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江南夜
2011-12-31胡小芬
诗歌月刊 2011年7期
这是个端午的子夜,坐在常熟虞山脚下泽景园的回廊里,晚风微徐,夜深人静,享受着江南的一方静澜,远处偶尔的蛙鸣,更让我觉得这夜只有我和自然,白日的喧器仿佛从来不曾出现,夜幕下,那山害羞地只留个轮廓让我去空想它白日的伟岸,今夜如此静,如此黑,我不知为什么在这晴好的夜里,居然没有星星,没有月亮,难道躲在了夜幕的上层,偷偷地在笑我如此痴迷这无尽的夜色?
突然有了“文豪”的冲动,想起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一定也是在这样美妙的环境和心境下抒发出来的,可我内心没有他那些委婉美丽的词藻可以用来堆砌江南的秀丽,没有清澈的月光,让我在黑暗中能感受到舒缓的明亮,我有的只是江南女子对这江南夜色的柔美的情感和孤寂。三天的假日都由这江南的风给我抚慰,三天的假日都由这江南的青山延绵地呵护我,一腔的柔情也只能洒在江南端午的夜色里,去感受江南对我的怜惜。远处江南山脚下偶尔闪亮的不知哪家的灯火,恍若茫茫海面上孤独的渔火,离我时近时远。
回廊北侧竹林旁的音乐小屋,灵璧石磬不甘寂寞地淡淡地发出只有神庙里才会有的钟声,让我竟不知身在何处,仿若仙境,敲出我万般愁绪。遥想当年伯牙摔琴谢知音,更为自己此刻心声的没有回应而低首无语,那心那神仿佛都不再自我附身,任凭思绪不着边际地如幽灵般的游荡。尤其在这静得只能听到自己耳鸣的夜晚,粉墙黛瓦,小桥流水都不知去了何方,有的只是月色下的飞檐的剪影,在夜风中仿如皮影戏般的飘动起来,连“晨听紫竹音,夜闻琵琶语”的石刻对联仿佛也生动地对舞起来,更添江南夜色的神秘和梦幻,我就是在这样的深夜数着自己的心境,恍惚着自己的梦。
山的黑让人觉得那是精灵出没的地方,仿佛那个久远的身影亲切的叠现着,是体恤我黑夜下的孤寂才悄然而至的吗?其实我已习惯一个人过所有的节假日,习惯自己跟自己说话,孤独凄然,但美!
江南,谢谢你今晚来陪我,江南,谢谢你赋予我细腻的性情,谢谢你让我去做粉墙下的芭蕉,去多点挺起美丽的身姿,去多点展现春天的绿,即便那淅沥的雨无情地拍打我,让我的叶破碎,但我依然总是用含苞的嫩芽多情地向上翘首!
我爱江南,是这江南的夜让我怜惜自己,让我知道自己的小,让我知道自己的弱。其实我从来没有坚强,我就是那一棵江南的小草,是永远的江南女儿,喜欢自己有水的柔,喜欢自己有草的弱,以柔为美是我追逐的情怀。我爱江南,是今夜的江南让我享受着静,享受着江南山风特有的柔情的爱抚,让我可以把它当成远方的你传给我的喃喃私语……
夜越发地深了,枕着江南的风,盖着江南的夜睡觉啦,想起明早可以吃粽子,好开心。喜欢粽叶发出的奇特的好闻的江南清香!
2011年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