为关系民生的问题,而漏电火灾报警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防灾新技术也将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参考文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GB14287—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