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建筑工程外墙渗漏的原因分析与综合性防治处理措施

2011-12-31包红兵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外墙渗漏住宅工程质量通病

包红兵

【摘要】建筑工程外墙渗漏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特别是住宅工程外墙发生渗漏后,容易造成装饰层发霉、脱离等,往往会引起投诉、纠纷。本文结合施工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提出外墙渗漏的综合性防治处理措施。

【关键词】住宅工程;质量通病;外墙渗漏;处理措施

1、设计方面原因和处理措施

1.1设计原因导致的渗漏

1.1.1很多设计人员不重视细部大样设计,如窗台坡度、鹰嘴、滴水槽、穿墙管、外墙预埋管件、铝合金门窗、幕墙与墙体间的接缝等。

1.1.2为美观而将外墙饰面转设计成细缝拼接,使砖与砖之间不能嵌填密封材料、导致漏水。设计中忽略了不同材料界面的连接。

如在外墙设计层层装饰腰线且腰线顶部标高与圈梁顶部标高相同由于外墙砖与混凝土圈梁的温度膨胀系数相差很大,极易产生裂缝,从而使腰线上部渗水。同样原因,女儿墙根部往往也较易开裂渗水。

1.1.3高层建筑非承重外墙用的砌筑、找平砂浆强度等级一般低于承重墙设计用的强度等级虽然强度能满足设计要求但透水性增大。

1.1.4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对防水设计部重视,外墙立面设计没有防水概念机功能设定。

1.2、外墙防渗技术措施

1.2.1对设计原因导致的渗漏主要采用事前预控的手段

在设计图纸审核中,参建各方人员应审查图纸中是否有防范措施或防渗、防水要求;外墙砌筑抹灰砂浆强度等级是否恰当泛水高度、窗台坡度鹰嘴、滴水槽、门窗框四周塞缝等易渗漏部位是否有细部大样图或防渗要求。

设计上如有防范措施或要求的,施工时必须监督实施设计上未提出或不当之处,参建各方人员应向设计单位提出增补和修改意见。如前述腰线和女儿墙根部渗水,可建议设计单位在钢筋混凝土圈梁上增加120㎜高素混凝土,即可有效防止腰线渗水。

同样女儿墙处设计周圈反梁并与结构梁同时浇捣、高出屋面板300㎜女儿墙在其上则会减少女儿墙根部开裂现象。

1.2.2确保屋面质量

屋面与外墙面联系紧密,屋面节点设计至关重要。《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及《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明确要求应做好一头、二缝、三口和四根等泛水部位的细部构造处理。

对于解决屋面节点渗漏水问题,从设计上,要求设计人员对这些部位强化处理,详细出图。充分考虑结构变形、温差变形、干缩变形、振动等影响,采用节点密封放排结合、刚柔互补、多道设防等做法来满足基层变形的需要。施工前应制定屋面防水施工专项方案,对施工人员要详细交底让他们对操作要点做到心中有数,以确保节点防水的可靠性。

2、材料方面的原因和防渗技术措施

空心砖质量差、翘曲、变形、防水涂料、防水密封材料等质量不合格,饰面材料缺角破裂铝合金门窗材质不合格、加工制作质量差等,直接影响工程内在质量。施工前,参建各方人员应对外墙需要材料及构配件进行严格检查,对关键主材如铝合金型材、粘结密封材料等。

检查材质检验合格证明、产品质量保证措施等必要时抽取样品进行产品质量的复检,以杜绝规格、质量部合格材料进场,明确对不合格材料的清场制度。水泥砂浆抹灰时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砂宜用中、粗砂,不可使用细砂、粉砂,且其含泥量不得超过2%。

3、工程施工方面原因及处理技术措施

3.1、施工原因导致的渗漏

墙体砌筑质量不良、外墙洞口处理不当、外墙抹灰或粘贴面砖的质量不合要求、铝合金或塑钢窗框与墙体连接不牢密封不严格等是造成外墙渗漏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

