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探讨

2011-12-31程傢祈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桥梁公路管理

程傢祈

摘要:近年来我国公路事业的迅猛发展,为了提高现有公路的通行能力、承载能力等,增强交通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结合公路桥梁存在的常见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养护对策。

关键词:公路桥梁养护管理

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映在公路运输上的交通量猛增,运输车辆载重量加大。公路运输对公路桥梁的通行能力和承载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些旧桥陈旧老化,破损现象日趋严重,许多旧桥难以适应日趋增长的交通量需要,这就需要我们做好路桥梁养护工作。公路桥梁养护是保证车辆高速、 安全、 舒适行驶的不可缺少的经常性工作,做好现有公路桥梁的养护和改造是各级公路桥梁管理机构的首要任务。

一、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及问题

1.1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公路的养护管理已经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之路,其养护管理现状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措施比较到位。我国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结合各地方养护实践,制定并创造了不少各具特色的养护管理措施、规范、制度及考核方法。(2)组织机构比较健全。目前,我国公路养护管理的组织形式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其中既有专业管理型机构,也有综合管理机构;既有单纯以管理为主的养护机构,也有自设施工队伍的养护机构。(3)人员素质比较适应。随着公路通行时间的增长和国内外信息交流的加强,目前我国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的素质在大幅度提高,形成了较好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国资源配置。(4)机械配置比较合理。各地方养护管理部门已经开始注意养护设备的国产化、专用化、小型化。这些设备投资较低、技术要求也较适宜、使用效果好,同时还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管理费用。

1.2存在的问题

(1)运行机制落后

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对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2)管理体制不顺

现阶段,我国公路的养护管理大多仍采用事业型号的管理体制,即使改制为企业的高等级公路公司,其经营模式仍然没有跳出束缚,不能适应高等级公路管理企业经营性要求。这些方面已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3)机械配套率不足、科技含量低

一些高等级公路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对机械适应能力差,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另外,一般情况下公路以养护、畅通为主,转移到以安全、舒适、快速为代表的道路运输保障系统和以临近、通讯、收费为代表的信息跟踪系统两者并存的格局。只有充分利用高科技,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发挥效能。

二、公路桥梁养护的基本要求

(1)预防性。日常养护维修必须有目的、有预防的进行,经常、定期的检查。按时保养,及时维修,防范于未然。

(2)及时性。对公路运营中发生的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处理,及时排除,以确保交通通畅。

(3)快速性。为尽量减少养护施工对行车的影响和干扰,日常养护维修作业必须快速、高效进行,以免降低公路的服务水平。

(4)安全性。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必须遵循有关的安全规程,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并尽可能采用安全性高的养护作业方式,以确保交通安全。

(5)偶然性。对公路运营中发生的异常情况,必须尽快予以处理,排除。防止影响行车安全,确保交通畅通。

三、加强公路养护的措施

(1)注重施工养护安全管理

公路养护管理的目的就是保持其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确保公路快速、安全、舒适、通畅。因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必须放在重要位置上来抓,同时公路灾害、异常气候养护也是重要工作内容。

(2)建立完善养护管理制度

改革现行多体制共存的不规范局面,国家交通主管部门应逐步统一其管理模式,规范公路养护管理。养护管理不顺应公路管理企业化的趋势,改革现在的事业化养护管理体制。将养护施工单位向企业化转变,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企业法人。公路管理要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确立竞争性原则。要将养护管理推向市场,促使养护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与整合,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道路使用条件和服务。

(3)公路养护机械化

随着养护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就需要系统化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养护市场,建立公路养护系统法规体系,如体测评价、养护施工作业、养护管理等,保证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路面正常使用性能,必须针对路面状况进行不同的养护维修。养护机械化作业是保证和提高公路养护质量、效率的基本手段,也是其日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5)加强业务素质水平

有计划的培养一批业务骨干是一项迫切的任务,将培养业务素质高的技术人员作为一种制度。对于进口设备及重大设备,业主务必要求厂家或进口设备代理将培训人员任务高质量完成,切实达到第一批技术人员掌握对设备的使用,避免工作时出现问题,并充分发挥设备的功效。

四、加强桥梁养护的措施

(1)公路管理部门基层单位要提高对桥梁养护的认识,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桥梁是公路构造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的全面养护,当然也包括对桥梁的养护。只有在桥梁养护工作中加强对桥梁日常养护维修力度,才能掘提高桥梁使用寿命。

(2)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来保证桥梁养护维修经费的正常来源在每年的年度养护工作计划中。

(3)由于近几年来公路的新改建工作很多,桥梁技术状况变化较大,所以要在桥梁普查时及时登记,建立和完善桥梁技术档案,定时期的组织一批人员进行一次桥梁专项调查,完整地查清楚桥梁的技术状况,建立和完善桥梁技术档案。

(4)为了系统地掌握桥梁技术状况,较早地发现缺损和异常情况,要及时加强对桥梁的检查和检验,以确保行车安全,并延长其使用寿命。要按照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要求对桥梁开展经常性检查、 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

五、加强桥梁检查

(1)近年来随着我市各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大型工业设备运输、 集装箱运输、 私自改装重型车辆的运行,都给现有桥梁的安全使用造成威胁。原来按旧标准规定的荷载等级设计建造的桥梁,由于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加之重型车辆的频繁行驶,更是造成这些桥梁雪上加霜。 现有道路上的桥梁由于营运使用多年,主要部位出现缺陷,如裂缝、 错位、 沉降等,通过对现有桥梁进行检查,了解其各部位损坏的程度,核定其承载能力,为桥梁的使用、 维修加固提供必要的依据。

(2)建立和积累必要的技术资料,建立桥梁养护数据库现有桥梁大多资料不全,尤其是年代久远的桥梁,更是缺乏资料,需要通过检查,重新建立和积累技术资料,系统地收集这些桥梁技术数据,建立桥梁数据库,为加强科学管理和提高桥梁管养技术水平提供必要条件,并能指导今后的桥梁养护、 加固、 与维修工作。

(3)桥梁修建中有些质量较低,造成桥梁使用的 “先天不足” 。相当数量的桥梁,尤其是早期修建的桥梁,由于资金短缺,设计、 施工标准低,加上技术管理薄弱,施工质量不能保证,造成部分桥梁投入使用后不久就出现各种常见病害。 病害发现得越早,维修工作量就越小;发现得越晚,维修工作量就越大。检查不及时或不充分就有可能使桥梁病害得不到发现而潜藏着隐患。因此,检查桥梁结构的目的在于随时掌握结构的技术状况和安全状态,总结设计、 施工、 使用和维修的经验和教训,指导对桥梁的正确使用、 管理与维修等。

六、结语

总之,桥梁的各种状况应当引起各级公路管理部门的重视,我们必须根据现有桥梁出现的不同问题, 并通过实践不断地总结经验, 还要通过日常经常性检查能及时发现问题, 分析原因并及时进行技术处理,以适应我国公路快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明成.高速公路日常养护安全技术管理浅识[J],交通企业管理,2007

[2]何唯平;程晓芳;;芳纶纤维布在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公路桥梁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4 年

猜你喜欢

桥梁公路管理
重庆桥梁发展史揭开新篇章
“播放”音乐的公路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家乡的彩色公路
我想做一名桥梁工程师
用提问搭建有效初中数学教学的桥梁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中国十大壮美公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