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设计中平易概念分析

2011-12-31杨昌建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功能建筑设计

杨昌建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由于地方经济技术水平的不同,其文化意识形态也会形成不同的建筑艺术风格,因此建筑风格具有多样性、互补性和综合性。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环境视觉质量低、环境整体性较差的问题,在建筑学理论研究和设计创作上,有必要强化建筑艺术的统一性,抑制其形式变化,以实现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平易概念

前言

平易不仅是一种建筑艺术风格,在建筑创作千姿百态、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平易建筑还是最为基本的建筑艺术。 著名建筑师路易说过:一件印象深刻的艺术作品,实际上应当以“普普通通”为特质,它既不必特别,也并非一定新颖。 但是,只有通过认真研究和精心设计“, 普通”才会充满内美,从而超越与平息当代对于“标新立异”的那种近乎狂热的崇拜,使建筑重归朴素。

一、平易的理念

建筑创作的深层思想是文化长期积淀和孕化的结果,而不是凭空杜撰的无本之木。 在处理元素与整体、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向来以整体层次为出发点,以和谐为目的,以平和简约为美德。《新唐书•杜佑传》中说:“为人平易逊顺,与物不违忤,人皆爱重之。”《史记•鲁周公世家》中说:“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由此可见,平易向来就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一种价值

取向。

1.环境整体性的角度

按照现代系统论的观点,在一切具有功能和结构的系统中,元素和整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密切关系。元素的存在是以整体的生命价值为前提,独立于结构之外的冗赘元素即便本身美好也会给整体功能带来缺憾。 显然,在建筑学中如果各个元素即单体建筑物在形式创作上标新立异并突显自身,由它们构成的环境视觉紧张感就会日益升级,最终必然会破坏城市环境的整体脉络。 环境整体性需要单体建筑尊重城市固有文脉,在建筑的高度、色彩、材料、体型,以及细部处理等各个方面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这样才能使其具有节制、含蓄的外观,和周围环境达成一种气质上的连续。 例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香山饭店,就充分地考虑到香山作为北京重要的风景园林区这一现状。 它采用中国传统院落式布局和园林建筑的色彩、细部处理等,使其很好地融入了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当中。

2.建筑经济性的角度

建筑产品是由经济条件来决定其规模和设计标准的,一般的公共建筑项目在经费上都会受到投资的严格限制,客观上要求因地制宜、精打细算,实施限额设计。 即按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根据初步设计总概算所确定投资限额来控制施工图设计。 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进行设计并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以保证总投资额不被突破。 结合某党校工程认为,为实现限额设计,应采取如下3 种具体方法。 (1) 在功能布局中力求简洁、高效、紧凑,避免建筑面积的浪费。 建筑设计应该充分利用功能的可异化性,一个空间或是一个构件争取完成多种建筑功能。 另外,在设计中反复采用从元素到系统,从局部到整体的逆向检验方法。 通过研究使用功能中的人体尺度和设备尺寸,科学地制定建筑内部空间的各个尺寸。 (2) 统计资料表明,材料费一般会占到直接工程费用的70 % ,而直接工程费用的高低又会进一步导致间接费的高低。 因此施工图设计中,应尽量选用地产建筑材料,并认真研究建材市场上各种材料的性能和价格,记录各种材料的固定规格。 在认真研究通用建筑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相应设计以减少异地材料的运输费用,减少块面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损耗。 (3)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的项目应该避免追求高档。 为了有效地控制造价,建筑细部应采用适宜技术,避免花费大而又不适合本地施工状况的建筑构造和节点。 尤其须要杜绝抄袭杂志上时髦构造的做法。 比如可以利用砖墙砌筑的肌理变化和水泥沙浆面层的分格变化,来润饰建筑外观,既节省造价,又可为建筑物平添一份简朴、含蓄的美感。

3.建筑师的职业道德

在建筑创作中如果没有道德力量的支持,建筑学的一切科学理论都会降低其价值,而沦为商业利润的工具和少数人自我表现的手段。 实现平易建筑要求建筑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客观、谦恭地工作而不是去标新立异,臆造形式。 著名建筑师杨廷宝先生一生设计了许多建筑,都能够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和具体的环境要求出发,从不拿人力、物力来表达自己的才华。 例如在某大学图书馆扩建工程中,外观采用朴素的水泥沙浆,但却具有和谐的建筑比例和精湛的细部设计,建筑显得简易、平和、高雅,创造了良好的校园氛围。