3.1.1砖层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足80%,竖向灰缝无砂浆为雨水渗漏预留了内部通道框架结构中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或板底时,未经停歇,及砌斜砖顶至梁、板底以后随着砌体因灰缝受压缩变形,造成墙体下沉斜砌砖与梁、板间形成间歇。

外墙抹灰时在此间隙处形成裂缝框架柱与填充墙间的拉结筋不满足砖的模数砌筑时折弯钢筋压入砖层内形成局部位置砌体与柱间产生较大的间隙,抹灰时该处易产生裂缝。框架结构外墙柱与砌体连接处不埋拉结筋或拉结筋设置不牢,拉结筋间距、数量长度不符合要求,由于温度膨胀系数差异较大,导致连接处开裂是漏水的多发区。

3.1.2外墙洞口上料口封堵砌筑时,与原有洞口接槎不严:穿过外墙的管道和预留孔密封处理不良。工程竣工后,住户在墙体上凿取空调管道、太阳能热水器管孔、排气扇孔洞等。造成墙体及外抹灰裂缝剪力墙施工时的螺丝套管在抹内外灰前,未认真进行封堵或未封堵。

3.1.3砌筑找平层、抹灰层砂浆未按设计要求配制,引起砂浆强度差,干缩开裂。外墙抹灰空鼓裂缝;外墙面砖与打底砂浆粘结力不足形成空鼓饰面转勾缝不密实,出现砂眼及裂缝。使用了翘曲、开裂或缺角的面砖。

3.1.4墙体洞口尺寸或位置不符合设计要求,窗框与墙体间的间隙未能认真处理。间隙太小无法填充材料;间隙过大,填充不实;细部构造,如窗台坡度、鹰嘴、滴水槽等未处理好造成雨水渗透。门窗安装未做仔细的防水处理。

窗洞抹灰由内、外灰两家施工单位施工施工的时间不同使用的材料不同,形成缝隙;施工顺序不当—外墙灰粗刮后,即安装窗框,造成窗框与墙体间的砂浆不易填实抹平,加之固定窗框的调整垫块残留于窗框下,或拆除后二次填充抹灰质量无法保障;窗框与墙体固定不牢,致使窗子在风荷载作用下产生位移而使密封材料产生裂缝:窗安装后没有在窗框外侧与墙体的连接部位进行密封处理或密封失效。

3.2、防渗措施

施工前,参建各方人员应督促施工方根据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墙面防水施工技术交底书”同时制定施工工艺流程详图。施工中要加强过程控制,严格监督外墙砌筑按设计要求施工规范及当时规定进行施工,并对外墙易发生渗漏的部位进行重点监控。

3.2.1改善砂浆和易性

推广“三一砌筑法”,严禁用干砖砌墙确保灰浆饱满度和提高粘结强度,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间隔15天后,在将其补砌挤实并用水泥砂浆将斜向砖缝嵌填密实;按砖的模数在框架柱上植筋。

上料口留洞时,严格控制退搓灰缝平直度及咬槎深度,确保后砌墙上部灰缝容易塞严。封堵洞口时要认真清理留搓处的砂浆机杂物保证退搓灰缝平直度,使接槎处部位顺线;设计时预留空调换气扇等洞口。

架眼封填应派专人负责实施,架眼用半砖防水砂浆封堵并用1:3水泥砂浆抹平。封堵前要认真清理东孔内杂物并浇水湿润,建议采用无架眼施工工艺,螺栓套洞应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塞实。

3.2.2对墙体基面进行清理-

凿除表面污物并清扫干净,以增强砂浆与基面的粘接性能。严格控制抹灰砂浆的强度等级和质量,打底找平层建议用微纤维加减水剂的水泥砂浆即可作找平层也可作防水层;外墙找平抹灰层遇不同材料交接处宜加挂金属网高层建筑超过24m高的部分外墙,找平抹灰层应全部加挂金属网。

3.2.3抹灰工程宜在砌体砌筑完毕60天后进行,至少不得少于30天;找骗你干抹灰施工前对外墙施工中留下的孔洞框架填充墙的顶部、空心砖外墙的竖缝,首先进行堵洞和勾缝并作为一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才予以抹灰。

