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2011-12-31
董事会 2011年12期
1 奥林巴斯“荒唐而愚蠢”
犯大错而怨人揭露、不尽早尽力解决问题,确实“荒唐而愚蠢”。
奥林巴斯隐瞒的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有价证券投资损失规模超过1000亿日元(约合13亿美元)。公司总裁高山修一承认,公司曾通过支付天价咨询费和三起收购案会计作假来掩盖上述投资亏损。奥林巴斯最大外资股东、持股5%的美国东南资产管理公司11月8日要求奥林巴斯解散董事会,并建议监管部门让公司退市。
东南公司将矛头直指上任1个月的高山修一,称如若让他领导奥林巴斯将会损害公司的主要医疗业务。高山修一此前曾一再坚持绝对不知做账丑闻,并将责任推给了公司前董事长菊川刚、执行副总裁森久志和审计部门领导人山田秀雄。东南公司主管休尔斯称:“坐视不管不是什么好的辩解理由。如果你(高山修一)身在其中而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那就是不称职;如果早已了解内情,却未提出异议,那便是玩忽职守。无论哪种情况,你都必须离开。”
目前有不少股东呼吁让公司前CEO兼总裁伍德福德回归奥林巴斯,并对公司管理层进行清理,其中包括持股0.2%的苏格兰资产管理公司Baillie Gifford。伍德福德因揭露公司天价咨询费和三起不当收购案而被奥林巴斯董事会辞退。高山修一11月8日将公司股票大幅下跌的原因归咎于伍德福德,表示如果不是伍德福德揭露他们都不知道的信息,那公司仍然会在市场中保持良好地位,业务也会健康发展——伍德福德表示该声明“荒唐而愚蠢”,并建议董事会集体解散。
2 荃银高科乱治
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尤其要加速成长、成熟。
安徽证监局日前对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300087)进行了2010年年报现场检查,发现诸多问题。
信息披露不完整。未详细披露前5名客户、前5名制种商、应收账款前5名单位以及其他应收款前5名单位的名称。
会计账务处理依据不够充分。一是记账凭证附件不充分、原始单据不齐全;二是手续不全,如采购、销售存在内部签批手续不全的情况;三是内控薄弱,如费用报账不够及时以及相关责任人未按制度规定对库存商品出入库执行签字或签字不完整。
募集资金使用后续实施情况信息披露不及时以及募集资金存放存在瑕疵。2010年11月,公司在履行募集资金项目湖北子项目实施主体变更程序期间,将募集资金1100万元转回公司存放,2011年3月才支付该笔款项。
公司2010年获得政府补贴收入641.94万元,超过2009年度净利润的10%,公司未就此事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内控方面不够完善。一是内控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司《关联交易决策制度》中规定需提交独立董事事前审议的金额权限与《独立董事任职和议事制度》规定不一致。二是“三会”记录需进一步完整。公司以通讯方式召开的董事会没有会议记录。
3 亚星化学净利102万 被占1.7亿
疯狂抽血、屡教不改,背后是谁的错?
潍坊亚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600319)11 月3 日接山东证监局调查通知书。
亚星化学10月份曾被山东监管局下发《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大股东亚星集团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9900 万元。大股东及附属企业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截至9 月底,亚星集团及其附属企业拖欠公司租赁费、辅料款7669 万元。上述两项加起来逾1.7亿,而亚星化学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仅102万元。
此外,亚星化学还存在财务核算问题。1—9 月,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部分银行借款利息未入账或记入“待摊费用”,合计2315 万元。
去年山东证监局对亚星化学进行了检查,发现大股东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公司董事长陈华森离职。今年8月,上交所公开谴责公司及部分高管,陈华森三年内不得担任上市公司董事。
4 复旦复华数亿元违规资助子公司
连续三年数亿元资助子公司,不经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相关责任人该当何责?绝非简单整改。
上海证监局11 月3 日责令上海复旦复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624)整改。
对相关公司提供财务资助未履行审议程序并披露。复旦复华通过资金拆借、代垫工资费用等方式向上海复华保护神电源有限公司、上海复华保护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7 家公司提供财务资助,2008 年度、2009 年度、2010 年度累计发生额分别为4.89 亿元、5.11 亿元和4.88 亿元,均已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0%,未经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并及时公告。
此外,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参股公司的股利分配比例低于出资比例:2008 年9 月,高新房产对2005 至2007 年的利润5347.21 万元进行分配。按持股比例(40.98%)公司全资子公司软件产业公司应分利润为2191.29 万元,但实际仅分得403.32 万元,占所分配利润的7.54%。与高新房产《公司章程》相关规定不一致。公司还存在资产委托管理未履行审议程序问题。
5 投资人逼宫华视传媒
主要股东公开呼吁更替董事长,这在中国上市公司并不多见,却该是多多益善的。
华视传媒(Nasdaq:VISN)的主要股东橡树投资和戈壁投资的合伙人11月15日联名致信华视传媒董事会,要求李利民董事长下课。
“最近几年以来李利民对这家公司一直都管理不善。举例而言:在2008年中期,华视传媒收购了6家较小型的广告公司,这些交易在2010年7月带来了8910万美元的减损减记。
“在收购数码媒体集团的地铁广告业务以后,华视传媒令人费解地解聘了大多数关键销售团队,导致了并购交易完成以后的整合失败。
“自陈廉义2010年8月辞去华视传媒CFO以来,李利民一直没有为公司聘用CFO。在华视传媒的管理团队中,没有任何其他人具备足够的专业经验站出来质疑这些糟糕的决定。
“我们之所以向董事会提出替换李利民的要求,并非由于我们对他没有遵守华视传媒同我们达成的与收购数码媒体集团交易相关的协议感到愤怒,而是因为作为华视传媒的股东,我们认为在他的领导下,管理不善已经成为这家公司的‘地方病’。李利民与收购数码媒体集团有关的举动就是一个例子……现在,很明显市场已经不再信任李利民对这家公司的领导——与华视传媒的营收相比,其股价在许多个月的时间里一直都处于相当低的水平,明确显示投资者已经放弃了当前的管理团队。
“对华视传媒董事会来说,现在已经到了采取行动来为这家公司找到新管理层的时候。”
华视传媒11月16日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通过正式决议,对李利民投信任票并支持其继续担任董事长及CEO。