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四度入侵
2011-12-31曹寇
董事会 2011年7期
它塑造了一个有悖于传统英雄形象的杰克船长,他的狡黠,他的幽默,他的兰花指,他的娘娘腔,他的游戏人生,他的冒险精神,他的流浪气质,他的亦正亦邪……业已成为这个时代另类英雄的最佳注脚而风靡全球
故事是这么说的:2010年,一个名叫碧翠丝的9岁英国小学女生写信给约翰尼?德普,要求杰克船长率领他的部下去推翻她的老师。当时正在伦敦拍摄 《加勒比海盗4》的德普先和学校联络,校方没有声张,通知小朋友们到礼堂,他率领部下忽然出场,现场尖叫声震耳欲聋。不过德普告诉碧翠斯,他无法推翻老师,因为警察正埋伏在外面。他所能做的是和自己的“部下”为包括碧翠斯在内的小朋友们表演了15分钟,并给予碧翠斯一个长长的拥抱。
这个故事在微博已经转发了大半年时间,至今仍在转发和感动之中。它仿佛一个真实的童话,其中所遍布的善意的欺骗和谎言完全被温馨和感动覆盖了。也可以说,童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欺骗和谎言。当然,与其说它是欺骗和谎言,不如说它是安慰。多少世纪以来,无论是孩童还是成人,他们都需要这样的安慰,在那些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那个由奇思妙想和各种超自然力构成的世界中,实现他们的愿望,拂拭他们内心的尘垢,平复他们的紊乱的生活。
《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最初就是源自迪斯尼乐园的一个同名景点。如果说电影是造梦工厂,美国好莱坞和迪斯尼大概就是世界观众梦想的最大面积的温床。几十、近百年来,迪斯尼向全世界的儿童和成人贡献了无数卓越迷人的卡通和电影。很难想象现代人类在没有迪斯尼的情况下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的童年将是多么的乏味和黑暗。
基于此,对好莱坞和迪斯尼的抵制也向被冠以“反文化侵略”、“民族文化产业保护”的名头而风起云涌。在古老的欧洲,知识分子们不懈地对包括电影在内的美国文化进行嘲弄和羞辱,希望借此获得抵制的效果。但事实上,自从他们也穿着牛仔裤回到家后,发现孩子们一如既往地还是坐在电视机前收看迪斯尼的动画。在中国,前三十年强硬的反美浪潮,在后三十年美国符号的无处不在面前显得那么脆弱和可笑。据说中国改革开放的信息最初就是凭借一张身穿黄军装手举可口可乐的站在长城上的中国男青年的照片而被西方人确认的。而80后作家春树刊登于《时代周刊》上的图片,道具中最抢眼的仍是那瓶可口可乐。虽然长辈们对麦当劳和肯德基的滋味撇嘴再三,虽然美国人自己拍的纪录片《食品公司》惊爆了美国快餐的食品安全问题,但遍布中国城乡的美式快餐店仍然人满为患。正如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表现那样,“美国是战无不胜的”(小布什语)。这一点确实让人在“民族感情”上很受伤。
与《加勒比海盗4》几乎同期上映的《功夫熊猫2》,就曾遭致赵半狄、孔庆东等人的联名抵制。其实早在2008年,赵半狄就曾亲自前往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呼吁抵制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在中国的上映。不过他那时候的理由不是“文化侵略”,而是当年好莱坞影星莎朗斯通针对汶川地震的言论。然而可惜的是,2008年《功夫熊猫》在中国赚得盆钵俱满,《功夫熊猫2》在上映九天票房就突破3亿,这使赵半狄等人的抵制喜剧性地沦为免费为《功夫熊猫2》在中国宣传造势的义举。
回到《加勒比海盗》,1、2、3、4一路下来,和许多这种续集电影一样,已经开始因为后续乏力而广受影评者的抨击。但这其实与上述无关,它涉及的可能是投资人的更加谨慎,甚或第5部的难以为继。值得提请注意的是《加勒比海盗》席卷全球数年的巨大成功,它塑造了一个有悖于传统英雄形象的杰克船长,他的狡黠,他的幽默,他的兰花指,他的娘娘腔,他的游戏人生,他的冒险精神,他的流浪气质,他的亦正亦邪……业已成为这个时代另类英雄的最佳注脚而风靡全球,成为人们突破传统、摆脱平庸的思想化身。他的魅力不仅提供给成年女性,也在碧翠斯·德拉普这样的9岁孩子那里获得了感人至深的信任。这,就是美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