砖砌体抹灰前一天,应对施工墙体浇水湿润,让基层吸足水分,以抹灰后,用刮杠刮平、搓抹时砂浆保持潮湿柔软为宜;外墙抹灰应分层进行,严禁一遍成活,两层找平的操作间隔宜控制在24h以内。

待每层 终凝后,方可进行下一层抹灰。施工时每层厚度宜控制在6~10㎜。各层接缝位置应错开,并设置在混凝土梁、柱的中部;外墙必须设置分隔缝。窗台阳台等处抹灰的坡度不小于20%不得出现排水不畅现象;窗台抹灰后应加强养护。

以防止水泥砂浆的收缩内力和由窗间墙及窗台下的墙身自重大小及沉陷不同产生的负弯矩引起的外力组合在一起,加速产生抹灰的裂缝:夏季应避免在日光暴晒下进行抹灰气温高或风大时施工应加强养护,防止水泥砂浆过早失水产生裂缝,养护应在每层抹灰终凝后进行。

3.2.4粘贴面砖前,要求墙体基面和面砖均先湿润且阴干应先将面砖在清水中浸泡2个小时然后取出晾干。使用时达到外干内湿待中层 抹灰终凝后方可进行粘接;面砖粘结完工后,认真清理面砖缝内的残余砂浆,喷水湿润后用1∶1水泥砂浆勾缝,勾缝要凹进面砖1㎜

勾缝砂浆要嵌填密实接槎处要平整不留孔隙;外墙面砖勾缝时,勾缝砂浆宜稠一些,建议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保证缝隙内砂浆密实饱满缝面平整光滑、无砂眼及裂缝。勾缝后要及时淋水养护。分格条安装时,要刷浆均匀饱满镶贴牢固密实。

为防止面砖及粘接层开裂造成墙面渗漏可在每层楼板边梁上、下留设2道水平分格缝,使面砖粘结层分离,分格缝应清理干净并在拆除外脚手架前填入耐候胶胶面与瓷砖面平,阴角部位也采用耐候胶封闭。

3.2.5窗洞抹灰最好是由外灰的施工单位一次完成,窗框安装前应对预留洞口尺寸进行复核用防水砂浆刮糙处理然后进行窗框固定;窗框安装应采用A3镀锌钢件连接固定,连接件厚度不小于1.5㎜,距边角的距离不大于180㎜,连接件间距不大于500㎜

固定时根据不同的洞口材料,采用规定的固定方法确保固定牢固可靠。窗框与洞口的间隙。按饰面材料的种类留量;固定后的窗框与墙体间必须留3~5㎜间隙。缝隙内应采用无腐蚀、弹性材料填嵌饱满防止出现空鼓或裂缝,表面用嵌缝膏密封,确保水密性及气密性,加强细部构件处理的质量控制内窗台要高于外窗台2㎝左右;外窗台向外坡度应≥20%;窗檐;鹰嘴坡度≥20%;滴水槽宽、深应1㎝;屋面天沟与女儿墙阴角处应做R=100㎜圆弧角;屋面女儿墙要做泛水处理。

3.2.6应加强事后控制,外墙防水效果验收可用连续淋水法,即用ф20~25㎜的水管开。Ф2㎜@100㎜的小孔,选取30%的外墙面积在建筑物最高处连续淋水6h观察内墙面和窗边,如发现渗漏,协助并督促施工单位补救并跟踪复查直至渗漏现象彻底解决。

4、结语

治理住宅外墙渗漏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其渗漏往往是由于多种原因叠加引起的,在进行治理前必须首先查明原因,搞清楚引起渗漏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对症下药,方可进行根治。工程实践证明;运用以上方法进行外墙渗漏的处理是行之有效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叶琳昌,等。建筑物渗漏水原因与防治措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外墙渗漏住宅工程质量通病
建筑工程的防渗漏技术应用环节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防渗漏技术的应用之我见
住宅工程外墙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防水渗漏质量通病的防治
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分析
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思考
住宅工程主要质量问题防治及现场实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