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警惕超高速增长
2011-12-31郦锡文
董事会 2011年12期
欧债危机持续影响之下,国际银行业是否面临或已经遭受系统性风险侵蚀这一问题备受争议。中国银行业能否继续“独善其身”,将连续数年高达30%以上的每年平均利润增速保持下去?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2011年三季报已经显露出端倪。
信贷重新定价推动超常业绩
工商银行三季报显示,截至2011年9月底,该行实现净利润1640亿元,同比增长28.3%。按此测算,工行第三季度末年化的平均资产回报率(ROA)为1.53%,加权平均资本回报率(ROE)为25.07%,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与利润业绩相伴的是资产质量提高(不良贷款率仅为0.91%)、拨备水平增强(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率约为273%,高于中、农、建行)、成本收入比例下降(9月底为26.6%,比去年全年水平降低4.3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都高于去年底和上半年的水平。工行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基本上相当于去年全年的净利润(1660亿元),甚至在某些速度上超过去年全年,如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等。并且,这一利润水平是在前三季度贷款和存款增长速度都远逊于前两年同期水平的情况下取得的。
同期农行、建行、中行的业绩也非常亮眼。农行到三季度末实现净利润达到1008亿元,同比增长43.6%,且净利润比去年全年还多58亿元;中行1-9月实现净利润1013亿元,同比增长22%。
四大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高增长主要源于三方面原因。不妨以工行为例。
一是资产净利息收益率(NIM)提高和资产增加,扩大净利息收入450多亿元。2011年前三季度工行新增贷款虽不及去年、前年同期水平,但由于央行今年内三次对称性加息,加上信贷规模总体偏紧增强了银行对各类企业、个人贷款定价能力,以前年度的一些低利率贷款也实行了重新定价,使得NIM达到2.61%,比2010年前三个季度的2.40%高出21个基点。而工行的资产总额到2011年9月底已超过15万亿元,比2010年底增加约1.67万亿元。得益于量价齐升,工行集团前三个季度实现利息净收入2671亿元,同比增加454亿元,增长20.5%。其中仅NIM水平提高21个基点就可增加利息收入300多亿元。
二是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全面增长,同比多增约240亿元。如前所述,今年前三个季度,工行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达783亿元,同比增加237亿元,比去年全年总额还增长7.5%,同比增幅高达43.5%。在构成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的7大主要科目中,有5大科目增长率在40%以上,其中资产托管和担保及承诺科目收入增长幅度超过90%或接近90%。
三是成本收入比得到较好控制,既保障了员工收入费用的合理增长(员工费用同比增长20.5%,超过同期GDP增长与CPI增长之和),也使总的成本费用水平比去年全年和去年同期要低。
按此预计,2011年工行全年的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净利润总额突破2000亿元应该是十拿九稳、毫无疑问了。
六大风险隐患须多提防
但是,优良的业绩并不能掩饰部分存在的问题甚至是风险隐患。
一是部分行业的不良贷款处于上升势头。如某银行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不良率三季度末比上半年末上升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