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推导定远县暴雨强度公式
2011-12-31崔世法
崔世法
摘要:按数理统计方法,对定远县气象站的1990~2005年的降雨资料,采用图解法求算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中b、n、A三个参数,推求定远县暴雨强度公式。并在定远县排水规划及城市排水工程设计中使用。
关健词:数理统计定远县暴雨强度城市排水规划
1、资料筛选
通过1990~2005年的降雨资料收集,确定利用年多个样法,分别对降雨历时5、10、15、20、30、45、60、90、120min共九个,降雨重现期按0.25、0.33、0.5、1、2、3、5、10年统计。每年每个历时选择8个最大值,然后不论年次,再将每个子样按大小次序排列,从中选择资料年数(16年)的4倍的最大值,制作定远县气象站各时段降水量系列中最大的64个值汇总表,把64个数据作为统计的基础资料。
再由各时段降水量系列中最大的64个值可以计算得到各历时的暴雨强度值,计算并制作定远县气象站各历时暴雨强度汇总表,进行排序,按下式计算经验频率:
p=m/(n+1)×100%
式中:m——计算的子样在系列中按大小顺序排列的序号;
n——子样的总个数(64个)。
由经验频率公式推求的频率和表中的各历时点据形成数对,通过计算机自动排频程序演算,得到了理论频率曲线,即P-Ⅲ型曲线,在该曲线上按计算重现期对应的频率截取理论频率强度,也就是T、i、t关系值。重现期与频率关系:
T=N/[ (n+1)p]×100%
式中:T——重现期,
N——资料总年数(16年)
n——子样的总个数(64个)
p——与重现期T对应的频率。
重现期与频率对应关系详见下表1.1。以上各历时的降雨强度T、i、t关系值详见表1.2。
表1.1 本次计算的系列重现期与频率对应关系表
表1.2 各历时降雨不同重现期的理论频率强度(T、i、t关系值)
2、暴雨强度公式推导过程
根据《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第二版)中附录1暴雨强度公式,逐步推算定远县暴雨强度公式。
(1)单一重现期公式
单一重现期计算公式采用的基本公式为:i=A/(t+b)n,利用图解法求算b、n、A三个参数。在双对数格纸上以i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根据T、i、t关系值,绘制各计算重现期T的降雨强度历时曲线,上述某个重现期的各个历时t加上一个b值,将该重现期的各点几乎连成一条直线(各重现期i~t+b图如下)。确定了b值,也就确定通过t+b各点合适的直线。其中该直线的斜率即为n值。单一重现期计算公式中的A值,可以按10min、90min的降雨强度(i10、i90)和b、n值分别求得A10、A90加以平均,或按A=1/2×[i10×(10+b)n+i90(90+b)n]一步求出。b、n、A值计算成果分别见表2.1、2.2。
表2.1 各重现期单一公式b值及总公式b值计算表
表2.2各重现期单一公式b值、n值、A值成果统计表
(2)总公式
总公式形式为,由于推求总公式中的各参数b、n都是采用均值得出,则总公式中雨力:
A=A1(1+ClgP)
其中:A1为重现期1a的A值
C=(A10-A1)/A1其中:A10为重现期10a的A值,则C=0.435。
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要求,推算的总公式为:
按照公式推算精度要求,需要计算抽样误差和暴雨公式均方差,规范要求重现期在0.25年~10年时,平均绝对均方差应小于0.05mm/min,相对均方差应小于5%。本公式的误差值如下表2.3。
绘制定远县气象站不同频率的降雨强度i~历时t+b图,画出相关线,计算得出相关线方程式,具体见2.4表。
表2.3定远县暴雨强度公式的绝对均方差与相对均方差计算表 i:mm/min
经计算平均绝对均方差为0.0355 mm/min <0.05mm/min,平均相对方差3.02%<5%,可见本计算抽样误差和暴雨公式均方差符合规范规定要求,可以使用。
另外,本次定远县暴雨强度公式计算的q20与临近城市的暴雨强度公式计算的q20比较,最大的相差24%,最小的相差8%:定远q20=216L/(s·ha);蚌埠q20=174L/(s·ha);淮南q20=200L/(s·ha);合肥q20=186L/(s·ha)。20min降雨历时不同重现期的暴雨强度计算成果详见下表。
表2.420min降雨历时不同重现期各城市的暴雨强度对比表
3、结论
从本公式的计算成果和临近城市的横向比较,本次推算的定远县q20=216L/(s·ha)较合理,特别是针对该山丘区城市,又地处江淮分水岭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相对短历时暴雨集中较频繁出现,导致城市雨水管道流量会更集中,而且该公式计算结果与淮南这个条件相似的城市结果很接近,因此,使用此公式还是能够真实反映该城市的地理、地形、气象特征,也有利于排出地面雨水和减少暴雨对定远县城市造成的洪涝灾害。
定远县城市雨水设计流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Q=qψF
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
q——设计暴雨强度[L/(s·ha)];
ψ——径流系数;
F——汇水面积(ha)。
参考文献
[1]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第二版
[2]定远县城市排水工程规划(2007~2010) 滁州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2007年3月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