二、 平易的起点

建筑设计的基本目的是,为使用者提供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 物质功能是建筑产品的基石,也是实现精神功能的前提。 两者的完美结合需要大量的思考与工作,不断进行设计优化。

1.面直建筑的使用功能

安排功能、提供便利是建筑创作的首要任务,建筑师必须直面建筑的使用功能。 建筑的形式处理不是立体构成的结果,也不是历史符号的堆砌,而是来自于对功能问题的解决和深化。 合理客观的功能安排是形式创作的根基,也是甲乙方之间相互沟通的坚实桥梁,越是直接、朴素的功能布局方式越具有平易之美。 跟随它而不落先入为主的形式臆造,设计才会顺利地进行下去。 以党校工程为例列举设计方法。在食堂主立面上用统一构件把入口雨蓬、二层阳台和室外楼梯等功能构件综合起来,功能紧凑合理,形式朴素流畅。 其视觉焦点———圆桶形花池和其上方的玻璃天窗,有效解决了对于一层主入口的视觉引导问题。 校大门左侧曲墙既象征红旗,又能题写大字。 设计通过曲面和直面的穿插、各种材料的有机结合,使曲墙、大字、基座、花池等多种功能各得其所。 校大门右侧的二层店面具有较大体量,设计需解决校门左右两侧的量感均衡问题。 因此,在二层水平挑板上设置了四面混凝土折板,弱化了建筑的实体感,解决了西晒遮阳问题,并在形式语言上呼应了左侧的曲墙。

2.面直甲方的文化追求

建筑项目的业主通常是集体决策者,他们对于建筑风格的预期概括反映了该社会阶层的文化品味和心理需求。 建筑师必须把这些看似非专业的朴素想法作为创作的基点,并尽可能用专业方法使之得以表现,从而实现建筑的精神功能。 以党校工程为例列举设计方法。 大门曲墙遵照业主意图隐喻红旗飘动,但其表现方式却是抽象的、专业的,综合考虑了建筑整体风格的统一。 在与业主平易交流的基础上,综合楼设计充分结合了业主所期待的象征意味,把办公楼之中间主体部分作“天圆地方”之喻。 即底层为方厅作多功能使用,中间部分为半圆半方的大会议室,顶层则是圆形小会议室,如图1 所示。

(a) 二楼平面(b) 顶层平面

图1 综合楼平面图

三、平易的处理

地域文化是建筑艺术的主要内容之一。 不适合地方特点的建筑语言,会造成舒适度的降低和建筑能源的浪费,生硬模仿的建筑风格还会造成心理隔膜。 显然,平易建筑并非简陋平庸,而是在经济性和适用性的制约下,对形式做出因地制宜的设计,并积极借鉴传统地域性建筑的处理手法。 如贝聿铭先生在香山饭店的设计中,采用了大面积的白粉墙和磨砖对缝的青砖线角,造价很低却有着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感。

1.采用地方材料表现地域性

采用地方建筑材料及工程作法,不仅可以使施工简易、工期缩短、工艺可靠,同时也能满足人们内心潜在的,对于建筑传统文脉的需求。

2.地域气候条件的影响

在建筑设计当中积极借鉴传统地域性建筑的处理手法以适应地域气候条件,是世界当代建筑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同时也是纠正千篇一律的国际主义建筑的重要手段。 例如:南方气候炎热湿润,自然通风尤为重要,传统民居中木、砖、石雕漏窗无处不在,极其符合地方的气候特征。因此,在党校工程中大量采用了价格低廉的预制混凝土花格漏窗,给建筑物带来了良好的通风效果,同时也创造了丰富的空间层次和光影变化,为建筑物平填了一份地域性和亲切感。

结束语

从19 世纪末开始,世界建筑先后经历了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等一系列理论思潮的发展演进。 建筑学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时期,几乎所有的风格限制和理论教条都被打破,创造的自由激发了建筑师旺盛的想象力。 越来越多的风格流派一个接一个以令人困惑的速度变化着,但其视觉的杂乱正逐渐成为困扰人类生存环境的主要难题。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欢

功能建筑设计
数学的翻译功能
BUBA台灯设计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我有特异功能
有种设计叫而专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功能关系面面观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